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8月8日上午,闻名海内外平均3.5人出一个大中专生的“状元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上林县白圩镇不孤村举行隆重庆典,庆祝不孤希望小学、不孤书院落成。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基常发来了贺电,自治区、地区和具有关单位领导参加庆典,为该校剪彩,南宁地委书记陈光明作了讲话。不孤希望小学、不孤书院座落在榜山脚下,后有笔管山和金山,前有500亩荷塘和笔山、蜡烛山、印山,山青水秀,环境幽美。该校占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有三层教学楼一幢,面积960平方米,加上配套设施,总投资48万多元。不孤希望小学、不孤书院的整个建筑,…  相似文献   

2.
扫盲活用“扑克牌”贾文科芮城县西陌乡万家庄村是一个文盲比较集中的村子。200来口人的小村就有文盲8人。在开展扫盲活动中,这个村的小学教师刘增法同志承担了包教文盲的艰巨任务。从此,“一校变两校,-教兼两教”。每当夜幕降临,孩子们放学回家以后,学员们使陆...  相似文献   

3.
黑旮旯村是一个窝在大山里的穷山村,村中清一色的土坯屋。村西有一座多年没有住人、随时可能倒塌的危房,墙壁裂了两寸宽的缝儿,椽檩上长满了野菌。  相似文献   

4.
无言的疼痛     
做教 师十多 年,我从 来 没 有 像 现 在 这 样心痛 。不 是由于自己的什么 事让我沮丧,这种心痛缘自于一名学生 ,一名被学生公认为“傻子”的学生。 这天 ,我走 进三 年级教 室,准备给学生上《品德与社会 》 课。教室的 黑板还没有人擦 ,学 生 都 在 位 置 上 做 上堂课的作业。像往常一样,我问:“今天是谁值日擦黑板?”刚一说完,教 室 最 后 面 的 颜 青 同学跑上讲台,擦起了黑板。“今天是你值 日?”我问他。他没有回答 。这时 ,有 学生 说 :“不是。” 看着颜青一个劲的擦,我对这个平时 孤孤 单 单 的 孩 子 产 生 了好感。 上课了,我…  相似文献   

5.
干爹     
我已记不清干爹是什么时候到我们村的,只记得那时他们举家窝居在村西的两孔破窑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全村的人都住平房,而唯干爹一家竟要住窑的道理。那时的猜测:大约是西面子的人都喜欢住窑。  相似文献   

6.
黄家川乡是壶关县的一个穷得出了名的乡,沟洞村是这个乡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庄。全村有60户、230口人,耕地面积为359亩。近年来,在新的一届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该村广大干群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相似文献   

7.
“沛霖葡萄”再生记以盛产葡萄而闻名三晋大地的榆次市沛霖乡东沛霖村,全村有87户、311口人,种植葡萄面积870亩,达到了人均2.8亩,成为榆次市的葡萄生产基地。1994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470元,跨入了小康村的行列。“沛霖葡萄”古名为“什谦葡萄”。曾...  相似文献   

8.
筑巢引凤育桃李三江侗族自治县周坪乡泗联村是一个交通不很方便的小山村。全村有420户人家,2100多人;1995年,人均收入850元,人均有粮300公斤。这个山村并不富裕,但村领导和广大群众却很重视发展教育事业。1994—1995年,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有趣的悖论     
曾经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村子里的理发师在理发店的门口挂了一个招牌.招牌上写道:“我给全村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村民看了这个招牌,都愿意让这个理发师给自己理发.理发店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有一天,邻村的一位村民问了理发师一个小小的问题,这位聪明的理发师竞哑口无言.从此,理发店的门口再也没有看见那块招牌.那位村民问道:“您的头发由谁来理呢?”  相似文献   

10.
一、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支部书记方山县圪叉嘴村是吕梁山上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全村23户人家,全是从外地逃荒、谋生来到这山旯旮安家的。当时,这块近万亩的地方却养活不了这百十来口人,更谈不到学习文化了,全村没有一个人会写对联,逢年过节得下山求人写对联。人们饱尝了没有知识的苦楚。1958年这里开始有了小学校,可到1962年为止,4年换了4个老师,都被“苦”吓跑了。无耐学校又停办了。具有远见卓识的村党支部书记陈有良同志为了继续把学校办下去,奔走呼号,一面请求上级继续办学,一面亲自求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有良同志终于把李健老师请上…  相似文献   

11.
一、默写(1~8题,每空1分,共12分)1.卖炭得钱何所营?。2.,路转溪头忽见。3.僵卧孤村不自哀,。4.,死即举大名耳,!5.有一个成语是由《木兰诗》的两句诗演变而来的,这个成语是。6.《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相似文献   

12.
李春 《四川教育》2005,(2):58-58
课堂的精彩常常源自于预设之外的生成。案例中一个小小的意外“我不喜欢小珊迪”打乱了教原来的教学程序,也改变了教的教学思路。这个意外是一个收获,引发了更多孩子的思考。教没有忽略这个教育的契机。不是简单地把答案摆出来,而是通过引导争鸣,让孩子们在自由的言谈中掌握了课的重点、难点。连刚才说自己不喜欢小珊迪的孩子也说:“我现在喜欢小珊迪了,但我喜欢的是他的品质,而不是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新夫,一个地道的蒙古人,巴彦淖尔富庶的水土养育了你。1966年,你从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毕业后就再没有回去,毅然选择了地处祖国北部边陲四子王旗的本尔伯特草原。在这里,风天雨夭、雪里冰里,驼峰间、马鞍上,毡包中、校园内,到处都留下了你的身影。因为你与2,5万平方公里上的草原呼和德(小孩子)有着斩不断的情愫。你在这个条件艰苦的环境里一驻足就是30个春夏秋冬。如今,你已是两鬓霜染年过半百的人了。你不会忘记,你那本不是蒙古名“新夫”的来历。你的那个村与你同龄的没有一个男儿,所以全村乡亲为你起了个“新夫”(幸福男儿…  相似文献   

14.
据说,从前中原某地有一个裁缝村,村里有一半以上家庭都开裁缝铺,全村三分之的人专门以给人家缝制衣服为职业。于是,周围十乡八村的人都慕名而来,请裁缝们缝制衣服。其中有一位裁缝技术最好,人们尊称他“裁缝神”。这位“裁缝神”既善于裁剪。又精于缝纫,他裁衣服能根据顾客的体形胖瘦、个头高低等特点,避短扬长、星体裁衣。不论男女老幼、尊卑美丑、气质优劣,他总是因人而异,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15.
武安市北安乐乡康宿村全村5000多口人,其中有青壮年2315人,1990年“四普”时有文盲116人,6年来共扫盲112人,全村青壮年非文盲率  相似文献   

16.
诺言     
一句话一辈子。 老吴在这小山村的学校里教了二十多年书,一直没有返城。 当年,老吴还是小吴的时候,师范毕业分配到这个偏僻的山村教书,那天,山村沸腾了。有人说:“咱们村冒地气了,来了一位师范毕业的城里老师。” 没想到那小小的学校是一座孤庙,残砖断瓦,破败极了。北风能从教室的墙壁钻进来,月光能从教室的屋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组成,充满了“变数”。这个“变数”为生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在课堂之外又有一个脚本,这个脚本就是教者对课堂教学情况的预设——对于教者而言。这是一个“定数”。因为有了“变数”,教者的预设将不再也无法成为“定数”。也正因为有了“变数”,教者的预设将在动态中重新组合,重新呈现,最终可能再次成为“定数”。总而言...  相似文献   

18.
信念的力量     
鲁西南深处有一个小村子叫姜村,这个小村子因为这些年几乎每一年都有几个人考上大学、硕士甚至博土而闻名遐迩。方圆几十里以内的人们没有不知道姜村的,久而久之,人们不叫它姜村了,“大学村”成了姜村的新村名。 在惊叹姜村奇迹的同时,人们  相似文献   

19.
田勇 《甘肃教育》2011,(9):39-39
“耳提面命”是一个常见成语,也作“面命耳提”,意思是“形容恳切地教导”。对于这个成语的意思,人们一般不会有异议,而对于它的具体解释,很多人,甚至很多工具书的理解都不太妥当。  相似文献   

20.
《示儿》一诗,凝聚诗人一生的报国深情,字里行间捧出了他“尚思为国戌轮台”的一片丹心。读罢,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人心碎欲裂,不愧为千古绝唱。一、以情摹声,悲中见“僵卧孤村不自衰”的爱国衷肠。洗雪国耻,“还我河山”是诗人一生的热望。诗人在僵卧孤村草堂,面对儿孙们时、吐出积心胸的悲愤呼唤:北定中原不忘!家祭告慰不忘!克承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