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记者这一行久了,常常会因新闻线索少而感到困惑。记得一位老报人曾教导我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做个有心人。一次亲身经历的新闻采访,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有些业余通讯员,有时为了抢时间,发现一些新闻线索,也不去深入采访,便匆匆写稿发稿。这种走捷径“取”来的稿子最容易失真。我自己就有这方面的教训。记得前年夏季的一天,我正在家里劳动,某村派人来找我,说是该村党支部被乡党委推荐为宝鸡市优秀党支部,让我写份先进事迹材料。由该村副支部书记口述,由我执笔整理。讲到村支部书记×××为村上承包砖厂索回一万四千多元的损失,为村办纸厂购买设备  相似文献   

3.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些通讯员中稿率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新闻线索,用通俗的话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的通讯员抓新闻线索把精力放在上边,看上头有什么文件、讲话,报社有什么提示,不注意从身边发现新闻线索。其实,大量的新闻线索发生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可以捕捉到许多“活鱼”,这正是基层通讯员搞报道的优势。例如今年暑假中的一段时间,我参加了海南省的招生录取工作,在工作之余,我采写了一系列稿件,就是通过耳闻目睹思考比较得来的。一天中午在饭桌旁,档案组的老许与我扯谈讲到西安集学院的一位招生人员来海南时熟人托带了五张条子,可来录取场一看,采用电脑投档,分数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条新闻线索,看起来踏破铁鞋也难觅,却是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并不是“运气好”,而是处处留心发现新闻线索的结果。近几年来,无意中撞到的几条新闻,使我对这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采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是永远的追求,能采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前提是要有好的新闻线索。那么,好的新闻线索从哪里来?如何得来?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新闻前辈告诉我,新闻记者要有能上天、能入地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好新闻。在新闻采编一线工作10余年,结合多年的采访经验,笔者想谈一谈"如何发现好新闻"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6.
在记者队伍中,一些人总有写不完的新闻,而一些人则经常闹“稿荒”。这其中除了记者个人勤懒有别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记者掌握新闻线索的多寡。新闻线索不多,记者自然采写的新闻稿量就少;但如果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则见报的新闻就层出不穷。后者因拥有新闻线索多常被称为“富”记者。而当“富”记者的诀窍就是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捕捉和挖掘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7.
爬了四年的“格子”,最深的体会就是善于研究报纸。记得刚搞报道时,写的稿不是文不对路,就是不合当前宣传形势,后来,在一些老报道员们的指点下,我学会了研究报纸。报上每刊发会议消息、社论、评论员文章,我都要细细地阅读,为得是吃透上级精神,在上级精神与部队工作的“结合点”上找出条新闻线索。这样一来,效果果然明显,中稿率明显提高。一次,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中央号召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的报道,当时我就想,这可能是近段时间里的一个报道方向,所以在以后的下连采访中,我特别留意这方面的事。果然在一…  相似文献   

8.
黄慧 《青年记者》2006,(16):77-78
在记队伍中,一些人总有写不完的新闻,而一些人则经常闹“稿荒”。这其中除了记个人勤懒有别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记掌握新闻线索的多寡。新闻线索不多,记自然采写的新闻稿量就少;但如果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则见报的新闻就层出不穷。后因拥有新闻线索多常被称为“富”记。而当“富”记的诀窍就是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捕捉和挖掘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9.
发现新闻线索,特别是高价值的新闻线索,是新闻实践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发现与获得新闻线索的途径有很多.利用通信手段发展新闻线人的“新闻110”便是其中的一种。近年来,《张家口晚报》在利用“新闻110”发现新闻线索以及对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充分利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沙滩有退潮的光景,周郎也有才尽时。新闻采写也不例外。翻开手头上的报纸,经常会看到熟悉的名字。不过,细细多看几期,不难发现,一个媒体,总有一批冲锋在前、稿件多、文本好的采编队伍。当然,也存在一些时而断炊、找不到料的同行。回想采编的历程,我一直信奉:新闻总在路上,而追求最卓越的新闻,需要丰富的新闻线索和专业队伍提供支撑,这样的队伍,在实践的理念中,一般由通讯员、专家、律师来充实。这三者是新闻线索来源的发酵池。  相似文献   

11.
近日读报,发现同行写的新闻有些新闻线索本来自己应该先把握的,但是却在不经意中失之交臂,这促使我对自己在新闻实践中坐失良机的现象进行反思。几年前5月的一天,我在亲戚家聊天时,突然听到刺耳的警报声。听说有一户人家的住房失火了。当时我虽然意识到,应该赶往出事现场,也许这是一条新闻线索。等我赶到现场后,发现场面有惊无险。于是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是没多久,一家报纸就登出了一篇述评.对哈密市居民用电不慎发生的多起火灾进行了分析。看了这篇报道,我不禁感到汗颜。我问自己,我为什么不以那户人家的火灾为由头,对类似现象进行深入采访呢?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无所求,但要有所为。现实生活是有所为的母体,政治敏感、意志锻炼、思想作风、知识积累、深入生活,都是有所为的基础。 有一次我到山西朔县采访,与当地群众“侃大山”时发现了一个新闻线索,凭着自己的政治敏感,我先后采访有关人员,深入调查,拍摄了《化庄粮站利用国家粮食差价倒卖国库粮食》的新闻,这条电视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为堵塞粮食征购政策上的漏洞,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新闻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对新闻线索的实效性和价值性也有了更高一步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具有高价值、重分量的"好"新闻都是在新闻线索的发现和收集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能够促进记者新闻敏感性的提高,而新闻线索的发现和收集过程就是获得新闻的一个入口。为此,本文对新闻线索的发现和收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年轻记者的培养工作奉献一些力量。  相似文献   

14.
发现新闻线索是采访的头一步,也是新闻工作人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发现新闻线索取决于通讯员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一个通讯员思想水平、生活阅历、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所谓新闻敏感性强,无非是说这个通讯员懂得新闻价值,善于从一大堆材料中,特别是在不被别人注意或者司空见惯的事实中,迅速及时地捕捉到新闻。那么,怎样培养这种新闻敏感呢?从十多年的写作实践中,我认为应从这样三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多了解情况。平时,我除尽量参加各种会议外,有点时间就到县委书记和县委办公室、商业局、工商局等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串串门、聊聊天,在“闲聊”中发现一些新闻线索。你同领导同志和一些部门保持经常的联系,他们有什么事都会  相似文献   

15.
采访新闻,首先要有新闻线索,否则采访便无法深入。一些新闻行家把能否发现新闻线索,称作新闻采访活动中的第一道门坎,第一场考试,这是很有见地的。好的新闻线索,好比采写活动人门的向导,抓住它,顺藤摸瓜,寻根究底,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就能捕  相似文献   

16.
二十八年前我刚刚跨进新闻工作门槛时,一位老同志给我一句赠言:“白鸽往亮处飞。”他说:新闻工作者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哪里有新闻线索,就往那里跑;当你没有新闻线索,看不见“亮处”时,就应该深人下去,花硬功夫搞调查,在调查中发  相似文献   

17.
线索是新闻的第一道门坎。初学新闻写作,头一个伤脑筋的事是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感到没啥可写。这就涉及到怎样发现和优选新闻线索的问题。就我的实践要获取线索,有以下十个方面不可忽视: 一、多接触社会生活的各个  相似文献   

18.
所谓新闻敏感性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迅速而敏捷地辨别和捕捉生活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至少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敏锐地感知事物的新变动,及时发现、掌握有关新闻线索;二是迅速、准确地判断各种新闻线索的价值;三是要有必要的新闻超前意识;四是准确地分析、判断在当前的形势下的报道方向;五是迅速、准确地分析、判断自己掌  相似文献   

19.
作为空降到县市的驻地记者,大都因为人生地不熟,优势没有县市党报明显而在新闻线索的获得上有些困难。在笔者身边,有一些驻县记者到地方上甚至工作一两年后,还没能有效的找到新闻线索的稳定来源,这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难度,也使本报在地方上的影响不能得到扩展。作为一名地市级晚报的驻县记者,笔者已经有近6年时间,就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对此进行一些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闻线索处理三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搞新闻,深知掌握新闻线索的重要,所谓“顺藤摸瓜”,也往往能“摸”出个“大瓜”来,且会少花许多的力气,少走一些个弯路。因此,笔者对“捕捉新闻线索应是记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功夫”这句话是十分地信以为然。但是,新闻线索毕竟不等于新闻事实,也不是所有的新闻线索最终都能成为新闻。因此,对新闻线索的处理得法不得法,便成为一个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课题,笔者认为在新闻线索的处理上有三个方法值得借鉴、运用。 一是分析鉴别,去伪存真,慎重取舍法。捕捉一条新闻线索确实不易,对记者的诱惑力相当大,一旦捕捉到手,他们往往不愿意怀疑其已获得的线索的真实性。实际上,许多曾经发生的事实告诉我们,新闻线索的来源途径很多,而且日益繁杂的社会生活使得这些线索所涉及的种种人和事也日益复杂起来,特别是那些经过多人“转述”而来的线索,难免有“失真”、“不实”之谦。现在大有人喜好在“转述”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方法对线索加以理解、增删,生活中不是经常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