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语文第四册《失街亭》中,罗贯中没有像其他章回那样神化诸葛亮,而是把他写成有血有肉的人,尤其是“挥泪斩马谡”的情节,展示了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篇文章描写了马谡的三次“笑”、诸葛亮的三次“哭”。马谡的三笑,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第一笑,是在马谡察到街亭的地形之后;这是轻敌者的笑,表现了马谡的盲目自信。第二次大笑,是在马谡听了王平的忠谏之后;这是讽刺者的笑,表现了马谡的刚愎自用。第三次大笑,是在司马懿窥山之后;马谡身处绝境,尚不自知,反而沾沾自喜,自鸣得意。这是一次愚蠢的笑,笑得可悲。马谡终因三笑而失街亭。…  相似文献   

2.
街亭之战写的是公元二二八年,魏蜀两国在陇西的街亭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这次战役关系到蜀国能否东山再起,魏国能否一霸天下的大事。因此,魏蜀双方皆周密部署,但由于蜀将马谡一意孤行,死守教条,结果街亭失守,蜀军几乎陷于绝境。亏得诸葛亮巧设空城计,智退司马懿,蜀军才化险为夷,幸免覆没。下面,我们看马谡是怎样三笑失街亭的。第一笑是在诸葛亮向马谡反复交代了“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  相似文献   

3.
一、诸葛亮为什么派马谡去守街亭?诸葛亮一出祁山,蜀魏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是街亭,谁占据了街亭,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对这一点,诸葛亮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可是,这样一个战略要地,诸葛亮为什么要派马谡去防守呢?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就曾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是诸葛亮对马谡不但非常赏识,而且还加以重用,以至在街亭之战时,不顾众人之议,提拔马谡统大军守街亭。这一方面因为马谡确实有些智谋。据裴松之为《马谡传》作注引《襄阳记》记载,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问计于…  相似文献   

4.
《失街亭》一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这突出表现为马谡的“三笑”和孔明的“三哭”“。三笑”的原因很明显,不管笑谁,都是马谡自视甚高的表现“。三哭”则不同,分别反映了孔明不同的心理。而这方面《教师教学用书》上  相似文献   

5.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街亭失守,马谡被杀,可悲可叹可惜。作为主帅的诸葛亮怎可推卸责任?马谡只不过当了一回替罪羊罢了。排兵布阵,是体现主帅作战能力的最重要的方面。街亭之重要,诸葛亮不可谓不知;街亭战役之艰辛,诸葛亮不可谓不晓;马谡是谋臣而不是能将,诸葛亮不可谓不明;谁能作为张颌的对手,诸葛亮不可谓不白。街亭之役前,马谡作为参军跟随诸葛亮左右,出谋划策,屡建奇功。因为马谡的“攻心计”,诸葛亮才决定七擒孟获,巩固了大后方;因为马谡的“离间计”,司马懿被逐赶下野,诸葛亮才敢放心大胆北伐中原。马谡善作良谋,无人不…  相似文献   

6.
<失街亭>一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比如对马谡的"三笑"和孔明的"三哭"的描写."三笑"的原因很明显,不管笑谁,都是马谡自视甚高的表现;"三哭"则不同,分别反映了孔明不同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脍炙人口,众多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但如《失街亭》(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中用简约文字,对马谡的“三请”“三笑”“三拒”“一哭”的极富个性的描写却不多得,细细品味,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高超技艺和良苦用心。作品一开始就写出蜀军面临极其严峻的战略形势,孟达被杀,孔明担心“深有谋略”的司马懿率兵出关,且料定“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于是决定派兵防守。当孔明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时,“言未毕”马谡便向孔明请求“某愿往”。一个“言未毕”便把马谡建功心切、迫不及待、不假思索、轻率浮躁的性格点出。孔明对马谡的轻…  相似文献   

8.
我在教《失街亭》一文时,发现作者不管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绘,还是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都匠心独运地安置了许多个"三",或言语,或表情,或行为,或波折,如诸葛亮有三嘱、三哭,马谡有三笑,司马懿有三探,街亭鏖战有三折三起。于是我借助课文中"三"的妙用,引导学生迅  相似文献   

9.
一、马谡失守街亭的启示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派马谡率兵驻守街亭,以阻击魏军,并立下军令状,若街亭失守,马谡立当斩首。尽管马谡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但他一到街亭,不在山下路口扎寨,却在山上屯兵,还说“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军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可结果被魏军围而攻之,失守街亭,诸葛亮只得挥泪斩马谡。点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决定正确的方针、方法,从而做到灵活机动、克敌制胜。从实际出发的反面就…  相似文献   

10.
再现空城计     
胡璇 《初中生》2016,(14):6-7
话说那诸葛亮被刘备吹捧得心花怒放,经过几次出兵,确实也积累了些实战经验.这不,今日领军去“扁”曹操,一路杀来,运气颇佳,接连获胜,于是军心大振,气势逼人. 狂妄自大的孟达被斩后,诸葛亮对马谡说:“今日曹军要来断我咽喉之处,请你带兵去守街亭.街亭要是失守,我大军就完了,此战万万不可马虎.”马谡说:“嘿嘿,我曾是蜀国甲级守门员,一个小小的街亭还守不住吗?  相似文献   

11.
一、马谡失守街亭的启示 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派马谡率兵驻守街亭,以阻击魏军,并立下军令状,若街亭失守,马谡立当斩首.尽管马谡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但他一到街亭,不在山下路口扎寨,却在山上屯兵,还说"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军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可结果被魏军围而攻之,失守街亭,诸葛亮只得挥泪斩马谡.  相似文献   

12.
部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的《失街亭》,节选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九十六回,包括“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和“孔明挥泪斩马谡”三个部分。写的是魏、蜀两国以陇西的街亭为中心的一次大战役。这是诸葛亮“五伐中原,六出祁山”的第一次大战役。本来,初伐中原的战火一点燃,由于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  相似文献   

13.
朱德君: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关于马谡失守街亭的故事吧。诸葛亮率蜀军与魏名将司马懿交战,参军马谡自告奋勇承担镇守街亭的重任,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乞斩全家。”大家注意了,街亭是汉中咽喉要地,蜀军粮道,若被魏军占领,则切断了蜀军粮草后援,后果不堪设想。结果呢?!马谡不听王平等将领忠谏,强行在山头安营扎寨,致使街亭失守。马谡  相似文献   

14.
<正>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丢失街亭,导致诸葛亮精心策划且胜券在握的北伐功败垂成。相传,街亭丢失后,诸葛亮挥泪斩杀了马谡。这个故事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历史上真实的马  相似文献   

15.
马谡是《三国演义》中刻画的一个可悲可叹而又可怜可爱的人物。我觉得,在《失街亭》这个精彩章节中,他的心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战前的显然自负街亭之战打响前,马谡即尽显其骄狂自负的心态,主要体现在“大言请命”和“山上屯兵”两个场景中。孔明“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话尚未完,马谡急不可耐地说:“某愿往。”如果说,《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的蒋干迫不及待站出来,请求去江东说周瑜来降曹操,是贪图功名,邀功心切;那么,马谡主动请命,则显然是自命不凡,急于逞能。所以,孔明提醒他街亭重要、守之极难,他自负地说:“某……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相似文献   

16.
[背景]马谡战前立下军令状,言守不住街亭,愿伏军法。今街亭果失,诸葛亮挥泪欲斩之。[幕启]诸葛亮正坐在营帐之中,众将士站在营帐门外两侧。(咚,咚,咚,传来了三声鼓响)监斩官:(上)丞相,时辰已到,人犯马谡已验明正身,请您发令行斩!诸葛亮:(热泪盈眶,无奈但态度坚决地)斩!(掷下令牌)众将士:(同时上,跪地,喊)刀下留人——刀下留人——刀下留人——“孔明挥泪斩马谡”戏剧是与小说、诗歌、散文相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戏剧小品常常出现在电视屏幕与互联网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给学生不少启发与教益。近…  相似文献   

17.
姜俊丽 《成才之路》2009,(32):83-83
《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众多精彩故事中的一个,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描写精湛,人物传神。课文节选部分人物众多,主要人物有诸葛亮、马谡、司马懿,事实上,马谡和司马懿都是作为陪衬来烘托诸葛亮的。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第九十五回是“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课文截去了司马懿调兵遣将进攻街亭一段和他率兵占领列柳城一段,这两段写司马懿善于用兵,而本文的重点人物是诸葛亮,故而截去,本回又大段截去“武侯弹琴退仲达”,即“空城计”的内容。第九十六回是“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后半部分内容写孙吴与曹魏的明争暗斗,故截去。节选部分集中表现诸葛亮深谋远虑,料敌如神。赏罚严明。在其形象的刻画上,生动、传神、逼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相似文献   

18.
【背景】马谡战前立下军令状,言守不住街亭,愿伏军法。今街亭果失,诸葛亮挥泪欲斩之。(幕启)诸葛亮正坐在营帐之中,众将士分站在营帐门外两侧。(咚、咚、咚,传来了三声鼓响)  相似文献   

19.
读了《三国演义》,大多数人会被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场面所感动,都会高度赞誉诸葛亮执法如山。当然,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掩卷深思,不禁会问:既然街亭非常重要,一向深谋远虑的诸葛亮,为什么会让“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去守呢?事实上,问题就在于诸葛亮没有任人唯贤,而是让“义同兄弟”的马谡去镇守。为官者不任人唯贤,执法如山又有什么意义呢?在用人方面,诸葛亮始终逃不脱感情因素的干扰,从而不可避免悲剧的发生。这并非一次。赤壁大战后,他明知曹操对关羽有知遇之恩,经关羽一番慷慨开头简要交代要论述的话题。用一问句引出后面…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用人失误以及马谡的狂妄自大导致街亭失守,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可事实却并不这么简单。因为诸葛亮在蜀汉危急存亡之际再度兴师北伐,他并非没有意识到街亭的重要性,出师在即就告诫将帅们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再者,马谡向诸葛亮主动请缨、自立军令状后,诸葛亮恐有差失,当即派遣平素遇事谨慎的大将王平相助,寻思再三又吩咐高翔、魏延等上将在各处布防接应,最后直到他本人亲统大军,由斜谷径取眉阝城方才放心,安排部署可谓万无一失。至于马谡这位满腹谋略的参军也并非无能之辈,因屡出奇策(离间魏主与司马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