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假新闻不仅在客观上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了现实的影响和损害,也从主观上背离了新闻行业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行业操守,在损害媒体自身公信力的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那么,中国媒体应如何正视“假新闻”在当下的发展呢?认清当前形势、探求问题症结、寻求改革措施、加强自身修养,这将是每个媒体都需要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常河 《新闻世界》2008,(9):27-28
新闻的真实性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同职业生命。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真实性越来越受到冲击。一些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放松了新闻职业道德,使得媒体应有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3.
很多省级媒体都要报道大量的地方新闻,这.些新闻大多是由地方媒体提供的。对于大多数省级媒体的编辑来说,是否选用地方台的新闻,新闻内容是否新鲜有趣是第一位的,至于新闻内容是否真实,往往不去核对和深究。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一些虚假新闻有了出口,极大地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降低了公信度。  相似文献   

4.
张贵君 《青年记者》2010,(18):10-10
自策划新闻,从字面涵义看,大概可以理解为媒体主动策划的新闻。"故意"和"下意识"的"自策划假新闻"一旦败露,对媒体公信力的损害,显然比一般的假新闻要大得多。尽管如此,在日常新闻实践中,自策划新闻还是越来越多。媒体在经历一次次自策划新闻的"洗礼"后,逐渐"尝到了甜头",这也成为制造"坏新闻"的温床。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传媒改革以来,媒体自身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由于新时期下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与错位,对媒介公信力造成了损害,而公信力又是媒介的立足之本,没有完善健全并时刻恪守的新闻职业道德就不可能营造出令受众信服的媒体公信力,一个媒体乃至一个社会都会产生信任危机,所以对新闻职业道德与媒介公信力研究的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主的社交媒体已成长为社会舆论的"放大镜",反转新闻时有发生。仅2020年上半年,便有多篇新闻报道发生反转,惨遭"打脸"。不断发生逆转的"新闻剧"逐渐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媒体的公信力。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角度,探析反转新闻频发的原因及危害,对防范反转新闻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市媒体在全国新闻宣传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它所处的尴尬位置。使其长期在应对突发新闻事件方面屡屡“缺位”。与中央及省级媒体在突发新闻事件面前不时“越位”相比.地市媒体更多的是“缺位”。本地不报外地报,基层不报上级报.新闻“出口转内销”等现象司空见惯。地市媒体的集体失语,不仅无视公众的知情需要。还造成了谣言满天飞的状况,也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叶俊 《传媒》2016,(6):89-91
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时效性、互动性的优势已逝。社交媒体的用户不断发布各种信息,那么,经由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是否属于新闻?谁拥有报道新闻的权利?社交媒体究竟是作为媒体的工具存在,还是作为媒体的竞争对手存在?在热议“自媒体”“全民皆记者”时,首先应该对这些前提加以分析。本文以《美国新闻评论》的几篇学术争议文章加以剖析,并指出,以Twitter和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属于媒体范畴,具备生产新闻的资质。同时也提出,微博等社交媒体要想真正扮演好媒体角色,必须加强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4G、5G信息时代的到来,自媒体新闻传播正对我国传统新闻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尽管传统新闻媒体在原创新闻、新闻可信度和权威性上远远超过了自媒体,但时效快、强交互性的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自媒体新闻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其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并且提出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贾中兴 《青年记者》2006,(12):67-67
公信力是新闻传播的生命所在,它的基础要素是客观真实性.没有了客观真实性,新闻的生命之根也就失去了,它对社会进步的正面助推力量也就失去了.缺乏公信力的新闻信息会像谣言一样蛊惑、误导公众,对社会的发展将形成负面的阻碍力和破坏力.而恰恰就是在这一关键性问题上媒体和新闻人却做得不尽人意,公信力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自媒体应运而生,逐渐产生了诸多自媒体平台,这对我国传统新闻传播产生了严重影响。自媒体是应用网络技术展开新闻传播,具有及时、高效的显著特征,新闻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因此,本文阐明自媒体新闻传播特点,以及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最后提出自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的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新闻传播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媒体角色、用户、内容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探析了区块链新闻平台的定位,主张区块链新闻平台角色应着眼于新闻社会功能的回归,吸引社区居民成为区块链新闻平台的用户,要求区块链媒体进行与用户密切相关、形式和内容优于其他媒体的报道,商业模式需要媒体定位明晰。最后提出区块链新闻平台的定位是成为新闻定制媒体。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Convergence是当今新闻传播学中最重要同时又语意模糊的概念。本文通过追溯该词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历史演进,阐释了不同传播语境下该词所表达的6种不同涵义:媒体科技融合(ConvergenceinMediaTechnology)、媒体所有权合并(ConvergenceofOwnership)、媒体战术性联合(ConvergenceofMediaTactics)、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ConvergenceofMediaOrganization)、新闻采访技能融合(ConvergenceofinformationGathering)和新闻叙事形式融合(ConvergenceofNewsStorytelling),并简介了媒体融合对新闻传播业界及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朱虹 《中国广播》2009,(5):49-50
娱乐新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品种,也是各大媒体赢得受众的重要内容,其水平和品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网络时代的娱乐新闻,最突出的特点是同质化,特别是一些大牌明星的“星闻”。一些媒体为了读者的“眼球效应”,往往盲目地追时效,抢独家,造成了娱乐新闻的浮躁,甚至低俗化倾向,最终损害了媒体的声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出广大听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新闻,提升娱乐新闻的品位和竞争力,成为娱乐新闻采编人员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媒体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非常突出,正因为媒体新闻的作用重要,所以媒体新闻从业者的操守更加重要,它构建了媒体新闻的操守。  相似文献   

16.
胥明虎 《视听界》2009,(5):100-101
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不时面临虚假新闻的侵扰,这种“新闻公害”不仅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了危害。  相似文献   

17.
自媒体技术的创新普及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信息资源的传播方式,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影响广泛而深远。本文首先对自媒体行为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多方面影响进行了考察分析,并结合自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创新趋势,制定了提升自媒体新闻综合性传播质量的具体策略,对提高自媒体新闻的综合性传播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嘉琪 《视听》2022,(4):64-67
新媒体时代,后真相事件频发对媒体的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造成了极大损害,也给新闻评论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快餐式"的信息无法满足受众知情与舆论引导的需要时,能够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的主流媒体评论就凸显了巨大价值.《新闻1+1》节目坚守理性原则,在多元的舆论场中通过对即时热点的追踪、优质内容的打造及社会敏感话题的触及传递...  相似文献   

19.
张曦尧 《记者摇篮》2006,(11):43-43,64
真实、正义、公开、平等、理性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准则,充满激情、敞开良心、尊重自由、甘于牺牲和时刻保持清醒是新闻健康发展的保证,这正是媒体作为第四种权力的基础。一些对媒体的不信任和批评,相当一部分是由个别媒体人员个人价值观和个人喜好的偏差导致的,媒体权力会因为媒体从业人员放弃对媒体价值的坚守而沉沦。因而,时事编辑在每天面对大量的国内国际新闻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时刻记住时事版面不是体现个人兴趣的阵地。一、新闻倾向与个人倾向所谓倾向性是指人们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在言行中体现出的方向。新闻倾向性是指新闻工作者在…  相似文献   

20.
媒体对新闻的衡量和取舍受到了新闻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不同国家媒体的新闻价值有着不同特点。本文通过对新华社与美联社评选的年度十大国际新闻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中美两国新闻媒体的国际新闻的新闻价值观的特点,深化了对两国媒体传播体系和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