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2—13页说:《天津条约》“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据此,可以对最终的赔款数额作出多种解释。  相似文献   

2.
刘波 《历史学习》2001,(12):27-27
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新教材在讲述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时,比之旧教材增添了“准许华工出国”一条。言下之意。清政府在这之前是不允许华工出国的。那么,历史的事实究竟如何呢?本对此略作阐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漫画说明:图①:中法战争中国大获全胜,迫使法国茹费理内阁垮台。然而懦弱的清政府竞主动求和,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大肆出让主权,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材《中国历史》第二册在提到《中法黄埔条约》时说;“同年(1844),法国侵略者也强迫清政府在广州附近的黄埔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又增加了在五处通商口岸传教的权力”(1987年第2版第103页)。新编高级中学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相似文献   

5.
《中法新约》,原名《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又叫《中法会订安南条约》或《李巴条约》。它是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战胜的清政府同战败的法国签订的一个卖国条约。战败的法国通过条约达到了它想通过战争获胜方能达到的目的,从而造成了所谓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  相似文献   

6.
中法战争前,面对法国侵略越南危及中国西南边疆,清政府与法国进行长期的交涉。在中法越南交涉问题上清朝官员主和与主战的分歧很大,这实际上影响了最高层次的决策。薛福成就此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看法:主张援越抗法,反对驻越清军仓促撤回;依靠刘永福作为一支抗法力量;采取“以和为体,以作可战之势为用”的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这两节内容时,总有同学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一、在这两场战争前夕,中国为何要援越抗法和派兵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二、《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第一条分别规定“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清政府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为什么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以及朝鲜  相似文献   

8.
丁召书 《历史学习》2006,(10):24-24
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内容多,难记易混。运用趣味浓缩法来记,效果较好。《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为“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天津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相似文献   

9.
在中法马江之战中法军是否"突然袭击"?多年来众多学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却始终争议不断。或认为马江之战中法军是偷袭得果,或认为在战斗之前法军向清军发出了开战"照会",因此并非偷袭等等说法。通过对多方史料的仔细考证,或可以看出马江战役中法军并没有偷袭,而是对清军曾发出过开战书,对福建海军是一种公然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段书赞 《历史学习》2004,(10):10-10
一、侵略者的贪欲是战事再起的根本原因为扩大侵略权益,1854年初,英、法、美三国公使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曲解《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中的有关规定,提出允许外国人往中国沿海和内地各城市并可购买地产、鸦片贸易合法化、改订税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一系列无理要求,结果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1856年,英、法、美三国再次提出,清政府再次拒绝,于是,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极端不义的战争”。由于双方实力悬殊、清政府忙于“靖内”,联军占领广州、攻陷天津、威逼北京,清政府被迫议和,1856年6月,…  相似文献   

11.
1884年春清政府应法国政府要求解除驻法公使曾纪泽的职务,并排斥于中法和议之外,批准《李福协定》,标志着清政府对法妥协,在越南问题上由干预向“脱身”的政策性转变。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争以后,满清政府为了自身,积极组建新式军队,对于军队的控制,清廷一直心有所虑,但最终还是被以袁世凯为首的汉族官僚谋得,这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天津教案发生后,法国公使罗淑亚步步紧逼,强迫清政府接受其无理要求,英国公使威妥玛则不仅与之密切配合,狼狈为奸,而且充当罗淑亚的主使,其手段之毒辣更数倍于罗淑亚.为威逼清政府妥协,威妥玛先以法国将对中国开战相恐吓;在普法战争爆发消息传来后,他又变换手法继续压迫清政府妥协退让.天津教案最终以完全接受法国无理要求为结局,固然与曾国藩的软弱妥协有关,然而威妥玛的为虎作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清季,清政府大量引进西方军械,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装备水平,并为清末军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外洋军械的输入成为清军武器的重要来源,推动了清军装备的革新,促进了清军军事制度的变革。同时,清政府军械输入也有诸多局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清军的近代化起到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立军起义是继广州起义之后,首次依靠民间会党致力于推翻清政府统治并带有资产阶级革命色彩的运动,可谓是辛亥革命的先声。尽管这次起义历时不长,但却从多个方面暴露了清政府在应对危机时的诸多问题,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社会控制能力的弱化、社会舆论的失控和政府自身资源的内耗。清政府最终走向覆亡,上述因素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6.
热月政变后法国革命的高潮已经过去,但法国革命并未就此宣告结束,其后的拿破仑时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成果得以保存和巩固下来。拿破仑当政后,稳定了政局,从法律上肯定了大革命的社会原则与社会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且通过灵活的宗教政策,变教会为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从其所作所为来看,拿破仑无疑是法国革命成果的继承人。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裁汰绿营一直是清政府军政当局颇为措意的整军行为。在不同历史时段,绿营裁军的动机、手段、措施大不相同,由此而引起的裁军数量、裁军效果大相径庭,呈现出一种多质并存的状态。晚清裁军作为战略调整行为,总体而言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捻军失败后,因直隶善后问题而在清政府高层中引发了淮军等勇营武装能否留防直隶的论争,最后以“直隶附近京畿并两陵重地,宜用兵而不宜用勇”而否决了淮军等勇营武装留防畿辅之议。然而,以天津教案为肇端,随着外来侵略势力对畿辅地区一波又一波的武力威胁,清政府迅速对淮军开启了大门,随后淮军等勇营武装开进直隶,并落地生根,成为宿卫雄师。直隶地区不同武装力量的迅速转换,标志着在国际风云的冲击下,清政府不得不进行被动的因应和调整。  相似文献   

19.
胡汉民认为革命必须组织好武装力量,军队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政治生活,与革命的成败关系紧密,而旧政府军队能够为革命所用。胡汉民看到清政府军队特别是新军具备参加革命的有利因素,对他们寄予了厚望。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军的表现验证了胡汉民军队革命思想的正确。  相似文献   

20.
中法战争后期,中国曾一度取得了局部胜利,但是局部的胜利毕竟改变不了整体的局势,无论从当时清政府的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来看,还是从其对人民群众抗法的态度来看,都决定了在当时情况下清政府是不可能取得中法战争最终胜利的。中法战争中,中国“不败而败”中的“不败”仅是局部的胜利,清政府为了减少损失乘胜与法国议和,签订《中法新约》,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