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庄向阳 《报刊之友》2008,(10):54-55
我是随着中国报业市场化的潮流加入传媒的。199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那一年堪称中国的“都市报元年”,当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创刊,8月1日《大河文化报》(现名《大河报》,下简称“大河报”)在郑州创刊,这两张报纸在中国的都市报阵营里都很有代表性,而后者则还是我工作过的第一家媒体。可以说,正是都市报的兴起使我有机会加入新闻业,并随着都市报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2.
从1995年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创刊至今,10年沧桑,都市报从兴起到壮大,进入一个求新求变的新时期。有人评价说:“蓦然回首,我们发现都市报在分化裂变,一批原有都市报寻求自我超越,一批新兴都市报另辟新径,呈现出向主流媒体演进的鲜明趋势。这一现象可称之为后都市报时代。”  相似文献   

3.
都市报作为我国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1995年元旦出现的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为其开端,随后都市报的热潮便在全国迅速蔓延开来,并在1999年前后达到高峰。不可否认,都市报的出现与整个90年代浩浩荡荡的都市化进程紧密相连,都市化所带来的另一个结果便是对我国大众文化的影响。都市化进程之于都市报、都市化进程之于大众文化、广告之于都市报、广告之于大众文化,从这些复杂的关系中,笔者以商业广告作为文章的切入点,试图寻找出一条文化的脉络,从而窥看广告在我国都市报发展过程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春秋》和《史记》看新闻的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和史学、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甚多,有密切的关系.新闻与其他学科尤其与史学、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主要表现是在语言、典型、形象思维三个方面有着相通之处.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史宝库,为新闻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营养.其中,<春秋>和<史记>两部典籍就堪称新闻写作的范本.因此,探讨<春秋>和<史记>的创作价值,对于我们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1995年元旦,51岁的席举担纲的《华西都市报》创刊,犹如一匹黑马从四川盆地倏然飙出,乍一问世就显现出不可抗拒的魅力和超常发展的奇迹。到1997年12月,三年跨了三大步,创出发行量超过50万份、广告收入9000万元的业绩,1998年更是登上1.3亿元的台阶。一夜之间,都市报蜚声中国报业界,“一天开进一辆奥迪”,诱惑了众多报人和投资。空前的“都市报热”激活了报业市场,也引发了区域性报业大战的全面爆发。  相似文献   

6.
论都市报的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玮 《新闻记者》2004,(12):21-23
如果从1995年《华西都市报》的起步算起,都市报已经经历了产生、发展和繁荣的10年历程。那些领报业改革风气之先的都市报人们,开始寻求都市报在到达顶峰之后的突破。都市报面临分化的重大转折。分化既是报人们的自觉追求,也是社会借助市场之手对于都市报乃至整个报业发出的吁求。目前,以都市报为总称的报纸已经呈现迥然不同的面貌,有的属于自身的变革,比如  相似文献   

7.
《传媒》2015,(2):4
20年,可以让一个婴孩成年;20年,我们见证了时代的巨大变迁。20年前,《华西都市报》创刊,标志着中国都市报的起步。20年来都市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我国报业的生力军,创造了世界报业史的奇迹。近几年,随  相似文献   

8.
综观郑州报业市场,1995年之前,郑州市委机关报——《郑州晚报》以其机关报和都市报双重身份位居霸主地位,无人能敌。这一切随着1995年8月1日《大河报》的创刊而迅速改变。在《大河报》的强烈冲击下,《郑州晚报》步入危机。2002年,不肯认输的《郑州晚报》奋起反击,《郑州日报》复刊,履行机关报的职责,而《郑州晚报》完全改版为都市报,从此郑州报业进入新的竞争阶段。  相似文献   

9.
陈翔 《传媒观察》2007,(8):12-14
成都报业市场竞争在中国报业市场化转型的格局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自1995年《华西都市报》首创都市报模式以来,原本沉寂平庸的成都报业市场瞬时风云俱生,在短短一两年内,跻身中国报业竞争前沿,甚至引领中国报业竞争风向标。也正是在《华西都市报》的崛起和办报模式的带动下,成都报业市场成为中国都市报的发祥地,成都报业市场竞争代表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业竞争的一面旗帜。在以都市报竞争为特色的成都传媒市场,  相似文献   

10.
陈翔 《新闻界》2005,(6):84-86
以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1995年1月1日创刊为起始标志,都市报在中国报坛持续走强已逾10年。根据都市报的发展历程、表现形态、竞争态势、运营特征以及都市报格局的演变轨迹,可以把都市报划分为三个阶段:草创阶段——报业精英引领“前都市报时代”,原始积累阶段——都市报竞争陷入混乱,优化竞争阶段——都市报进入“后”时代。  相似文献   

11.
六十载风雨兼程,一甲子春华秋实。60年前,由时任中共沈阳特别市工作委员会书记的陶铸题写报头的《工人报》(即《沈阳日报》的前身)正式创刊,报头上清晰地印上了她的诞生之日:1948年12月20日。  相似文献   

12.
都市报"主流化"的现实动因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明 《青年记者》2006,(4):66-67
1998年3月,《华西都市报》作为我国第一家都市报,在创刊3周年时,席文举有感于《华西都市报》在进一步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迈向主流媒体”的理论观点,并全面诉诸办报实践。随后,《南方都市报》在2003年春季改版时骄傲地标出“主流,就是力量”的口号,《新京报》也提出“负责报道一切”的口号。这3家报纸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要实现“小报大报化”,使自身成为主流报纸。目前,有学者称我们进入“后都市报时代”,而都市报向主流媒体演进则是这一时代的主要标志①。都市报“主流化”的现实动因都市报“主流化”从本质上讲,是我国报界经…  相似文献   

13.
刘娜 《新闻界》2006,(3):86-87
郑州报业市场与国内媒介竞争激烈的城市如北京、广州、南京、成都等相比,算是相对平静的。从《大河报》1995年创刊并在与《郑州晚报》的竞争中胜出至今,一直独领风骚,虽然《大河报》也受到过几次冲击,但其老大的地位一直都没有动摇,形成一枝独大的局面。与《大河报》争夺郑州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过去以打打杀杀的社会新闻起家的都市媒体越来越感觉到,这些新闻已很难满足新时期读者的需求和报业发展,要让都市报在当地跻身主流、扩大影响,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好主题报道是一条必经之路,但是,长期以来,做主题报道一直是晚报、都市报的一个弱项,那么,如何才能让这类媒体在主题报道中有所作为呢?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着眼日常新闻,创新主题报道。现结合《衢州晚报》的一些采编实践,对主题报道的生活化、贴近性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近年来少有的热闹景象.有些学者将之称为是继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之后的"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当前都市报的民生新闻为何如此火爆,又为何总引发一些受众的争议呢?  相似文献   

16.
《春秋》学在北宋时期为显学。宋初"三先生"之石介作为宋代理学的先驱,对《春秋》也有一定的研读,表现为尊经批传,阐释儒家仁义之王道。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报》开始推出时评版以来,新闻评论这种文体就在中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全国各地的都市类报纸都纷纷开设了时评版—北京的《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上海的《东方早报》,西安的《华商报》,长沙的《潇湘晨报》,郑州的《大河报》,广州的《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18.
邵羽西 《出版广角》2016,(19):50-51
在互联网媒体的强势冲击之下,传统都市报面临巨大的挑战.《华西都市报》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打造华西传媒集群、实施"i战略"、寻求跨界合作的转型方式,为都市报转型指明了新方向.文章以《华西都市报》的转型为例,梳理其转型战略,为都市报未来的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爽 《新闻世界》2013,(1):48-49
本文以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大河报》社会新闻报道为例,采用抽样调查和内容分析法,对《大河报》社会新闻的选题、版面、写作和内容进行分析,展示了《大河报》社会新闻的特色及现状,并探讨我国报纸社会新闻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档案》信息网:在6月9日国际档案日·第六届上海市档案馆日,由上海市档案局馆与学林出版社合作,市档案局馆长朱纪华主编,学林出版社出版的《档案春秋》杂志系列丛书——《档案里的金融春秋》在外滩的上海市档案馆首发。孙中山亲自倡建的上海交易所,为何一路坎坷难以开张?上海滩大名鼎鼎的"炒金子大王"王伯元具备何种独门秘技识得金价起伏涨落?人称国民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