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化学史实引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出发分析电解原理,运用动画演示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电解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对实验观和微粒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原电池和电解池能让学生客观地观察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理解电极反应的原因,是了解和应用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关于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实验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本节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解原理,二是电解原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情景素材和知识点两条主线,穿插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讨论,进行了“电解池”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对电解原理的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推测电解的应用价值;在对应用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原理。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阶段有时会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验二氧化氮气体,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使用的是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湿润后,二氧化氮遇水会产生具有氧化性的硝酸,也可能会氧化碘离子。针对此问题,通过化学实验来探究到底是二氧化氮还是生成的硝酸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实验结果表明:该过程中,是二氧化氮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  相似文献   

6.
蔡永正 《考试周刊》2009,(48):203-204
知识目标:通过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探究,了解电解原理、装置和重要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能力)。  相似文献   

7.
许洁婉 《化学教学》2006,(11):26-28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型实验探究<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不仅使探究式实验得以顺利进行,而且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10.
电解池是电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有必要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来设计教学,以体现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谢荣坤 《考试周刊》2012,(82):143-143
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能体现出各种学科知识的融合及利用,而近年来教育制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知识的考查。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常会涉及一些其他学科知识如物理和生物的部分知识。例如电解池部分的内容就涉及化学知识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电离知识和物理中的电学知识。这类综合性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在理论讲解分析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使用教材:人教社2007年2月第3版)学生在必修《化学2》(人教社2007年3月第3版)中学习了由锌片、铜片和稀硫酸溶液组成的简单原电池,初步了解了原电池原理。本节内容以必修《化学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13.
马琳 《成才之路》2009,(24):62-62
“电解池”是电解原理及其应用这一单元中的一个重点,这节内容有两个特点:一是与前后知识联系密切,上册“原电池反应”与学好电解池密不可分,而电解原理又为后面的电镀、氯碱工业作铺垫;特点之二是内容新颖、抽象,实验性强。鉴于上述特点,我运用“比较法”进行“电解池”的教学,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有比较才有鉴别。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引导学生寻找和比较所学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属性,而不是以“现成的抽象”传授给他们,这样就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能够超越所传授的知识范围去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疑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效果比教师直接讲好。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并能识别周围物体的形状。2.使用恰当语言描述实验探究方法。3.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2.了解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神奇的磁力》是三年级《磁铁的奥秘》单元的第一课。全册探究能力的训练重点是做实验,让学生初步学会拟写实验计划,了解对比实验,做好实验记录,能够清楚完整地交流实验过程。本单元以磁铁为载体,编排了《神奇的磁力》、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井能流动,让学生初步经历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2.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存在,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学习“提出猜想——实验验证——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大胆猜想、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等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学习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2.学习通过对新旧知识关系的认识,主动建构新知识。3.对获得二氧化碳的多种途径进行探讨,锻炼科学思维和探究的能力。4.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能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区分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双基要求”和《考试说明》所提出的“理解”电解原理以及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 ,同时为体现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 ,现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 :理解电解原理①正确叙述电解原理②知道电解池的形成条件③能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2 .能力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3.德育目标 :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电解原理和以电解CuCl2 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  相似文献   

20.
谌文静 《科学课》2008,(4):26-27
教学分析本课是在了解凝结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雨的形成。这个活动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但同时雨又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学生有一定的兴趣。我的设计力求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操作实验的基础上,不仅了解雨的形成过程,使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锻炼,而且感受有关雨的美景、美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