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的“四书”,不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而是  相似文献   

2.
赵卓平 《课外阅读》2010,(11):29-31
儒家有“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孔圾的学生。这个孔伋就是《中庸》的作者;《大学》呢,就是孔子的学生、孔圾的老师曾子写的。所以,你看,这四书说到底,就是一本孔学。《念经语》和《孟子》你要看一下,中华书局杨伯峻译注本比较权威。  相似文献   

3.
1.设题材料来源。湖南卷选做题中文化经典研读的设题材料,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主,其中《论语》是首选,《孟子》次之。“四书”之外,《庄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左传》等文化经典也时有涉及。  相似文献   

4.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为"四书"。五经始称于汉武帝时为《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这些书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相似文献   

5.
杂闻罐头     
关键词1:台湾四书本刊讯(小记者杨炎婷)首先,我来考考大家,你们知道"四书"指的是哪四书吗?《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恭喜你,答对了!最近,台湾地  相似文献   

6.
1.《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相似文献   

7.
岭南著名书法家吴顺南五载业余操翰,完成中华传世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的隶书创作,已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8.
简论中庸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庸最早出自《论语》,孔子把中庸作为德性要求 ,反对在行为上走极端 ,主张“中行”。孟子发展了中庸思想 ,提出执行中而权 ,反对执一。秦汉之际儒家写成《礼记》一书 ,列专题讨论中庸。宋代程朱把中庸提到天理的高度。《礼记·中庸》被抽出注释 ,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元明清把“四书”列为科举必考科目 ,极大地普及了中庸的传播。中庸思想遂在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中国人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四书”“五经”简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为《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行事。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  相似文献   

10.
《四书训义》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关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的注释专著。就《孟子》来看,其训诂内容包括释音、释词、指出异文、校勘文字等。从其间管窥王夫之的训诂的主要内容、主要特色、主要得失,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挖掘王夫之的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娟娟 《文教资料》2005,(24):105-107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是我国儒学经典之作,因朱熹为其做注而得名《四书》。《四书》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并共同构成了我国延传千百年的思想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其思想内容包罗万象。  相似文献   

12.
二程对《四书》十分重视,他们大力推崇、表彰《四书》,提高《四书》的地位,并训释《论语》、《中庸》、《孟子》,重订《大学》章次。在其思想学术体系建构中,二程对《四书》思想资料进行了大量的阐释、发挥、利用。其格物论与心性论主要是依托《四书》思想资料而建构的。  相似文献   

13.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记录整理而成的,流传于儒家学派中。到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论语》遂被奉为经典。宋朝大儒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编,称为“四书”。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相似文献   

14.
书人碎语     
●我幼年读书时,老师对我说:要很好地学习《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说那里有  相似文献   

15.
《论语》语言风格浅识郭广敬《论语》一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与《孟子》、《中庸》、《大学》合称“四书”,成为宋以后科举取士的主要依据。《论语》影响深入人心,历久不衰,其语言风格应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其雅俗共赏、言简意赅的风格略作探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与"四书"之《论语》、《孟子》和《大学》相比,《中庸》中的"中庸"字义,自古至今都是学界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在对前人的研究作出总结的基础上,分别对前人对"中"、"庸"二字的解释做出辨析,采用了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以期析出《中庸》的字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经史典籍中,有一些古书以其内容相关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近而并称于世,如大家熟知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  相似文献   

18.
自有"四书"之名以来,《孟子》在"四书"中的学习次序经历了数次变化。从朱子之学规定的"第三",到科举考试制度下的"第四",再到近代教育转型过程中的变化起伏,每一次变化既受到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影响,同时也基于人们对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难易程度理解上的不同以及学习需求上的考量。《孟子》一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四书"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其次序的变化也成为影响整个"四书"学习次序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有个成语叫"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小题大做"出自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在考试时,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的文句命题,叫做"小题";以"五经"  相似文献   

20.
于文斌 《教育文汇》2012,(1):47-48,44
《大学》是儒家经典的经典,是和《论语》《孟子》《中庸》相并列的"四书"之一。朱熹主张读"四书",当先读《大学》。这是因为《大学》外有"规模之大",内有"节目之详",规模有"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之"三纲领",且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