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描绘自己的精神蓝图,或叫"心像".这个" 心像" 就是我们自己对"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看法,它是以自我的认识为基础形成的,也可以称为"自我意象"."自我意象"大多数是根据我们过去的经历,我们做事情的成败,我们的荣辱感受以及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尤其是童年时代的早期经历,身边重要他人对我们的态度)而在无意识中,经过多年的累积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想必每个人都曾听过,甚至亲眼看过"蚂蚁运食"的情景,那你的感受如何呢?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经历和感受吧.那天百无聊赖的我在院子里寻觅好玩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  相似文献   

5.
想必每个人都曾听过,甚至亲眼看过"蚂蚁运食"的情景,那你的感受如何呢?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经历和感受吧.那天百无聊赖的我在院子里寻觅好玩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 1.了解春、夏、秋、冬风的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学重点] 运用中心构图的样式表现在风中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准备:水彩笔或记号笔、蜡笔或油画棒、绘画纸等。 (2)师生课前收集有关风吹来时的情景图片、录像资料。 (3)教师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同龄人作品供学生欣赏。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播放cold wind音乐并配上冷秋 的图片,把学生  相似文献   

7.
三国时期,魏兵南下,行军途中,天气太热,无处找水,人人口干舌燥,渴不堪言.曹操即对众将士说,前边不远有梅林,将士们听说后,想起梅的酸味,口水禁不住淌了出来."望梅止渴"之成语亦由此而出,现用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看到这则小故事时,我不禁想起了我在两个平行班教学<认识整千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认识并体验一万"的教学经历: 教学片段一: 一、直观感受"一万"的大小 播放光盘(长春体育馆),让学生仔细看画面内容,收集信息. 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个体育馆后的感受,直观感受"一万"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我迷路了     
【原题呈现】你如果经历过危急时刻,写一写事情的经过和你当时的感受和做法。写一篇看电影或电视剧的观后感。写一份关于灭火器、救生衣等救护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想象作文:当同学晕倒之后……(北师五上语文天地8·笔下生花)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安塞腰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多媒体出示) (1)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体味"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理解排比、反复句在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在《标准》中不仅使用了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还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  相似文献   

11.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善书画、工诗词,因她特有的气质、性格、经历、审美取向和所处的时代环境,对"愁"情有着深刻独到的感受和体验.她以其女性的细腻情怀和独特感悟把"愁"表现得极具感染力,为中国词坛增加了几多灵气、几多温馨.  相似文献   

12.
我就"商不变规律"的教学内容,进行两次试教.两次试教给了我很多启发,经历了不同教学追求下的课堂感受.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笔者有幸参加了<教学月刊>主办的"空间与图形"教学研讨活动,并执教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经历磨课,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能培养的,而是学生在感知、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中,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15.
罗杰斯在《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一书中指出:共情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位置去"猜想"问题.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要善于学会"共情",平心静气地从学生的角度体察、关照学生的心理感受,使自己的管理育人方式为学生接受、领悟,从而收获思想上的"共鸣"、行动上的"共振".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月5日晴天色渐渐暗(an)淡下来,人们都陆(lu)续(xu)下班了,小鸟也已经归(gui)巢(chao)了,四周一片寂(ji)静(jing)。可是我家的小鸡依然那样调皮,那样不安份,迟迟地不肯(ken)进鸡窝。没办法,只得"劳驾"我自己了。没想到,我"亲自出马",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而数学游戏在这方面体现了极大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个性化的信息发布方式,博客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惊人。据保守估计,现中国拥有博客的人数至少已达到2000万,其中不乏中小学生的身影。校园博客、班级博客、学生博客,可谓林林总总。据调查,起码有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拥有自己的博客。他们在博客里记录自己的经历,抒发自己的感受,上传自己的照片,与同龄人分享喜乐、分担哀怒。对于博客日渐加剧的低龄化趋势,社会各界褒贬皆有,喜忧参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人教版四下第六单元的习作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要求写出自己在农村的经历或者自己听到、看到的农村,可以是农村的人、事或景,也可以是感受、体会.  相似文献   

20.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中国古典词作中的名篇,更是高中语文课本必选篇目。高中生具备感受词作美感的能力,但欠缺一定的理性认识。教师在教学这首词时,应当联系作者的经历,用讲述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深刻地感受词作中的"愁",同时分析词作"化虚为实"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领会词作深广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