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如何改革马列主义理论课,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问题,我想谈四点意见。第一,教学重点的转移。过去马列主义理论课往往局限于复述、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提出的一些基本原理,国际共运史一般是讲到1949年为止。这与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是很不适应的。广大青年学生对此也感到不解渴,他们渴望学习并解决当代世界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转移到当代,应在讲清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当代的问题,并预测未来的发展。国际共运史的教学长期以来以十月革命  相似文献   

2.
一、加快干部培训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规定和法令,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为的是:确保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预期完成,确保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预期实现。 但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干部队伍的素质跟不上,相当部分干部缺乏马列主义理论素养,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化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实现这种转移,在政治、经济和外交各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这对于清除林彪、“四人帮”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造成的破坏,恢复我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路线,巩固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在三中全会以后,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投入实现党的战略任务的斗争热潮之际,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反对、攻击三中全会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思潮。有一小撮人从林彪、“四人帮”的立场出发,打着“维护”,“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号,坚持权力意志  相似文献   

4.
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是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学生对这门课的意见较多,认为教学内容与现实不符,听了不解决问题。这门课的教学内容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是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同实际有些脱节。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后,党中央总结我国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践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新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广大学生不满足于一般的讲授基本原理,而要求教师联系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解释或回答。而目前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对现实情况反映得很不够。例如,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否只有一种模式,我国的社会主义有什么特点,如何从我国的  相似文献   

5.
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就没有新中国。这早已经不仅仅是什么理论问题,而是亲身感受的现实了。但是,在经过林彪、“四人帮”十年浩劫后的今天,当我们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过来,集中精力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还要不要?还灵不灵?在一些同志尤其是一些青年同志的头脑里倒确实成了问题。产生这  相似文献   

6.
我想同大家就学习方向、研究方法以及有关的问题,交换一些意见。第一,认清形势,下定决心,钻研学问,成为专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做了更明确的阐述。中国人民立下了一个坚定不移的志愿,就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叶剑英同志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  相似文献   

7.
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指出,我们要搞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硕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既给全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向我们教育战线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认真向中小学生进行“四个坚持”的教育,无论对于当前教育工作重点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在1978年12月13日党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讲话开始就指出中央提出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他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分别论述:一、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三、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认真解决这四个问题,才能去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分析解决当时和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的重要理论思想,是对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美好远景正在激励、鼓舞着亿万人民的劳动、战斗、学习和生活。为了胜利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党中央在响亮地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同时,重申了在思想政治方面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一条写的是: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基于此,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走资本主义或社会帝国主义的道路,教育为四个现代化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又红又专又健康、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和参加四化建设的工农业生产大军。他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祖国四化大业的重担将历史地落在他们肩上。因此,必须孜孜不倦地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和方法上,既要体现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中国社  相似文献   

12.
请看下面这道历史题: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现代化建设时期,为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中共采取的政策分别是: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出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中央高瞻远瞩,拨乱反正,重新审查和确定了党对知识分子政策,在理论上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在实践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把教育、科学列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并且指出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作用,是人民长远利益所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这就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今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加速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当前,在我省、乃至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工业”、建立专业公司的热潮,就是这种形势发展的反映。至元月初,长沙已建立了三十个生产专业公司,十个总厂,二十七个直属单位;株洲已建立了六个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使学生掌握马列主义经济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认识并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教育部拟从今年秋季开始,将高等院校的共同理论课——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改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題》。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四日至十一月四日,教育部邀請三十四所高等学校的教师代表七十余人在北京开会,在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同志的直接指导下,研究、讨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題》讲义的编写工作,初步拟定了编写大纲。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我国人民的中心任务,也是我们的理论工作所面临的崭新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则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这是党在新时期唯一正确的思想路线,也是搞好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最基本的指导原则。标志着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之伟大开端的五四运动,到今年已经六十年了。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既享受过胜利的欢乐,也备尝了挫折的苦痛。今天,重温这部无比丰富而实际的历史教材,不能不深切地认识到:当着革命和建设事业是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时,就会得到胜利和发展;当着革命和建设事业偏离以至违背了这一原则时,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挫折和失败。痛定思痛,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的结合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则”,是我们理论工作者为了解决面临的新课题必须牢牢谨记的最可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决策:从一九七九年起,把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战略转变,对于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国三十年来,在最初的七、八年中,我们卓有成效地进行了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改革,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本来应当及时地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但是,由于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工作指导上发生了一些缺点和错误,特别是由于后来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致使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一直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四十三、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就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十四、四项基本原则的本质和作用是全党团结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的政治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四十五、为什么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根本政治方向.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核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动摇了其中任何的一项,就是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失去了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四十六、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保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保持了社会政治稳定的局面.2.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3.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牢固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围绕要不要四个现代化的斗爭。粉碎“四人帮”是一个伟大的转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第二节新时期的总任务一、四个现代化的基本內容及其相互关系二、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条件第三节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将来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也是全国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和最美好的愿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加快创造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光辉前程。正当我国人民在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昂首阔步迈开新长征的步伐时,却有一些人散布所谓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