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儒学本身是由古代对于天帝神灵的某种信仰形式以及巫术中的部分内容发展而来的。神灵信仰始终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和教义赖以成立的基石。儒学无论是其理论体系还是团体组织等诸多方面都符合普世宗教的基本特征。以超越文化形态的终极性宗教涵义为衡量标准,儒教确定无疑属于世界宗教大家族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
垂死化身与人祭巫术──盘古神话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古神话的由来,是人们最感兴趣也是最有争议的中国古代文化之谜。本文根据神话的创作与流传特点,在借鉴国外民间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母题分析法”,对盘古神话进行了研究。文章将盘古神话分割为“宇宙之卵”和“垂死化身”两个母题,集中研究“垂死化身”母题的来历。作者提出:“垂死化身”母题的心理基础是原始思维;它的社会生活经验基础,则是原始宗教中的人祭巫术。文章特别对后一个论点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证。  相似文献   

3.
屈赋中的原始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楚巫术文化是原始宗教的表现,残存着许多原始思维的影子。楚国这种国有文化对屈原有着深层的影响。从屈赋的内容及比兴的手法中,我们都可找到原始审美意识的遗存。  相似文献   

4.
秦汉时期,是宗教与封建专制融合的时代,以方术、巫术为基础的宗天神学和谶纬神学得到统治者推崇,对秦汉政治、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秦汉时期许多封建礼制和典章制度,都源于方术及其相关的宗教信仰.而河北地区的燕赵故地,正是神学宗教盛行的地区.以大量史实为基础,研究秦汉礼制中蕴含的神学宗教,可剖析封建礼制与宗教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霍尔巴赫的宗教起源论解决了神灵观念的起源这个重大的原理性问题,指明了宗教的构成要素,并从起源的角度考察具有开创性,从而对宗教的起源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说明,预告了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他的宗教发展论揭示了宗教由拜物教发展到多神教,最后发展为一神教的历史进化过程,反映了历史的逻辑。霍尔巴赫揭露上帝神性的矛盾性,批判宗教神学是组织幻影的艺术。他对上帝存在的神学证明给予摧毁性的打击,其深度超过了康德。基督教信仰真正巨大的危机,首先是由霍尔巴赫的批判促成的。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先民在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浓郁的宗教情结中形成了广泛的神灵信仰和自然崇拜,创造了包括苯教神灵、佛教神灵及民间地方神灵在内的庞大的神灵群体。脱胎于藏族神话的著名英雄史诗《格萨尔》,在继承吸纳神化,充分汲取藏族神话营养的基础上,又对神话的世界观予以无情的否定,从神话过渡到了人话。  相似文献   

7.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名曰《山海经》,是极其富有象征意味的。它以山海之所经,历述怪兽异人的地域分布和由此产生的神话的和巫术的幻想,进而成为百世神异思维的经典。它呼唤着山川湖海的精灵和魂魄,使中国神话幻想在滋生和笔录的早期,就粘附着泥土和方域。可以说,中国留存下来的丰富芜杂的早期神话资料,是一种大地的神思,较之西方经过相当高度整理、因而规模更为宏大的创世神话和战争神话,具有更为原始的性质和洪荒的气息,弥足为神话学者和人类学者所珍视,也为中国其后志怪之作的层出不穷提供了千姿百态的灵感触媒。  相似文献   

8.
神话研究范围的扩大,必然导致神话定义的改变,借鉴狭义、广义两种定义的长处,可将神话定义为:各个人类群体从远古时代起,就在原始思维的基础上,将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不自觉地形象化、人格化,从而集体创造和传承的一种以超自然神灵为主角的宗教性故事。当代存在的神话,主要有原生态神话、再生态神话、新生态神话、衍生态神话四种形态。  相似文献   

9.
神话有原生态和次生态之分。原生态神话蕴含浓郁的原始意象、原始思维和原始信仰,所透露的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种古朴灵异的天性。次生态神话是由原生态神话发展演变而来的,在演变过程中,不同化背景下的次生态神话呈现出不同的神话形态。中国古代神话也经历了由原生态向次生态的演变。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对中国古代神话影响最大的两大因素是儒家化和民间俗化。前使中国古代神话伦理化,后使中国古代神话世俗化。中国古代神话演变所出现的伦理化、世俗化倾向,体现出中国古代神话鲜明的民族特征,是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向神话演变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商汤祷雨故事中商汤舍弃巫术,直接求助于神灵的做法是上古时期巫术文化向祭司文化过渡的标志。在历史的演化中,商汤因为祷雨而被“神话化”为“来雨之神”,并在民间形成了以阳城析城山为中心的祭汤祷雨文化圈。文化圈内部,巫术文化与祭司文化交叉混用,构成了以祭司仪式,节庆事件,信仰体系为载体的文化内容。对这些内容的考察将是研究古代社会,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商汤祷雨故事中商汤舍弃巫术,直接求助于神灵的做法是上古时期巫术文化向祭司文化过渡的标志。在历史的演化中,商汤因为祷雨而被“神话化”为“来雨之神”,并在民间形成了以阳城析城山为中心的祭汤祷雨文化圈。文化圈内部,巫术文化与祭司文化交叉混用,构成了以祭司仪式,节庆事件,信仰体系为载体的文化内容。对这些内容的考察将是研究古代社会,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林诺夫斯基是现代人类学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在名著《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他基于自己的田野调查资料,从客位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原始信仰,也就是采用功能主义理论解构、重组了巫术、科学、宗教、神话及其相互关系。其思想游走在神圣与世俗之间,并联系地看待两者的辩证关系。这种功能主义方法具有较强的学术探索价值,当然,也存在不少局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神话界的老前辈袁珂先生,在其《〈探讨有益〉续篇》一文中。强调他提出的“活物论神话”所以产生于蒙昧时期的中级阶段,是因为他侧重从原始思维的角度,探索和研究原始宗教与神话起源的。本文从评析袁先生根据法国社会学家列维-布留尔所著《原始思维》的“集体表象论”出发,比较充分地分析和论证了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不可能产生各种神话的种种理由。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迷信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同类而不同一的现象。迄今为止,宗教与迷信经历了一个由统一到分离的膻变过程。如果说原始社会的宗教与迷信混饨不分的话,那么人为宗教的出现便成为宗教与迷信分化独立的契机。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的出现而发生的人类社会中思想与实践相分离的历史进程,原始宗教也产生了观念与行动,即信仰与巫术的逐步分离。社会的需要和人为的加工使得宗教越来越神学化、精致化、体系化,彼岸世界于宗教的重要性和核心意义日益增长。而那些仍然注重现实世界的粗陋低劣的原始宗教观念和巫术,以及与正统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5.
神话产生之初是以肢体(动作)语言为思维载体的;神话与巫术共同作用产生了原始宗教;神话只是上古社会的产物;神话具有科学、哲学的认识功能;神话思维的审美潜能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学审美的两支:意象意境论和自然语码等。  相似文献   

16.
名称不详的玛雅宗教神像。玛雅宗教神灵多,有太阳神,月亮神,雨神,玉米神,商神,还有战神和死神。主神伊察姆纳天神,则被视为文字和科学的创造者,又是特权祭司阶级的护法者,地力之神由其妻伊什一切尔荣任。高精度的玛雅天文历法与玛雅宗教息息相关,复杂的宗教神学渗透并支配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玛  相似文献   

17.
大女神崇拜反映了人类女权制时代的状况,研究大女神崇拜有助于理解原始思维和原始宗教,但大女神在世界古代各民族的神话中几近绝迹。本从古代神话中试图寻找、剥离、确认大女神,并涉及其崇拜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拾遗记》中,具有神异性的动物关涉到古人体认世界之方式。一方面,灵异动物带有形而上特征,表征着原始思维和巫术观念、方术玄想、阴阳五行。另一方面,动物作为天人相感之媒介,其灵异现象常与个人道德及人间秩序相关。动物神异与道德之互动,暗含着作者道德性和世俗化的诉求,亦折射出魏晋志怪小说中道德因素对神话思维的渗透和冲击。  相似文献   

19.
楚辞与巫风     
楚国浓郁的巫风是楚辞产生的原始宗教背景,巫风对楚辞的培育作用有四点:第一,诱生了大量的原始宗教艺术,创造了浓郁的艺术环境和艺术氛围;第二,巫术思维和艺术思维有相通之处;第三,保留了大量原始神话,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第四,巫术中的迷狂状态接近于诗歌创作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宗教属于巫术与伦理并存的宗教形态或类型。一方面,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一部分知识与思想的精英基于理性的性质和要求,巫术被认为是一种愚昧和有害的现象而受到排斥或挤压;另一方面,又由于中国宗教本身并未接受革命的洗礼,巫术又自然而然甚至堂而皇之地与理性包括伦理平起平坐。同时,即使是儒家伦理与理性与巫术也始终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巫术所特有的迷信或神秘倾向为儒家的伦理诉求与理性精神所不容,因此巫术必然会受到来自儒家知识或精神层面以及制度层面的双重打压,在这里,儒家显示了和亚伯拉罕宗教相似的高贵品格;但另一方面,儒家系统本身却不能保持宗教信仰上的独立性。其不仅不能全然清除巫术,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延续或继承着巫术传统,特别是制度层面,更在暗中保持着与巫术的亲昵关系,历朝历代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