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等重要职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基本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品牌建设,对于提升支部战斗力、促进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发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高校开展党建资源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工匠精神培育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大思政格局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应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融入学科思政、渗透专业课程、打造工匠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是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高校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协同育人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手段.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起了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课程思政的关键是发挥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效应,构建好三全育人大格局,提高第一、第二课堂的协力,架构起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路...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以问题为导向,倡导实践育人.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高校大思政教育理念,一体三面式实践育人模式是将学校、社会、企业、家庭等教育融为一体,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向课堂外延伸,分为课内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  相似文献   

5.
6.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下,高校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本文就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析,首先分析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然后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旨在为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思想、理念、实践等角度强调思政课的重要性。为更好地推进思政课落实,文章以亲和力为切入点,聚焦思政课亲和力的概念界定,提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成长发展规律;通过塑造思政课教师的品格、增强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储备、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内功”以打造思政课教师队伍;通过将思政课讲得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意、有滋有味、有己有人实现思政课教法创新等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8.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重点环节。随后,各地高校积极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开展了多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实践中,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依然存在目标价值定位不明晰、课程思政示范带动不足、教学设计因循守旧、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考核评价体系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明晰价值定位、创设示范课程、优化课程设计、提升师资素质、健全考核评价等方面探寻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9.
10.
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保持高校思政教育优势的科学策略。文章从高校思政教育中立德树人教育发展的驱动力分析入手,探究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梳理当前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思想面临的问题,制定科学的立德树人教育实施路径。如构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发展的协同机制、明确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发展定位、提升高校立德树人视角下的思政教育亲和力等,以期提升立德树人思想的思政教育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主要措施和行动指南,现阶段高校思政工作暴露出教育主体薄弱、教学环节孤立、缺乏联动机制等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创新提出了现实要求.从聚焦保障机制、衔接体系、延伸平台三个维度进行“三全育人”体系建设,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育人质量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学风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基于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学生目标不明确、教师教学工作重心偏移、全员协同育人动能不足等问题,分析原因,找到对策,通过"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改进和加强高校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具有包括信息资源、场域和文化等在内的先天育人优势,在大思政的时代背景下更要发挥育人职能,将德育贯穿服务的全过程,在阅读推广、信息素养课培训、社会实践等服务区块中挖掘思政元素的嵌入点,使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融会贯通,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图书馆各层级工作人员要以“育人为本,德育先行”为指导思想,打造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演变,是德育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到课程、德育学科到学科德育的历史。课程思政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创新,经历初步探索到全面推进的发展。课程思政不等同于思政课程,相同之处是都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进行思政教育;不同之处在于思政课程是直接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协同育人的主导,是显性的思政教育,而课程思政强调挖掘非思政课程中思政元素,是协同育人的协助,属于隐性的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面临学生认知错位,西方错误思潮削弱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挑战高校思政课的话语权,高校思政课教师参差不齐等问题。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发挥着育人的重要作用,讲好高校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抢占舆论主阵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只有调动学生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强化教学设计,注重课堂纪律,完善保障机制,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才能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发挥高校思政课的引领作用和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突破原有边界向日常学习生活延伸.发挥好高校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重要作用,对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有实际效用.本文结合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特点和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实际,诠释了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价值内涵和意义,阐明目前存在的挑战,并提出加强学生党支部建...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铸魂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应然职责要求,德业双馨是基本素质要求,守正创新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必然责任要求。当前,我国高校一支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正在稳步形成,队伍的铸魂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在日渐提高,独立的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逐步规范,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基本构建。但也存在数量不达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评价标准不健全等不足,需打通队伍建设"最先一公里",绘制好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图;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着力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健全激励机制,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夯实组织基础,配齐建强独立二级机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教学理念更新、课程大纲制定、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以及评价方案确定等方面探索在高校公共英语课中开展课程思政的途径,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道德建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素质的组成部分。高校教育中面对经济贫困学生采取的多项助学措施,既是国家政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学校实施德育理念的体现。本文分析高校助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生问题,提出加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建议,通过研究为高校助学工作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确立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元素,详细阐述在教学与考核环节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辅相成,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持续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