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郭荣茂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608-1614
转译社会学用"实践建构"代替"社会建构",强调在实践过程中以社会的最后形成来认识技术的治理,也于此体现了不同于布鲁尔对社会的理解。通过提出转译社会学,拉图尔认为,科学决策者之所以能实现技术治理,是由于他们组成了强大而稳固的由不同成员结成的行动者网络,而它的成功建构在于他们转换相关行动者的兴趣并赢得其支持。对作为科学决策者的巴斯德的炭疽疫苗技术发明的案例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通过"社会"认识转译社会学的技术治理,并且对于人们更好地开展技术治理能够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我校电工电子实验室硬件条件,以西门子PLC编程技术在机床加工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电工电子实验中常常涉及的电气自锁和互锁、电机的正转和反转、乒乓电路和逻辑函数在开关控制设计中的应用。总结了PLC编程技术在电工电子实验中的应用技巧和要点,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所学专业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理论和实际结合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系统掌握专业知识,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4.
供电企业在长期的电力调度业务工作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随着电力生产的发展,电网规模和电力设备资料的不断扩大,10kV供电线路在过去传统的模拟盘调度和人工管理、查询设备台帐资料、经济分析的方式下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供电企业生产的需要,因此信息化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基于GIS的10kV电网调度运行经济分析及应用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5.
   企业如何走出技术收购后“整合”还是“自治”的困境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缺乏深入探究的问题。以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收购前技术甄选、资源重叠以及收购后战略模式选择三者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界内技术甄选对整合型战略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自治型战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跨界技术甄选对自治型战略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整合型战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技术重叠正向调节界内技术甄选与整合型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而负向调节跨界技术甄选与自治型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关系重叠负向调节界内技术甄选与整合型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而正向调节跨界技术甄选与自治型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从整体价值创造层面揭示了技术收购后收购方企业如何进行战略模式选择的内在机制,为我国企业有效解决技术收购后“整合”还是“自治”战略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从创业主体角度看,主要包括"外生"式和"内生"式两大类型。而这两大类型科技特派员在实际农村科技创业中表现出了多样化的机制模式。本文在对科技特派员创业者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当前中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的不同机制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大数据共享环境下图书馆“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永壮  王辉  王博 《现代情报》2018,38(5):120-124
[目的]图书馆作为公共产品其本质属性就是服务用户,而提高服务质量是图书馆追求的第一目标。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只有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方法]大数据技术解决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而"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图书馆信息收集多样性、存储的安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可以说它给图书馆服务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结果]"区块链"技术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真正成为多中心、安全存储和高效率的信息中心,解决了传统图书馆技术中无法解决的一些难题。  相似文献   

8.
刘婷  张梦明 《科研管理》2006,40(11):155-163
中国政府“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收效甚微,反而使中方企业面临外商“合资-阴谋亏损-并购”的风险,外方“阴谋亏损”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技术控制。本文以2005-2007年间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构建中外合资企业面板数据集,实证检验了外方技术控制、合资企业研发投入、合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合资企业被并购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外方可以通过技术控制阻碍合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得合资企业被并购的风险增加;合资企业研发投入会促进其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但同时也会使得其被外方并购的风险上升;合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削弱会显著增加合资企业被并购的风险。研究结果对国家外资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引进外资的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国军  杨建君 《科研管理》2006,40(11):146-154
本文聚焦中国情境下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过程,研究合作伙伴间两种不同的技术转移方式对技术接受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索新产品创新性及新产品开发速度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实际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理论模型。之后,运用249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并采用AMOS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技术交流而言,技术转移对新产品开发速度及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均更加显著。相对于技术转移而言,技术交流对新产品创新性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新产品创新性在技术交流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新产品开发速度在技术转移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实际吸收能力增强了新产品创新性对技术交流与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电力设施的安全是电网企业安全运行的基础,而电力设施遭受破坏将给电网运行带来严重后果,并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尽管安监部门采取了多种技术、管理手段进行防范,但因为电力设施分布广、种类多,给保护防范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远端数据采集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的理念建立电力设施全面的保护网和防范系统,从而建立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电力设施的安全及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王世豪 《软科学》2005,19(4):29-3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顺德家电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家电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缺乏自主的知识产权,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弱。提出:顺德家电业必须利用世界家电制造业重心向中国转移和加入WTO的难得契机,充分利用顺德为国内最大家电制造业基地及整机生产水平高、生产能力强的优势和产业空间集聚优势,真正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强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通过美,英,法,日等国,对科技创业政策支持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对科技创业的支持,并没有单纯停留在对“创业”狭义的理解上,而是覆盖了从研究投入到科技成果的产生,以及从成果直接,间接转化到企业创建全过程的支持,从而提出了“广义”科技创业的概念,并分析了广义科技创业各阶段所需要的各种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专利合作是中国通信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3年为间隔构建2002—2017年中国通信技术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并对专利合作总体状况、网络节点中心势、网络结构特征以及网络演化进行分析,发现产学研合作专利总数不断增长,但与境外单位的专利合作数量呈不断减少态势;高校已经成为通信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及专利合作的“领头羊”;专利合作网络趋于复杂,网络中“小团体”数量逐渐增多,但不同团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壁垒逐渐加剧,小世界网络特性逐渐削弱。最后,从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三个方面提出产学研专利合作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促进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梁丽娜  于渤 《科研管理》2021,42(10):48-55
基于中国2013-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讨论了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创新网络水平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力,利用门槛回归探究了随着区域网络水平的演进,技术市场中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吸纳的变化态势。实证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均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作用机制和强度不同;(2)相对创新网络欠发达地区,在创新网络发达地区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创新网络的作用力稍弱;(3)无论创新网络发达/欠发达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均大于技术输出;(4)随着创新网络水平的提升,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5.
孙莉 《科学学研究》2007,25(4):591-597
认为在当今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且同时作为由社会和国家组织起来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建制深刻影响现代社会之时,科学技术除作为以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为语境的文本存在外,同时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这些文本的语境存在,赋予这些文本以意义,因而,其与作为现代社会重要制度性、程序性和技术性调控机制的法律之间这种互为文本和语境的关系,以及作为其表征的二者间相通与互异、互动与受制的复杂关系就当同时进入科学学和法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6.
建筑电气实验室由于投资大,设备更新换代快,发展迅速,而大多数高校资源紧张,虚拟建筑电气实验室不失一个可行的缓解办法。本文研究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建筑电气实验室的可能性和相关技术,建立了其结构模块,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郑浩  Parkinson.L.F 《情报杂志》2012,31(4):188-195
学者们当前对“微笑曲线”的研究,多从品牌、资本量、设备的先进性、技术开发的速度、市场进入壁垒、竞争的激烈度等角度,但却同时忽略了隐藏在“微笑曲线”背后的知识这一重要因素,从知识的角度来解释、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知觉图法来实证金融业模块化组织中的“微笑曲线”,研究的结论发现:在“微笑曲线”谷底的中国金融企业也完全可以通过对知识的转化与创造,而不一定非要靠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来实现企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18.
电子类课程的现象往往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针对电子类课程的电气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虚拟仿真技术对电子类课程电气特性进行仿真。通过电子电路规律仿真,促进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覃琳 《大众科技》2012,14(3):3-5
随着电话和家用电器的普及,利用个人通信终端实现对电器设备的远程控制是许多电器设备制造商关心的技术。本文利用DTMF(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双音多频)技术在现有的PSTN(公用电话网络)设计控制多路家用电器的智能远程遥控系统。  相似文献   

20.
李勃昕  韩先锋  李辉 《科研管理》2021,42(8):122-130
以“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共生视角,采用面板回归方法系统研究中国资本流动的交互创新溢出影响,结果发现:FDI对区域创新具有动态抑制性影响,而OFDI的创新溢出呈现出“U”型三重门槛特征,较高强度的OFDI才能促进区域创新提升;“引进来”与“走出去”存在显著的交互创新溢出,高强度的OFDI有助于扭转FDI创新溢出瓶颈,而适度的FDI 有利于撬动OFDI创新溢出最大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中国资本双向流动的交互创新溢出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高强度的OFDI有利于扭转东部地区FDI创新溢出瓶颈,但并未改变其他地区FDI的创新抑制影响;东部地区FDI能够正向调节OFDI创新溢出效应,而中西部地区过高强度的FDI会弱化甚至抑制OFDI创新溢出。因而要分层次科学协调“引进来”和“走出去”,系统激励资本流动的创新溢出红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