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听到一些青年教师自叹道:“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不敌老前辈们,到底缺乏经验!”也不时地听到三五成群的学生在议论:“我们的新老师看来水平不错,就是上课速度太快,花样少,一个题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就滑过去了,有时虽说是‘理解’了,但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自己做作业时仍然困难重重!”我认为,这主要与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够注重“心理换位”有  相似文献   

2.
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它是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获取文字信息、书面知识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这就告诉我们,默读在教学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默读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平时看书读报,人们往往采用默读的方式。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我认为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十分重要,这也是我近几年来开展研究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3.
龚劲涛  魏标 《物理教师》2011,32(2):43+45-43,45
本刊2010年第3期刊登了“向心加速度表示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吗?”一文,以下简称文[1],该文认为“向心加速度不能反映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而角速度才是反映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同时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其他一些文献,对此,笔者难以认同,我们认为用角速度作为反映速度方向改变的物理量是不恰当的,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4.
周鹏 《高中数理化》2014,(10):43-44
速度这一物理量是我们最熟悉也是最常用的物理量之一,但也正是由于“过于熟悉”,以至于我们在教学和理解时多半是浮光掠影、支离破碎.现对相关问题作系统梳理如下. 1 应如何理解“速度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在高中的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速度大的物体运动得快,速度小的物体运动得慢.”这句话是否正确?在市面上的教辅资料中通常会存在2种结论.结论一:这句话正确,因为我们引入速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结论二:这句话不正确,因为速度定义为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如果运动的物体在该段时间的位移为零(比如说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一周),则根据定义可知电子的速度就为零,照理就意味着物体没有运动或是运动得很慢,这显然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安排了多少写的环节?的确,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说取代了。再看一些示范课,观摩课,“缺写”这个问题也非常突出,而一旦安排写的环节,教学时间又不够,这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写字的速度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新课标在第三学段提出了“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所以重新认识,提高写字速度对写字教学和整个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有一定的速度”是写字教学质量的一个方面任何技能动作的训练与培养,都必须追求一个比较理想有效的速度。把速度作为衡量技能高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指导学生做高中乙种本“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常发现这个实验误差很大,甚至有的学生得到实验的结果是增加的动能大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即1/2mv~2>mgh,这既不合理也达不到证明“守恒”之目的。经研究,我们认为教科书上用来计算即时速度的公式v=gf是与实验实际情况不相  相似文献   

7.
试题解答必须有速度要求,速度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代解题研究宗师波利亚认为“解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才能和教会他们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1976年数学管理者委员会把解题能力列为10项基本技能的首位,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把解题提到了“80年代学校数学的核心”这一高度。要想加快解题速度,提高解题能力,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对  相似文献   

8.
回音壁     
自本本刊今年第5期刊出《血书直指张信哲》一文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大学生朋友以及他们的亲人、师长纷纷来信来稿畅谈自己的看法。下面这封信是我们的几位忠实读者,同时也是张信哲的忠实歌迷写来的。对于这几位朋友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第四,我们也爱张信哲。但是,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去爱他?我想,“理解”他,也让他理解我们,这才是最重要。在这封信的后面,我们发表了一些歌迷和读者朋友的不同意见,希望我们都能在这些讨论中得到启迪。几位“阿哲忠实 Fans”在信中对《血书直指张信哲》提出了几个问题,本刊编辑部回答如下:第一,我们认为,文章并没有贬损你们的“阿哲”,作者对你们的阿哲是同情的;第二,喜欢在叫“阿哲”时打引号是作者的权利,我们也无权干涉,对不对?第三,“血书”是事实,本刊编辑部认为,实事求是是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韩庆玲 《新疆教育》2012,(22):106-106
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都有这样的感觉:计算教学很枯燥,计算的正确率不是很高。我们班的学生家长都认为这是由于孩子粗心造成的,问我有很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给他们的答案是:买本口算题卡练一练,提高计算的速度与熟练程度。《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2011年山东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研讨会上刘万元老师执教的一节研讨课。我认真观摩了这节近46分钟的录像课,看完这节课,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可以说是计算教学的一次美丽转身,变“枯燥”为“有趣”;变“难理解”为“直观感受”。  相似文献   

10.
(一)这两年以来,人们对“信仰危机”的问题议论很多。许多人认为现在的青年一代不信仰马列主义了,发生了“信仰危机”;也有许多人不大同意这种看法,认为青年人主要是对马列主义知之甚少,搞不清楚什么是马列主义,也就谈不上信仰不信仰的问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在一部分大学生中作了一次抽样调查。下面是在我们调查时部分学生对几个问题的回答。问:有人认为现在的青年中有一种“信仰危机”,你们对这个问题有些什么想法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安排了多少写的环节?再看一些示范课、观摩课,“缺写”这个问题也非常突出;而一旦安排写的环节,教学时间不够又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老师们总是争分夺秒地“沿着教案路线走,管它目标与效果”。在这个敏感问题前,很多老师选择了逃避,这与当前新课程改革是极不相称的。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写字的速度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新课标在第三学段提出了“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所以重新认识、提高写字速度对写字教学和整个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九义物理新教材第一册第105页有这样一段话:“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行驶中的汽车和自行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止,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车的速度越快,刹车后向前运动的距离越长.”初学者在理解这句话时,往往会误认为“汽车的速度越快,则惯性越大.故刹车后向前运动的距离越长.”而实际上汽车的惯性只决定于汽车的质量,而与汽车的速度大小无关.下面,我们简单分析如下:一、惯性与速度无关有的同学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可以用归谬法来论证…  相似文献   

13.
将公用设施建在何处既节约资源义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这是我们在工程建设中经常要考虑的问题.有些同学会认为,这些都是科学家、工程师的事。关我们什么事呢?其实有些问题也是很简单的,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就能解决.不信?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几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也能当一回“科学家”或“工程师”呢?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如何指导精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教师可抓住文本中“点、线、面”这“三维”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09,(10):114-115
社会越来越强调快节奏的时候,人们做事情也开始分秒必争,其中也包括抚养孩子。“华文卡内基之父”黑幼龙先生和心理学家金韵蓉女士认为,孩子是慢慢长大的,我们需要把速度放慢下来。  相似文献   

16.
高一物理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分组实验 .从恢复高考到现在 ,有关这两个实验的试题出现频数较多 ,各种复习资料中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复习题也较多 .同样 ,有关这两个实验的误解也不少 ,笔者认为 ,有必要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一、“实证动量守恒定律”中 ,v2 ′一定大于 v1吗 ?设入碰球的质量为 m1,初速度 v1,碰后速度为v1′,被碰球质量为 m2 ,初速度为 0 ,碰后速度为 v2 ′.因为相碰两球的材质及加工工艺不同 ,不能总视为完全弹性正碰 ,根据动量守恒和动能关系 ,我们可以写出两式m1v1=m1v1′…  相似文献   

17.
建议与商榷     
(一) 1.初中物理第一册55页中说道:“在物理学中,更常用的说法是飞机的速度是600千米每小时,因为飞机飞行的速度既与时间有关,又与路程有关,所以我们必须同时用上路程和时间的单位,才能把它的速度说清楚。”在这段叙述中,编者为了得到速度的单位而引用“速度既与时间有关,又与路程有关”这一论点作为原因,这显然是错误的,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与时间无关,也与路程无关。 2.第二册24页图4—2所示的萘的熔解  相似文献   

18.
《干将莫邪》“当于汤镬煮之”的“当”,一般都理解为“应该”。《语文知识》1997年第3期《释“当”要恰当》一文认为不是“应该”,而是“判决”的意思。因为“汤镬”是一种酷刑,“当”作“判决”讲便顺理成章。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解释“当”也有“判罪,判决”义,古汉语中也不乏这样的用例,但我们认为这并不能作为上例中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数学教材必须改革,这一点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争论了,问题是如何改法.我们认为,全国中学数学教材会议提出的“精选、增加、渗透”这“六字方针”是符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的.中学数学应该增加一些诸如“微积分”、“概率”、“统计”等有关内容,同时,我们也认为“精选”、“增加”、“渗透”三者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只有精选好传统教材,才能完成“增加”和“渗透”的任务.也只有渗透、增加近代数学的基本概念与思想,  相似文献   

20.
“习惯也是生产力,尤其是良好的习惯”。这是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成功的经验之一。我们都知道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单有老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教学只是空中楼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着“假学”、“假懂”、“假做”、“假听”等假象,为此我认为学生学习也要“打假”,因为只有重视发现和矫正学生学习中的五种假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