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着脱离生活的深刻问题,具体表现为:中小学德育倾向了宏大的话语描述,中小学德育体现了成人的教育意志,以及中小学德育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而将回归生活作为中小学德育的新的价值取向,需要明确生活是中小学德育的应然选择、生活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环境以及生活是中小学德育的核心手段.在策略选择上,应做到利用生活资源,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借助生活手段,丰富中小学德育的选择性;明确生活环境,确立中小学德育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坚持德育首位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陈明和在中小学教育中,德育对于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必须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地位。如何才能做到把德育工作放在...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山西省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受省教委、省教育学会委托,于1990年11月8日至10日在太原召开了中小学德育研讨会.来自全省12个地市的40多名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进行了学术交流,表彰了德育优秀论文的作者.省教委副主任张原里、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闫可珍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强调,近年来,我省的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进一步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小学德育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出现了好的转机.但是,必须看到,成绩与困难并存,一些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问题和师生中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还有待解决,长期存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薄弱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把德育放在中小学教育的首位,要切实落到实处.会议围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德育评价》和《中小学班主任论理性谈话》,是江西省教育科学“五七”规划重点研究程题“中小学德育序列研制与跟踪实验”的首批阶段性成果。《中小学德育评价》,是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探讨中小学德育评价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阶著,由袁真泉同志撰写。该书分析了中小学德育本质和价值观,探讨了德育评价的概念、功能、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回顾了教育评价历史、现状和发展,研究了德育评价过程、步骤和方法等问题。为适应  相似文献   

5.
一.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要处理好继承改革成果与开拓创新的关系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直接体现着国家意志,是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全国和上海多次进行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德育梯次目标体系的构建是中小学德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小学德育梯次目标体系的建设来说,应当遵循德育教育的规律,制定科学的建设目标,使德育目标能够真正地推动中小学德育的发展,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德育梯次目标体系决定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通过加强对中小学德育梯次目标体系建设的研究,进一步地发挥德育目标的作用,最终显示德育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和德育方法三个层面比较分析中国与新加坡中小学在德育过程中设计上的异同,能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可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具体说来:一是要遵循规律,由浅入深,逐层递进;二是要凸显社会实践在道德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三是要协调好知、情、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儿童文学素养之所以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素养,原因在于儿童文学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教材。德育的目的是让少年儿童永葆童心,不被异化;不媚俗是对儿童及儿童文学的本质的洞见。中小学教师要利用好儿童文学的媒介对儿童施行德育,也需要有不媚俗的精神境界。因此不媚俗,正是中小学教师必备儿童文学素养的关键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儿童文学素养之所以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素养,原因在于儿童文学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教材。德育的目的是让少年儿童永葆童心,不被异化;不媚俗是对儿童及儿童文学的本质的洞见。中小学教师要利用好儿童文学的媒介对儿童施行德育,也需要有不媚俗的精神境界。因此不媚俗,正是中小学教师必备儿童文学素养的关键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的调查显示,当前,全省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思想品质呈稳定上升趋势,但其生活状况、思想道德状况、心理状况与社会发展、时代需求、学生个体成长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为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中小学德育主题空洞、立论方式空泛、德育主体缺失、过程缺少参与性、教育说教气息浓等,都多多少少地成为隐忧或损耗了德育的营养。国学与中国书院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经验和实效成果。当代中小学德育作为第一个走进生命的教育形态,应该广收博蓄文明的营养,在动态、发展、多少带有个性的环境中立体式的建构起中小学德育大厦。  相似文献   

12.
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德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这些好传统、好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和新方法,才能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3.
陈俊光 《教师》2010,(36):27-28
当前,中小学德育陷入了困境,表现为德育仍处于从属地位、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造成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为德育目标脱离实际、德育内容区分不清、德育方法僵化单一、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中小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提高德育实效性: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199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发展演进的基本特征。随着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发展变化,中小学德育政策得到高度重视,确立了德育为先的地位。德育工作突出育人为本,为学生发展服务,德育内容更加充实完善,注重教育环境的整体构建。在对德育政策回顾分析的基础上从德育内容、目标、方法、管理等层面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小学德育陷入了困境,表现为德育仍处于从属地位、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造成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为德育目标脱离实际、德育内容区分不清、德育方法僵化单一、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中小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提高德育实效性: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1月6—7日,"什么是一堂好班会课"研讨会暨首届班主任工作研究室年会在北京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召开。本次活动由班主任杂志社联合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和北京市班主任研究会共同举办,北京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承办。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理事长董柏林、北京市教  相似文献   

17.
整体构建 创新学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多元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对中小学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适应形势,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中小学德育的新方法、新途径。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就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关键是要从整体上构建中小学德育体系,并以此为载体,引导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实现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德育课程与活动相结合、德育管  相似文献   

18.
一、德育为先,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增强德育工作的创新性、科学性、实效性。1.要进一步突出德育工作理念的科学性。德育工作必须突出科学的教育理念,坚持处理好三  相似文献   

19.
严能能 《亚太教育》2020,(5):117-117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彰显“以人为本”理念、拓展中小学体育教学功能与价值的有效路径;与此同时,推动德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也是提升学生德育素养、提高学校育人成效的重要需求。本文以提升德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成效为出发点,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