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文章认为,李清照的词作以“愁”为主线,并分析“愁绪”在李清照词作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韩彬 《考试周刊》2007,(5):32-33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被推为“婉约之宗”,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抒情艺术更是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本文从李清照词作的情感表达、意象运用、语言技巧三个方面来谈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  相似文献   

3.
女性审美与李清照词的情感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于两宋之交的女性作家李清照,以其词作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词家辈出的宋代词坛独树一帜,“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清照词一方面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又镌刻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尤其是“女性”这一典型的审美性别角色,直接决定了李清照词情感取向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作为宋代最为杰出的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开创了著名的“易安体”。本文通过对李清照起伏一生的词作所体现的情感变化,归纳出李清照词作在其不同生活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从特点着眼研究词作情感变化的原因,借以分析词人词作情感变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被誉为“婉约”词派之宗,她所作词的主要内容是抒写爱情与离愁别恨,特别是对“愁”绪的抒写更是独树一帜。她以真情实感为基础,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于委婉细腻之中,咏抒出一种淡远的情怀,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来。本文试以李清照三个不同时期的词作来解析她的“愁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词坛的大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女文学家。尽管历代对其词作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颇有争议,但对其词作的艺术成就,则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口语化就是李清照词的显著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7.
由于李清照的个人经历,在她人生的前期和后期,诗歌的创作风格呈现出两种迥然有异的特点。在李清照的前期生活中,北宋政治局面相对稳定,李清照婚姻美满,与夫赵明诚夫唱妇随,生活十分惬意这一时期李清照的词比较真实地表现出其闺中生活和其情感历程,较多地描写自然景物与离愁别绪,易安词呈现出轻快明丽的特点。在两宋更迭时期,李清照被迫随夫南迁,在南迁过程中,大量书籍散佚,赵明诚也因病去世,李清照从此过着孤苦飘零的生活,故而她的词多抒发背井离乡,怀夫哀己的情感,表达出自己浓厚哀重的情思,这一时期易安词多表现出凄凉沉重特点。不论是李清照的前期词还是后期的词作,李清照词都表现出极为独特的艺术特色,后世将其这种独特的风格称之为“易安体”,主要表现为词作内容的具体可感,情感的细腻真实,语言的清新通俗,词调上的典雅庄重。  相似文献   

8.
在宋代词坛上,李清照以其创作实绩被推为婉约派的首席代表,“婉约人物以易安为宗”。其词的艺术成就相当高。本文试图以部分词作为例谈谈李清照词清新、率真、执着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对李清照三首不同时期的离愁词作《浣溪沙》、《凤凰台上忆吹箫》、《武陵春》中有关“梳头”的描写进行分析,探讨了其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南侵,微、软“北狩”,李清照举家南渡,从此她平静逸乐的书斋生活被金兵的铁蹄蹭碎。而南流前后天山人间的反差,也使她的词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国之痛、怀人思乡成她后期词作的主要内容。情词哀伤、擅长铺叙、口语入词成为她后期词作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魁贤认为抒情性是诗歌的本质要素之一。本文从李魁贤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出发,分析他对诗歌抒情性的认识,理清他诗歌抒情艺术的发展轨迹,并系统地讨论其抒情诗在艺术上的独有风采。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理论观点和创作实验在台湾诗坛上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2.
论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在两宋词坛上,自出机杼,创造了风格独特、优美动人的词篇。她的词作之所以能别具一格,是她语言的艺术技巧决定的。李清照善于以浅俗平易的口语入词,虽有俗的外形,却具有雅的神韵,形成雅俗相济的独特语言风格;李清照善于用素雅的语言塑造出优美动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形象,给人一种绘形绘影、有声有色之感; 李清照也善于创造新颖别致而富有情蕴的言辞,使作品语意俱佳。  相似文献   

13.
莱维托夫是美国20世纪有影响的诗人之一,50年代她提出了"有机形式"的诗歌创作理念并终生为之努力.她的"有机形式"思想主要包括:1、诗人驰骋在艺术王国里追寻着一种无上的精神和理想;2、艺术家要善于择取平凡事物入诗,以超凡的眼力平衡理想与现实,探索艺术的灵魂;3、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诗人须投身社会生活,以提升诗歌的品质.简言之,她的"有机形式"创作思想是建立在对生命艺术整体认识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和为美"这一儒家美学命题的哲学基础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我们发现它包含三个不同层次的内涵: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儒家诗教观;二、含有丰富艺术辩证思想并体现了艺术创造一般规律的古典艺术学原则;三、与礼乐传统和心性哲学深刻关联的中华审美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15.
于右任是一位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诗人,他的诗歌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具有深厚的艺术渊源。就古代诗人而言,屈原和杜甫对他影响最大。就诗歌体裁而言,他不仅重视诗词,而且重视散曲,比较全面地继承发扬古代诗词曲创作的优良传统,使自己的诗歌创作呈现出独特的面貌。探讨于右任诗歌的艺术渊源,可以为我们认识现代旧体诗歌创作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提供一个有典型意义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悼亡诗特指悼念亡妻之诗,这是历史过程中文人约定俗成的界定。中国悼亡诗传达的是一种悲情。中国的悼亡诗的意象选择带有一种极普遍的特征,即多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思想内容侧重突现一个"善"字,即歌颂妻子美好的品德;悼亡诗中传递的夫妻恩爱深情多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呈现出浓厚的人伦情味。本来因袭会使文学短命,而悼亡诗得以不衰,主要是因为失妻之痛的陈情不竭。无论富贵还是贫贱,与妻的相濡以沫是失妻后的伤痛之源,也是悼亡诗不竭于诗史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坛史上一枚不可多得的"直欲压倒须眉"的耀眼明珠,其词作及其一篇独有见地的《论词》在当时宋代文学中稳稳地占据了一席之地,且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通过对其《论词》及其创作实践做一次深入的比较探讨,发现其前期词作与《论词》中的理论主张基本一致,然而,到了后期,其创作与理论已然呈现出某些相互背离的倾向,并且从两者相合相离的情况分析中,可以较为客观合理地对它们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家中的佼佼者,她多才多能,文学成就斐然,尤以词著称。她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女词人,诚非偶然之事。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学氛围的濡染,坎坷的人生经历,再加上她聪颖的天资和女性独有的情感,这一切造就了才女李清照卓越辉煌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9.
魏夫人的词作虽大都语言清雅秀媚,但有时也用俗语俚辞,真率直朴,天然本色,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反映出宋词庶民化的显特色。朱淑真是一位有独立人格意识和反常思维习惯的、很有艺术天赋的女性,在北宋历时近百年的思想解放和人性觉悟的学新潮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她,敢于用许多士大夫都不敢用的词来表现个人的“私情”,证明其新化人身份和反礼教的叛逆女性的形象。李清照是宋型化的标准产儿,是中唐到北宋化转型的新化观念、新价值思维所孕育的一位新型女性的代表。她在其词作中所表现的对生命激情的体验中,升华了自己对丈夫的爱,也升华了内心世界的审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