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新“课标”提出了数学建模的教学要求.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和教学目标,提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教学的基本方法与途径,并阐述了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应遵循的5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弗赖登塔尔说过:“学生自己发明数学就会学得更好”“让他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这是教学的第一原则”。在教学中我们应当致力于学生数学建模的引领。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从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以便更好地达成“新课标”提出的能力发展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构建“五步建模教学法”,加强建模策略的研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设计范型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难学难教”是高职生数学建模最为突出的问题,原因之一是缺乏数学建模单元教学设计范型供教师参考。高职生数学建模单元教学设计范型包括5个环节: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与媒体;评价学习结果。其中建模训练应按照建模的各个环节设计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学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是数学应用教育的一个核心课题。进行数学建模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进行数学教学实验研究;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为数学建模教学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建模”教学活动作了多角度研究,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学教与学的方式,尚未完全形成,还缺少若干要件.因此,应将“数学建模教学”纳入“MM教育方式“,用“MM教育方式”指导数学建模活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建模”不仅仅以竞赛的形式出现,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也要求把数学建模教学渗透到每个教学模块或专题之中.显然,数学建模教学已经成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热门话题.下面是一次以“某几个元素不在某几个位置上”为题的建模活动课的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7.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设置了“数学活动”“实验与探究”“探究与发现”“实习作业”等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使学生参与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将数学建模与应用题解答混为一谈,以为解答应用题就是数学建模。其实数学建模与应用题解答有着质的差别,本文就此举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提出“数学建模”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之所以突出其核心地位,是因为数学建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都将围绕着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而进行,让学生真正地学到“有用的数学”,懂得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联系人类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模型思想是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新增的核心概念,具体表述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程学习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而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还处于很浅的层次,将建模思想应用于教学中能起到一种搭建“学习阶梯”的作用,不少教师纷纷尝试.然而,诸多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在教学环节中渗透建模思想的意识,教学目标偏离课标要求,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教学实施缺乏创新,使得教学效率很难提高.基于此,文章研究了数学建模的内涵、步骤以及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发现其在小学数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和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说明数学教学应有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建模能力”的要求,但大纲要求的“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却与它“难解难分”。事实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质就是数学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建模是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转型的重要实施途径.如何将“理论”与“技能”教育理实合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核心素养,促进高职院校的理论教育职业化,是“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学科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根据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现状,依托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探讨了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以赛促教,教赛结合”的理实一体的新模式,形成了“专业+知识模块+技能”的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数学建模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热门话题,许多老师在这两者之间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立足广义模型观,“不仅仅在习题、习题改造及应用题上做文章”,而是结合正常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渗透建模思想,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思维训练侧重点,创设出集建模思想渗透与目标思维训练于一体的教学方案,达到深化知识理解,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应用意识的目的,本文就模型观下培养学生数学概括能力的教学实践案例及其评析形成文字见教同仁.1教学构思 把教材现成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以知识及教学活动为载体。本通过对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的初步总结,提出了在数学建模数学内容的剪裁与编排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认为在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建模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它强调,数学符号化过程,数学规律的发现,数学法则的总结,数学原理的建构……其本质都是数学建模的过程。学生将生活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具有普遍性意义。摸清数学建模中的几个重要特性,是理解学生数学活动本质的要点之一。有效地把握教学方向,明确教学目标,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用度来说,其本质就是由数学建模实现“数学化”的过程。一、“形式化”—让数学思维更加简约 在数学建模中,形式化是它的重点方向。当我们用数学符号表达数量及其关系,用抽象的数学概念表达数学思维,用图形表示物体的空间关系时,这些思考方式的变化,也就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形式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使我们的思维从繁复的“杂多”里解放。简化集约后的现实情境,经建模实现形式化,更易于数学思维对它进行“操作”,更符合人的思考的心理机制。例如,北师大版《生活中的数》一课中的1-10的数的教学(见下图)。  相似文献   

15.
王维珍 《山东教育》2013,(12):46-47
何为建模?建模也就是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不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对小学数学而言,“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下面仅以追及闸题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数学建模教学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模式,其内容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的方面有根据不同的数学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模式,即数学建模应用于教学设计;学的方面有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抽象、简化,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模型,即数学应用于数学学习.《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把“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作为基本理念,并且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高中数学建模教学主要侧重于知识和方法建模,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过程的深入剖析,实际是一个“建模与用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定义、分段函数和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能力目标 加强锻炼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情感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感受数学应用过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渗透德育教育,树立依法纳税意识.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函数关系式.难点 数学建模意识.3 教学过程3.1 情景设计投影1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凡是出现“量”的地方就少不了数学.——华罗庚  相似文献   

18.
数学建模:创新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索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数学素质教育与数学建模教育的密切关系;对数学建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常规数学教学、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的创新一体化教学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及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STEM教育所提倡的跨学科综合素养与新课标提出的数学建模素养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何在数学建模课堂上融入STEM教育理念以提升数学课堂的活动性,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维和STEM综合能力“双目标”是研究的核心。构建了融合STEM教育的数学建模教学模式,阐述了各环节的设计意图,并以新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建模活动为例对模式进行具体分析,尝试为高中数学建模的教学研究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周颖 《数学教学通讯》2023,(18):52-53+60
高中数学学科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就是高中数学学科教育核心之一.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当大部分教师重视灌输定义、定理、公式,以快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往往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现实,脱离了数学建模实践,而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对数学作用的质疑,认为高中数学不过是高考选拔工具罢了.这样的数学建模教学过程可以简称为“知识建模”.但实践证明,取向正确的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数学建模教学,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生活味”,这样的数学建模教学过程可以简称为“生活建模”.它包含着“知识建模”,看似影响的因素更多,却更接近学生的学习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