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共沉淀氢氧化物Ni1/3Co1/3Mn1/3(OH)2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流变相反应法(简称RPR法)在950℃煅烧15 h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工作站、充放电仪等设备测试了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RD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α-NaFeO2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Ca3Co4O9热电氧化物是一种重要应用前景广泛的绿色能源材料。本文采用“快速加热”技术,获得了热电氧化物(Ca3Co2O6)1-x(Ca3Co4O9)x系列。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正电子淹没技术表征并测试了样品缺陷特性。结果表明Ca3Co2O6到Ca3Co4O9的晶型转变在两相含量各半时存在突变,我们测量到了在该点正电子寿命、电子浓度和空穴浓度的峰值响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条件选择合成两种Co(Ⅲ)配合物键合异构体[Co(NH3)5NO2]Cl2(配合物1)与[Co(NH3)5ONO]Cl2(配合物2),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确立两种键合异构体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Co(NO3)(Phen)2]NO3·4H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硝酸钴、邻菲罗啉(Phen)和己二酸在pH=7.0左右的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一种新的固体配合物[Co(NO3)(Phen)2]NO3·4H2O(1),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7977(16)nm,b=1.0406(2)nm,c=1.6591(3)nm,α=106.12(3)°,β=103.33(3)°,γ=90.22(3)°,V=1.2841(4)nm3,Dc=1.592g·cm-3,Z=2,F(000)=634,5298个独立衍射点中,4704个可观察点满足I≥2σ(I),R1=0.0590,wR2=0.1718.晶体结构中配阳离子[Co(NO3)(Phen)2]+通过芳环的堆积作用构成平行于ac面的2D层状超分子网络,未配位的反荷阴离子NO-3和晶格水分子介于层间,通过氢键作用构成阴离子层状网络,阳离子层与阴离子层之间通过配位的NO-3的O(3)与晶格水分子的H(13)之间的氢键作用进一步构成3D超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5.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Na HCO3 Na2 CO3介质中 Co(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钙镁试剂褪色反应的动力学条件 ,建立了测定痕量 Co( )的新方法 ,用于样品中痕量 Co( )的测定 ,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采用共沉淀制备前驱体,微波高温固相烧结制备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Li Ni1/3Co1/3Mn1/3O2.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循环伏安(CV)、充放电性能等材料结构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烧结时间(微波3 min、5 min、7 min、15 min)对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较佳的合成条件所合成的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 Li Ni1/3Co1/3Mn1/3O2结构是α-Na Fe O2型,为二维层状结构.在2.0~4.8 V的截止电压范围、17 m Ah·g-1的电流密度,首次放电容量为284.6 m Ah·g-1,20个循环容量的保有率为75.6%.通过微波高温烧结合成正极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该体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一个新的钴的[Co(C4H3N2CoO2)2(H2O)4](C4H4N2CoO2=4,6-二羟基嘧啶),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测试和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3.528(3),b=7.2240(13),c=13.001(2);α=90°,β=109.448(2)°,γ=90°;V=1198.0(4)3,μ=1.485mm-1,Dc=1.958 Mg/m3,F(000)=724,R=0.0302,wR=0.0894(I>2σ(I)).在配合物的结构单元中,Co原子与两个4,6-二羟基嘧啶和四个水分子配位,形成略有畸变的拉伸八面体配合物.配合物的结构单元[Co(C4H3N2CoO2)2(H2O)4]之间进一步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相互交叉连接在一起形成三维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双硫腙萃取滴定法快速测定矿石中的微量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银与双硫腙生成稳定配合物的性质 ,在HNO3-NaAc缓冲溶液中 ,用双硫腙标准溶液对银进行萃取滴定 .Pb2 +、Cu2 +、Ni2 +、Co2 +、Fe2 +等离子的干扰 ,用大量EDTA掩蔽 ,Hg2 +等离子的干扰用水反萃取分离 .准确度与光度分析法相近 ,可测定低至 5 0g/T的银矿石 .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结构,制备方法和改性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0.
以共沉淀氢氧化物Ni1/3Co1/3Mn1/3(OH)2和LiOH·H2O为原料,研究了其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显示,在2.8~4.4 V电压区间,流变相反应法合成的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到170 mAh/g),循环性能好.充放电循环4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45 mAh/g,容量保持率达85.3%.循环伏安实验表明,材料的结构在循环过程中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天然碱中碳酸钠、碳酸氢钠、总碱度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非水滴定和酸碱滴定相结合测定天然碱中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总碱度的分析方法;解决了由于天然碱组分复杂,在水溶过程中一系列化学反应引起的样品组成改变及形成的缓冲体系所导致的分析结果的误差。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总碱度的回收率均在99.5%~10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2%、2.5%、1.4%。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配位滴定的讨论,介绍了根据物料等衡式和配位平衡式推导出的方程来处理配位滴定的滴定曲线,其结果更准确,更合乎实际。  相似文献   

13.
基于酸碱滴定过程中在不同滴定分数时的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建立了一元强酸碱、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及强酸滴定一元弱碱的滴定曲线方程,并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滴定突跃范围是滴定反应中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文章就化学分析的四大滴定突跃范围给出了简便的计算公式,并做出了相应的影响因素的探讨,尤其是在浓度对突跃范围的影响方面做了细致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5.
用重量滴定法与容量滴定法分别测定铵盐中氮的含量,结果表明重量滴定法较容量滴定法来说,仪器设备简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6.
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与应用已有20多年,它的特点就是使用微型仪器,并节约药品。我们探讨了微型滴定中指示剂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微型滴定指示剂用量为常规实验用量的1/5~1/10时,实验结果依然可靠。  相似文献   

17.
根据滴定终点时溶液中的物料平衡方程和电荷平衡方程,计算酸碱滴定误差,方法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金属门化合物Nd3Co的比热在2K~35K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了测量.观察到在8.5K、14K和25K.有三个磁性转变点。  相似文献   

19.
设计出一全面正确处理酸碱滴定过程一系列问题的综合程序,该程序能计算混合酸碱溶液的pH值、化学计量点的pH值、滴定突跃范围以及滴定误差等数据,并能绘制滴定曲线,自动选择指示剂,还可为实际滴定分析提供多种信息。  相似文献   

20.
前文提出了用两点电位滴定法测定天然水氯化物,该文进一步论述两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速度较经典电位滴定法有较大提高。用于教学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