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推动生肖集邮的发展,提高生肖集邮的水平,从2001年起,生肖集邮研究会已多次举办全国生肖集邮展览,今年已是第3届了。本次邮展,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领衔主办,并由全国集邮联提名聘请国家级邮展评审员组成评审委员会,还设立专家组。整个邮展组织体系等同于全国性专项邮展,促进了生肖邮展的规范化运作。正如全国集邮联常延廷副会长在邮展开幕式上所说:“生肖集邮已正式成为新的集邮门类。”  相似文献   

2.
2000年新加坡发行龙年生肖邮票,1套2枚。这是该国自1996年开始发行生肖系列邮票以来的第5种生肖邮票。同过去几年一样,配合当年一些重要的国际邮展,在2000年也发行了多种生肖邮票小全张。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龙年生肖邮票小全张的发行,出现了新加坡发行史上极少见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谢宇 《上海集邮》2002,(2):22-23
最近10多年来,生肖邮票发行热潮席卷全球.引起中国集邮的极大兴趣。然而,各国生肖邮票十二年一贯制的特点,使一些国家的生肖邮票显得枯燥单调;近几年来,各国都注意在生肖邮票的设计中搞一些新花样。今年的马年生肖邮票中,这种求新求异的潮流更加明显。如澳大利亚推出了包含十二生肖图案的小版张.而新加坡邮政则推出了数量稀少的金银箔邮票。。  相似文献   

4.
福建李齐品的专题邮集《生肖自述》在全国首届生肖邮展上获得金奖加特别奖。邮展评审委员会认为,它突破了生肖专题邮集组编的框框,构思已向国际邮展专题类的叙事性靠拢。  相似文献   

5.
克东 《集邮博览》2001,(6):31-31
4月7日-9日,生肖集邮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会议暨首届生肖集邮展览、江南水乡支持北京申奥邮展、中国第三轮生肖邮票设计研讨会,在古城苏州举行。40名会员代表及25名特邀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由中国邮政报、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江苏省邮协和苏州邮政局主办,生肖集邮研究会及苏州邮协承办。  相似文献   

6.
法国1月31日发行的鸡年邮票,奏出了今年生肖邮票中最出人意料,也最激动人心的华彩乐章。法国在欧美各国中的地位向来举足轻重,在过去12年由美国领军而涌动的世界生肖邮票发行浪潮中却按兵不动,而当美国以双面印刷的生肖邮票小全张为这一题材邮票的发行画上圆满句号时,“高卢雄鸡”却开始引吭高歌。雄鸡一声从法兰西传出,引起全世界注目。看来鸡年真是生肖集邮的“吉年”,法国在12年后的乙酉鸡年加入生肖邮票发行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7.
罗琳 《上海集邮》2005,(2):27-27
日本贺年邮票的“年”是指公历新年,票图历来突出本国乡土气息,有的民间工艺品图样又恰与来年轮值生肖属相吻合,而成为生肖专题邮票之滥觞。实际上,这一系列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上半叶间虽是有意识地融入生肖内涵,却并未严格遵循;而从1970年代下半叶起,尤其是在1980年代中国推出“生肖”系列邮票后,这一意识逐渐加强并呈连续;而从1990年代起则彻底地融合生肖内涵,非但全套票图的乡土选材全部紧扣来年轮值属桐,  相似文献   

8.
徐洪 《中国集邮》2001,20(5):19-19
1991年1月5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SB18羊年生肖小本票,发行量270万,是首轮生肖小本票的关门票。  相似文献   

9.
黄继光 《收藏》2001,(4):58-58
自1950年2月1日日本发行世界上第一套生肖邮票以来,生肖题材系列邮票逐渐成为世界上“十大最流行的邮票题材”之一。生肖邮票的发行遍及五大洲,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10.
在林林总总的生肖邮票世界中,有一类别具一格的生肖邮票——十二生肖小全张和小版张。顾名思义.十二生肖小全张和小版张,就是在一个全张或版张内,包含从鼠到猪十二枚生肖邮票。十二生肖小全张和小版张以其设计美观、印刷精美、风格各异而受到集邮的青睐。自1972年蒙古共和国第一次发行十二生肖小全张以来,世界上已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十二生肖小全张和小版张,形成具有特色的生肖系列。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2,(5)
史无前例:生肖瓷的王者之作 千年景德镇,综观官窑历史,生肖题材一直是重要的表现题材。“十二生肖珐琅彩瓷大全套”采用珍贵的珐琅彩精心描绘,中国景德镇珐琅彩瓷传承人熊建军以“勾、画、皱、染”突出精妙细腻的表现力,是生肖主题最好、最全面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李曼丽 《收藏》2007,(9):62-63
十二生肖俑是古代人们用来“压胜”“辟邪”的镇墓明器,在唐宋墓葬中多有随葬。隋唐时期的生肖俑多为陶质,也有个别铁质、石质(图1)、瓷质(图2)的。宋代瓷质的生肖俑(图3)增多。但总体来看,还是以陶质生肖俑为大宗。西安市郊区唐墓出土的一组彩绘十二生肖陶俑(图4),组合完整,造型生动,堪称生肖俑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3.
“蛇”邮局     
万方 《集邮博览》2001,(2):23-23
2001年是辛巳年,即生肖蛇年。我国带有“蛇”字或与蛇有关的生肖地名邮局不多,经查仅有以下8处: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13年钟声的响起,生肖蛇(癸巳年)邮票也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蛇,在中国民间又称“小龙”,也是备受百姓爱戴的生肖之一。这次发行的生肖蛇邮票没有了龙年生肖票太过威严的表情,多了些许柔情,特别是在蛇须部位设计了一个黄色“内丹”,乃点睛之笔,很好地衬托了蛇身部分的花纹,表现出了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许多邮友都称《癸巳年》为“美女蛇”,这充分说明了这套票“以柔克刚”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尕丁 《收藏》2007,(8):146-148
生肖邮票的轰动效应 国家邮政每年发行的生肖邮票,被1亿以上的中国人视为自己的本命年邮票,倍感亲切。许多亲朋好友都乐于以刚发行的生肖邮票互致良好的祝愿,从而为新年、春节增添了欢乐喜庆的气氛。尽管年年如此,但人们总感觉年年有新的企盼、新的欢喜、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孙培宽 《收藏》2006,(12):106-106
从2003年1月16日开始,我国首次推出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生肖贺岁纪念币。到目前,生肖贺岁纪念币已经发行了三套三枚,分别是2003年羊年、2004年猴年和2005年鸡年贺岁纪念币。这些纪念币面值均是1元,直径25毫米,材质为黄铜合金,发行量各为1000万套。生肖贺岁纪念币一推出,便受到广大钱币收藏者的喜爱,收藏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2010,(2):6-6
为了纪念2010年世界生肖邮票发行60周年,新中国生肖邮票发行30周年,促进生肖集邮学术研究的深入,推动生肖集邮文化活动的开展,特举办全国首届生肖集邮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刻有生肖属相图文、农历纪午干支的邮戳,可划为生肖邮戳范畴。近年生肖邮戳主要产生于配合生肖邮资票品发行,庆贺春节期间。除普通日戳外,生肖邮戳涉及纪念邮戳、宣传邮戳、连体邮戳、风景日戳和邮资机戳等戳种。提高生肖邮戳的设计刻制水平主要从戳形和纪念图文着手。建议有关部门树立生肖邮戳精品意识,增强生肖邮戳的邮政意义,增加打印生肖邮戳、开放邮资机戳的广告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邮》2010,(10):I0001-I0001
一、指导思想 弘扬生肖文化,扩大生肖邮票和生肖集邮影响,促进生肖邮票设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王国平 《中国集邮》2001,20(7):20-21
3年前,当我第一次读到建议停发第三组生肖邮票的文章时,对于生肖集邮迷的我来说,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一年后又读到了类似文章,去年看到了第三篇——《邮政周报&;#183;邮市商情》上署名直言的《生肖邮票还有吸引力吗?》。文中言商言利本来无可厚非,但仅以钱论票,一叶彰目,难免偏颇。他们的观点没有得到大多数集邮爱好者的认同。我感到欣慰。可是静下心来,从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即生肖邮票在各种各样的集邮人士心里都有一个很高的期望值。特别是《庚申猴》票在新中国邮票里成了一面旗帜,在邮市里也成了“风向标”。因此,我憧憬的第三组生肖邮票是一组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