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不少论者对《巴黎圣母院》中主要人物形象的评价是:爱斯美拉达集真善美于一身,克洛德是淫邪、虚伪、凶残的化身,伽西莫多外貌奇丑内心却纯洁高尚,而弗比斯则徒有其表、薄情寡义。从“人物塑造的主观原则与客观效果”、“我国传统研究的方法及其弊端”和“以现代典型理论观照人物”三方面再次分析上述人物形象,并试图作出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多少年来,语文同仁在分析《故乡》中的人物形象时,往往侧重分析闰土和杨二嫂。面对“我”却很少进行系统、完整、客观的评价。好像“我”仅仅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陪衬人物,我认为这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3.
人物形象的解读,是小说教学的重点。解读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从“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这两个角度切入。人物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可以从中明确人物的个性、体察人物的内心。叙述语言包括看似可有可无的修饰词、“闲笔”,可以从中触摸人物灵魂、感受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庆 《现代语文》2006,(4):35-35
在语文教学中存在这么一种现象: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时往往存在着片面性。特别是感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有时不能结合作品创造的典型环境去认识人物形象,更不能从多侧面去理解人物,而只是简单机械地把人物分为“好的”和“坏的”两大类。这样就难免会陷入肤浅、不能客观分析人物形象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其“本纪”、“世家”、“列传”中的一系列人物传记堪称我国传记文学中的精品和典范。本文通过对《魏其武安侯列传》的深入分析,探讨其选取典型的事件和细节,通过人物自身的发展和变化,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等刻划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人物描写方法、艺术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的小说叙事艺术重视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和精神,即在塑造人物时强调形神兼备,写形传神。而使作品中的人物通向“传神”的彼岸的重要桥梁是白描。它是贯穿于我国古典小说的艺术表现方法的一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意象独特的人物塑造是刘震云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他的“故乡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群体意象,主要表现在奴性化人物、符号化人物、非人化人物、戏剧化人物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现行人教版高语四册(必修)“知识短文”在论及我国古代小说的人物描写时,曾作出如下总结:“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但人物性格单一,少变化,缺乏立体感。”这也就是说,我国古代小说,一方面着重描绘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和人与人之间比较明显的矛盾冲突,强调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而不主张直接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在塑造典型性格时,由于缺乏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凸现,人物的性格往往是由作者规定好了的,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往往只围绕人物的主要性格,缺少变化和行动的依据。因此,这样的人物性格比较单一,不丰满,缺乏立体感(散见该册1995年第2版第268—269页)。  相似文献   

9.
对同一个人物形象存在不同的看法,这本来是不足为怪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一些人物形象的分析至今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思想也迥异于 20多年前,克服简单化的倾向,还原一些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真实面目,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了。   本文以几个人物形象为例,谈谈对人物形象分析的一些认识。   一、思想上的一致并不一定等同于阶级地位的一致   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这一形象,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教学参考书》对这个人物是这样评价的:“别里科夫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正>一、建立全面的人物形象经典文学作品往往篇幅长,其主要人物常贯穿于整部作品,并与众多形象相互勾连,共同推进故事情节的曲折发展。小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对于人物形象的感知多是单点的、散状的,很少能把同一人物的多个事件联系起来,从而无法对人物形象全面感知。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在组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人物名片”“人物小传”“人物颁奖词”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丰富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语言文字使用混乱的种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社会上使用语言字不守规范和标准的现象较为严重。通过对近年各种煤体、各种场合语言字使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语言字使用混乱突出表现在形乱、音谬、义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水书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古代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们所关注,水书文献的英译意义重大。水书英译应遵循“语用对等”的要求,从而使水书的译文更容易被国外读者理解。  相似文献   

13.
在《大广益会玉篇》中,古字和今字都作字头,并用特定的术语、特定的方式来标示。从形音义来分析。古字和令字有7种关系。本书中的令字是根据当时的用字情况确定的。古今字反映了4种用字现象,反映了文字演变的3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对《石仓契约》(第一辑)中的类化字及其类型做了全面的归纳描写,在此基础上探讨类化字在用字层面上的积极作用,揭示类化字是书写者在用字上追求和谐形式美的表现手段,它有着积极的修辞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将类化字一概斥之为毫无理据可言的主观随意性所为。  相似文献   

15.
从语言的角度对古文字材料进行研究对古文字学、汉语史和古代文献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古文字学的重要内容:阐释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问题是古文字学的研究目的之一;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问题是古文字学的研究内容;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则是考释古文字的重要根据之一。汉语史研究也不能不利用古文字材料和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古文字材料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汉语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追溯汉语历史的最重要的途径;古文字本身也是汉语史研究的根据。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释读古文字文献的基础,这种研究的深入也可以明确古文字材料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汉字字族理论,从分析考释《说文解字》中以“果”为声符的十三个字与“果”的声义关系,认为它们在字形上有共同的发生源,读音相同或相近,所记录词义同出一源,是一组以“果”为母文的同族字。  相似文献   

17.
《桃花扇》展示了宏阔的历史画面,设置了精审巧妙的叙事结构,穿插运用了许多“功能性”人物。其中老赞礼和包括张道士在内的“南朝作者七人”,都是剧作叙事中“功能性”突出的人物。文章对《桃花扇》中这八位“功能性”人物进行详细的解读,以揭示这些“功能性”人物在剧作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庆委 《高教论坛》2007,(3):173-176
从中日学者在汉字研究方面的共同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字所蕴涵的丰富文化信息,汉字与汉民族、汉字与汉字文化圈的各种关系,汉字研究的种种方法以及中日两个民族间相互取长补短的学习过程,并意识到中日学界今后仍需进一步互相交流与切磋,深入开拓,共同发展,以此推动汉字学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个性化建设   总被引:20,自引:16,他引:20  
列举目前我国高校实验教学中心缺乏个性的种种现象,提出示范中心作为品牌必须具有鲜明个性的见解,阐述了加强示范中心个性化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示范中心管理模式、实验教学、实验队伍和实验条件等方面个性化建设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六书到三书的发展,并比较了六书和三书的异同以及现代学者三书说之间的优长,认为在归纳汉字结构方面,无论是传统的六书还是现代的三书,都有偏颇之处,都不能涵盖古今所有汉字的结构类型。分析了古今汉字的结构类型,用大量的字例证明,汉字的结构原理应该是四书,即表意字、形声字、假借字和记号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