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发展力的民族。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蓝。我们的教育只有牢牢抓住“创新”二字,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如此,学生的语文学习才具有语文的“滋味”。  相似文献   

3.
信息之窗     
开展创新教育知识只有创造性地运用才是力量,知识只有不断创新才永远是力量。第一,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教育作为一次“学习的革命”和“教育的改革”,没有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精神是做不好的。第二,实施创新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养成上...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就是人才的主体性特征的展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只有在“动”起来,“活”起来的过程中,才可能有所创新,才会有创造的体验。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学是时代的呼唤。目前,以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创新教学,已主导了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于创新思维有以下几种解释:“创新活动中进行的思维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创新思维就是指直觉、灵感和发散”、“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根据这些解释,我们把创新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界定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内容有独特的创见,能提出不同于教材表述、不同于教师讲述的新观点、新方法的思维。”因此,独特性、发散性是创新思维应具备的典型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独特性、发散性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要改革,只有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教育,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能力,才有助于挖掘出每个学生身上的潜力,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文章随时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时代潮流,作文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新思维、新体验、新表达、新形式、新语言……“创新”的作文,仿佛一股清新的凉风吹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巴尔扎克也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创新来源于问题,只有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创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首要的工作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学是时代的呼唤。目前 ,以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创新教学 ,已主导了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于创新思维有以下几种解释 :“创新活动中进行的思维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创新思维就是指直觉、灵感和发散”、“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 ,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根据这些解释 ,我们把创新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界定为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内容有独特的创见 ,能提出不同于教材表述、不同于教师讲述的新观…  相似文献   

10.
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侧重从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从多层面理解事理,为学生发挥想象提供机会,让学生驰聘想象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启动创新思维,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促成学生大胆说心声,坚持不懈,并最终取得创新收获。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才会更加活跃,学生才敢质疑,会质疑,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学生的视野才会更宽阔,求知欲更强烈,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学生的丰富想象才能转化为能力,不断迸射创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可见,人类只有有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社会才会向前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人类的文明是伴随人类的创造走来的。当今世界,创新更为重要,也正因为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就成了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了。写作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呕心沥血的创造性精神劳动,写作教学要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创新的红线,这种创新精神应当表现在“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使学生能从笔端流淌出新颖的思想、有创意的语言来。怎样才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2.
1997年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说:“美国学生的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有创新及冒险精神,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这番话道出了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最大差距是中国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从 2000年高考作文评卷结果看,也发现了这一点。考生面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话题作文,能写出富有创新意识的文章的,很少,尤其在立意上多是千人一腔,人云亦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文亦如此,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作文创新的能力指运用独具特色的语言,采用灵活多变的结构,以新…  相似文献   

13.
冉利 《小学生》2011,(5):32-33
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只有创新,科学才会进步,技术才得以发展,国家才能强盛。教育创新的着力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优化课堂教学,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逐步形成、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4.
“信息沟”是交流双方所存在的信息差异,是人们语言交际和交流的先决条件和动力。在英语课堂上,语言的训练只有在“信息沟”的条件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际,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文以“信息沟”为中心,从它的概念、意义、方法、注意问题四个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所谓“减负”,就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把学生从沉重的学分、名次和升学率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使他们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充分自由的发展自己。所以,只有“减负”,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我们教学的对象,教学包含着教与学的关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教师的教是客体,学生的学是主体。只有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求知欲,主动与教师思想、课本知识沟通,从而获取知识与信息。确…  相似文献   

16.
黄良灿 《中学文科》2009,(15):23-24
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每事问”的主张。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陶行知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生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在政治课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逐步养成好问、善问、有创见地问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是指培养学生无论在构思立意、选材、语言等方面.能不受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敢于大胆尝试新的内容。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不至于落入俗套,才会别具一格,取得优异成绩。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张丽 《云南教育》2003,(2):11-13
“创新就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即发明创造;二是“发展性”创新,即对已知领域有所突破的继承性创新;三是“有所新意”的创新,即对已知事物有新的认识,对探索的问题有新的进展,对进行的工作有新的思路,对开展的活动有新的方法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发现”,或有创见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也可称为创新(蒋宗尧:《创新教学引论》)。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论断,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时代要求的人才不再是知识的“储存器”、“复印机”,而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人。大量的事实证明: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才可能有创造成果。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呢?我们作了一些调查和尝试,愿与同行们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有创新才有进步,有创新才有实力,有创新才有腾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