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落木”     
杜甫的《登高》以其气象宏大、意境深远、对仗细密工稳,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历来脍炙人口。然而长时间以来,很多人不曾想到,就是这首我们都背得滚瓜烂熟的诗,竟有两个字其实并不真正懂得。这两个字是“落木”。现代以来,人们对于“落木”两个字,一直存在着误解,都把“落木”错误地当做“落叶”。翻一翻有分量的选本,对这两个字加以注解的,不是直接注着“落木:落叶”,就是糊里糊涂地注着“落木:指落叶”。我们课本编者好像也意识到说“落木”就是“落叶”,似乎于理不通,就又加了几个字,说成“落木:指秋天树…  相似文献   

2.
木叶是文人骚客钟爱的形象,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有详细的阐释。他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是木。木在形象上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有落叶的因素;第二,木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有疏朗的秋天的气息。[1]笔者在多次拜读大作之余,有  相似文献   

3.
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5册选入著名学者、诗人林庚的《说"木叶"》,该文为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论及"木叶"如何发展到"落木"的问题。其中有关诗歌艺术形象的鉴赏不乏精辟之处,但作为"‘咬文嚼字’的范例",对于所举诗歌语言材料的某些分析和表述非但没有表现出"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1],反而颇有曲解之嫌,无益于引导学生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正确方法。近期笔者忝列本省中学  相似文献   

4.
《说“木叶”》一向被认为是林庚先生具有典范意义的代表作。作为诗人的林庚,以诗人的视角,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精当微妙的分析,敏锐独到的审美感觉,使《说“木叶”》成为我们文学鉴赏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按照文体类型及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是近年来探索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向之一.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五册第三单元的3篇课文都是文艺随笔,分别是《咬文嚼字》《说"木叶"》和《谈中国诗》.不少老师教这个单元时常常喜忧参半,这类文章常涉及某类专业知识,文化气息也颇浓厚,似乎有很多宝藏可以挖掘,但是在具体教什么上却又让人颇费思量,相比较而言,《说"木叶"》一文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这篇文章长三千多字,文章介绍的知识对阅读中国古典诗词有帮助,但是文中引用诗句不仅数量多,而且比较生僻;文章谈到的不少概念"木叶""树叶""落叶"和"落木"差别细微,学生不容易理清.这些都成为确定教学内容以及进行教学设计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中的“落木”从来解释为“落叶”.本无疑义。刘永铮《说“落木”》(《中学语教学》2005年第8期)一却认为:“木.就是树木,翻遍古今汉语词典.也不会找到‘木’就是‘叶’的义项”,“‘落木’是‘凋落的树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五册选用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文中引用了曹植《野田黄雀行》这首诗的首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并将其解释为“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我们认为这种解释似有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8.
林庚先生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文中引文很多,乍看上去,似乎繁琐、深奥。其实,只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就会感觉像有一个有魔力的线团,引着你走向豁然开朗。这个神秘的线团,就是在文中不断出现的“问”:疑问、反问、设问,它们仿佛一个个路标,标志着作者思路的推进方向,引领着读者走向一个个答案的“驿站”。问题之间相互传递,互为照应,环环相扣,十分缜密。下面,不妨将文中的“问”展示给大家,看看作者是怎样让我们顺“问”…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语》第二册有一个艺随笔单元,选录了朱光潜的《咬嚼字》、林庚的《说“木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等章。艺随笔的选人体现了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语素养的指导思想。但与此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艺随笔教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秘密:“袅袅兮秋风,洞庭湖兮木叶下。’自从屈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  相似文献   

11.
第一课时板书课题:有一个小村庄生:老师,您写错了。应该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您丢落了“这样”二字。师:非常感谢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误。不管是谁,我们只服从真理。叫什么名字?来,握握手,交个朋友吧。生:我叫×××,谢谢老师这么真诚。师:(补充“这样”二字)请同学们读课题。生: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连读三遍,突出“这样”一词。)师:产生问题了吧?什么问题?生1:有怎样一个小村庄?生2:有什么样的一个小村庄?生3:有哪样的一个小村庄?师:这是你们三读课文自己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画一问号,代表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上老师讲《诗经》,提到蒹葭就是水边的芦苇时,我忽然明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的是清寥空寂的深秋之景了。而秋似乎总和落叶有关,一阵秋风,无边落木萧萧下,等到秋叶铺满地,触景伤怀,不禁感到落寞吧。  相似文献   

13.
《三峡》我是第二次听陈靓讲《三峡》。第一次是在国庆节前,2004年9月28日,在郑州,全国中语会组织的活动上,她是一等奖。并不是在乎奖次,而在乎这节课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文言文怎么教?陈靓老师讲,要读得摇头晃脑,读得抑扬顿挫,读得有情有味。这是不错的。过去我们的主张是“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读一句,比如“自三峡七百里中”,哦,从三峡到这里七百里当中,讲下来:“自”,是什么意思?“中”,是什么意思?一个个字地往下讲,讲完一句再来二句,串讲到底。今天陈靓老师的课,则是用诵读来取代传统的串讲。什么是“诵读法”?就是在基本理…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句中“抑” ,课本注为“或者”。《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或者说考察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 ,都是由于人为呢 ?”最近浙江朱岁终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 0 0 2年第三期撰文进一步探讨“抑”的用法“抑”作转折连词用在句子的开头 ,可译为“不过”、“只是”。译文应为 :“(这 )难道是 (人们说的 )取得天下艰难 ,失去天下容易吗 ?不过 (我在本文 )探究庄宗成功与失败的史迹 (证明 ) ,却都是由于人为 (造成的 )吧 ?”笔者认为这…  相似文献   

15.
这篇作文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文题与内容不相符。就这篇作文的内容来说,较为合适的题目应是《我的老师》之类,而现在文章的标题却是《我最崇拜老师那样的人》,因为其中有“那样”二字,就不单是写一个教师就能切合题目的了,因为“老师那样的人”,可以理解为类似老师的那种人。须知,“我最崇拜老师那样的人”和“我最崇拜的老师”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6.
我县“课堂教学成果奖”获奖者张素霄老师执教的《渡船》一课,真使人有身临“渡船”学《渡船》之感。课堂气氛为什么会达到如此美妙的境界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老师抓住了一个“情”字。用“情”这根扁担挑起了两副重担,一头是“语言文字训练”,一头是“思想品德教育”。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一、挖掘教材,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7.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对“木叶”意象进行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阐释了诗歌语言所蕴含的暗示性问题。其实,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与西方符号学的“语码”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符号学认为符号有两种情况:一种属认知的符号,如“美人”“月亮”;一种属于感官的印象,如“蛾眉”“婵娟”。而这“蛾眉”“婵娟”就是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意象”。  相似文献   

18.
高语第二册中《说“木叶”》一存在两处纰漏。其一。材料与观点不一致。该为了论证古代诗人在诗歌中用“木叶”而不用“树叶”这一观点,先后引用了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木叶下,  相似文献   

19.
《马氏文通》将某些原属静字的字归属于“状字”,这对后来学者对状态形容词的认识有启发作用;将某些记容、记处之读的作用归为“用如状字”,指出读句之间也有状与被状均关系,对于后来学者的偏正复句的提法也有着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海安县实验小学听了特级教师薛法根《爷爷的芦笛》一课的教学,薛老师的课堂平实而不失精巧,本真而不含伪饰,让听者如饮一杯清醇的碧螺春,香在嘴里,留在心间。这里,我选几个出现在课堂上的细节,谈谈这些细节带给我的一些启示和思考。“他读对了一半”在《爷爷的芦笛》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薛老师在黑板上写了“闸、踩、眬”三个字,请一位同学读这三个字时,学生将“闸”读成了“jiá”,薛老师并没有简单的“告诉”学生正确的读音,而是这样做的:“这个字念‘jiá’,为什么这么念呢?”“因为它里面有一个‘字甲’。”“他读对了一半‘,闸’里面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