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香萍 《现代语文》2007,(10):123-123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话说出了语文教材的实质。然而,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例子说"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体现。"例子说"阐明了语文教材的性质、作用和教材编写的原则、要求,同时也指导、制约着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例子说"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和要求是:明确目的,用好"例子";立足"例子",使学生切实受益;教规律、教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用;启发引导,使学生自求得之。  相似文献   

3.
贾志敏老师说:"语文教材不属于语文知识体系,它是一篇篇选文.每一篇选文仅是提供学习语言的例子,学生要凭借这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学习、理解、运用与积累祖国语言文字."叶圣陶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些话都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例子"说,主要是针对两方面而言的.一是就语文教学的内容而言,是要告诉我们:语文教材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并非语文教学的全部,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取舍的.二是就语文能力的培养而言,是要告诉我们: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平台,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例子,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平台和例子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以教材为例",这是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著名论断.怎样理解"以教材为例",为什么要以教材为例,怎样以教材为例,叶老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用教材教",方使师生都获得自由和解放,成为驾驭教材的"主人";"用教材教",教师就应着眼于学生现在和未来的需要;"用教材教",教师就会放宽语文的视野,让语文教学与学  相似文献   

6.
黄新明 《广西教育》2010,(23):44-44
一、走进教材,读懂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生学完了一篇课文,仅仅是学完了一个“例子”,一本书学完了,也仅是学完了一本“例子”。这些例子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的依据,但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还要拓宽思路,先做好“举一”的练习,再来“反三”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呼碧霞 《辽宁教育》2012,(19):60-61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作为范例供学生学习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做有心人,去挖掘教材中每篇课文的训练点,精心设计相应的小练笔,有效促进读写迁移。  相似文献   

8.
正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笔者试以苏教版二下《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作为学习语文的范例,谈点认识和做法。一、教材是学习语言表达的"例子"1.教材是学生积累词语的例子。课文后面练习第3题中,出示了一些描写色彩的词语,教材这样安排,对于学生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提供了范例。我在引导学习"色彩斑斓"一词时,问学生:"课文中还有两个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生怕作文,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处理要做到活而不飘,实而不僵,教师的眼里要有两个着眼点。着眼点一: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既然是例子,就要使教材发挥例子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当其冲地明确教材的"例子"是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习"例子",根据"例子"有的放矢地训练;"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园地"模块作为单元综合练习置于每个单元的后半部分,与单元其他内容形成一个学习训练的整体.旨在帮助学生梳理、巩固本单元中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又进一步推进学生的拓展性学习.语文园地的编排试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是学生写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一个动态的、创造性的认知过程,高效的写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写作、学生掌握写作知识及技能的重要载体。"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继承人教课本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分层递进、生动具体的写作系统,对教师的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部编本语文教材以不同以往教材的编排展现着自身特色。以部编本和人教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从选文、助读系统、练习系统等几个方面对比研究,发现部编本相较于人教版语文教材主要转变有:编写视角以学生为主体,选文的"正能量";设置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兼顾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重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自主探究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发散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赵瑾旻 《考试周刊》2014,(43):69-70
<正>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熟练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课文可谓文质兼美、篇篇锦绣、字字珠玑,是小学生学习、模仿的最佳蓝本。在课堂教学中,关注读写结合,让学生在"依样画葫芦"中,把课文写作手法转化为自己能运用的表达技能,应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要练笔方式。一、句子的仿写要语言生动、语法规范  相似文献   

16.
随文练笔,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并不陌生。它一直被认为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教师所使用的语文教材都是学生习作的最好典范。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从本质上看,这种“技能”的“练成”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如何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这些“例子”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从2017年秋季入学开始,全国很多一年级和七年级的中小学生迎来了崭新的"部编本"语文教材。"部编本"教材,正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起到示范作用。"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很多亮点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入学习和反思。掌握"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了解和学习新教材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一位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古语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叶圣陶先生也曾对“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作出精确的评价:“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当前推进的新课改,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大纲精神引导学生“会读书”,通过“读”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驾驭能力。一、注意“读”法的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内容,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等方面下功夫。1.掌握读懂课文的四个基本点。一是…  相似文献   

20.
<正>偶然接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专著,他对于语文教本的独到见解——"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给了我作文教学上很大的启示。此处的"语文教材"主要指教科书中的选文,文体齐全,文质兼美,其遣词造句之精当、布局谋篇之巧妙、联想之丰富、想象之奇特、描写之传神、议论之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