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文都选自名家大作,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品,值得人们细细品读,但“碧玉”也有“微瑕”: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挑山工》)  相似文献   

2.
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着力刻画的人物。历来教参分析祥林嫂的形象注重眼睛。如果从色彩描写的角度对这一形象进行分析,也不失是一种良好之法。 鲁迅在《祝福》中,曾先后三次描写了祥林嫂的色彩。 她第一次来到鲁镇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第二次又在鲁镇出现时,“她仍然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相似文献   

3.
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作品中对人物身材、容貌、神态以至服饰特征的描写,都属于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外形特征往往能反映出人物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职业特点和文化素养,这些又都是为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服务的。所以,要重视对肖像描写的阅读和欣赏。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遇到肖像描写的文字,要结合作品有关内容想一想,这样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起到了什么作用;二、细心体会肖像描写为什么要有侧重点。例如《一面》中,对鲁迅先生的肖像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部分,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衣着和抽烟的神态,抓住鲁迅“瘦”的特点,突出了他  相似文献   

4.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诗活在读的当下。”我想文又何尝不是如此。一次外出听课,对其中一个环节印象很深。《挑山工》一文结尾处的一段是:“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  相似文献   

5.
《挑山工》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描写挑山工神态的句子:“他浓眉一抬,咧开笑了,露出了洁白的牙齿。”它把挑山工的形象刻画得  相似文献   

6.
人物肖像描写,亦即人物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面貌、身材、表情、服饰等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的重要辅助手段,恰当的肖像描写有助于反映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地位、性格特点、文化素养等。正如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所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一、《挑山工》的重新解读《挑山工》(浙教版五下)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个朴素的人物,展现了一个不凡的形象。1.一个朴素的人物课文记叙了“我”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事,说明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坚持不懈地往前走。细细  相似文献   

8.
本期主题:写好人物的服饰 本期主持:梁瑞祥 要点透视 我们在写人的时候,常常会写到人物的穿着——即人物的服饰。你注意到了吗,人物的服饰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一些片段。 人物服饰描写可以提示时代背景 表现30周年前绍兴一 (闰土)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 带人们特有的穿戴风银项圈。 俗。  相似文献   

9.
速写式描写即用极经济的几笔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形象来,这种描写方法,可以给读者一个简单、明快的印象。如:虎妞脸上的神情很复杂:眼中带出些渴望看到他的光儿;嘴可是张着点儿,露出点儿冷笑。鼻子纵起些纹缕,折叠着不屑与急切;眉棱棱着,在一脸的怪粉上显出妖媚而霸道。(老舍《骆驼祥子》)作者这里抓住人物脸部表情特点,“发亮的眼睛”、“冷笑的嘴”、“纵起的鼻子”和“棱着的眉”,淡淡几笔,就展示出了虎妞内心的活动。漫画式描写抓住人物外貌的某一特征,用夸张手法来描绘。如: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  相似文献   

10.
欣赏肖像描写的艺术效果薛川东肖像描写。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作品中对人物身材、容貌、神态以至服饰特征的描写,都属于肖像描写。俄国文学家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那么,怎样抓住这把“钥匙”呢?第一,阅读肖像...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课上,我们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除了注重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分析外,还应该注意对人物的服饰描写的分析,因为在高明作家的作品里,人们的穿衣戴帽等服饰描写绝不是闲笔,而往往是人们描写中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组成部分,从中可以透视人物的性格心理,可以折射出深邃的主题思想.有的服饰描写,甚至可以构成故事情节,独立成篇.服饰写人,意味独具.  相似文献   

12.
外貌描写主要是针对人物的容貌、体态和服饰的描写。在写人的作文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是十分重要的。好的人物外貌描写,能反映出人物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黑背心     
街上流行黑背心 ,姐姐也买了一件。晚上 ,姐姐掩上房间的门 ,把黑背心拿了出来。“轻一点儿 ,帮我注意 ,我试穿一下。”姐姐偷偷地对我说。“干嘛那么紧张呀 ,穿就穿呗 !”我觉得很奇怪。“爸爸妈妈说不定看不惯。”“这倒也是。”我蹑手蹑脚地走到门旁 ,观察着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 ,一切正常。姐姐穿好了 ,“好看吗 ?”姐姐轻轻地问。姐姐本来就高 ,皮肤又白 ,黑背心配件白色短裤 ,青春明朗。“蛮好 ,”我由衷赞一句 ,“姐姐 ,就穿了这件吧。”“他们会不会说呀 !”“说就说 !怕什么。”我鼓励她。第二天 ,姐姐一早就出去了。对门的李茜姐姐…  相似文献   

14.
大干世界,每个人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谈、情趣爱好,各不相同。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要想写活人物,前提是细致的观察和传神的描写。对人物外貌的观察、描写是一项基本功。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体态、服饰的描写。它通过对人物外表形象的刻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即绘“形”以传“神”。中外名家作品中,外貌描写的成功范例比比皆是,描写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围绕“人物品质”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挑山工》四篇课文,所写内容都是人物,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方法,侧重情感体会。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侧重人物的品质感受。落实“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是教学的重点,要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发现人物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单元教学核心为:通过艺术形象含蓄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意图。单元教学核心点在三篇文章中的具体体现是: 一、《孔乙己》通过展现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含蓄而深刻地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1.主要通过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表现孔乙己的悲剧性格。 小说用平静的语气表现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主要得力于对人物多方面的描写。 首先,服饰、外貌的描写表明了人物的特殊身份,初步揭示了其性格中丑陋的一面。“站着喝酒而穿长衫”,且长衫“又脏又破”,十多年不曾洗和补,揭示出他追求功名、懒惰成性、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能力的特点。而这,从表面上看,可以说是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个人原因。因此,这里的服饰描写对孔乙己的悲剧性结局起到了预示作用。而且,通过对其  相似文献   

17.
都德的《最后一课》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者特别注重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心理刻画,其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心理描写有以下特点。一、以服饰暗示心理在一定的环境中,服饰可以起着暗示心理的作用。小说中关于韩麦尔先生服饰的描写是这样的,他“穿上了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并特别强调说明,“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因为柏林已经来了命令,学校里只许教德语。也就是说,韩麦尔先生为之守护的最后一小块国土(教室)也将沦丧。韩麦尔先生穿上这  相似文献   

18.
心理描写是通过内心活动对人物进行的一种直接描摹,它可以最直接、最准确、最深入地刻画人物。鲁迅《药》这篇小说就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描写,其方法如下: 一、行动示现即通过人物“不由自主”的动作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如对华老栓买  相似文献   

19.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的传统篇目,有很多优秀教师对本课进行过探索和研究,笔者从肖像服饰描写、衬托描写、心理描写几个方面谈谈本文的艺术成就。一、肖像服饰描写肖像描写(包含容貌、体态、神情、服饰和道具等)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能揭示出人物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中的文学文本阅读选用了孙犁的小说《山地回忆》,其中的选择题有这样的一个选项:小说善用白描笔法,对环境与人物只是简单地勾勒,叙事也只在朴素的对话中展开,却清新质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个选项本来是正确的,可是有不少学生认为是错的,其理由是:小说这么长,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怎么能“只是简单地勾勒”呢?“简单地勾勒”指的不是用很少的文字进行描写吗?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