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话童画"的教学就是让孩子们在看童话、听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运用卡通的绘画形式,表现不同的童话情节或意境,并通过童话情节、历史背景材料、不同孩子的思维角度去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欲望."童话童画"能适应包括从未接触正规儿童绘画训练的大多数儿童进行趣味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娟 《教书育人》2013,(2):76-77
童话是小学低年级常见的文本体裁,许多低年级语文教师也都比较"擅长"教学童话。然而,要真正理解童话,把握童话文体的特征,真正实现儿童本位的童话教学,却是我们所有人需要思考的。只有站到儿童立场上,才能让童话教学"保持  相似文献   

3.
从文本层面看,幻想和隐喻是童话参与"隐含读者"主体性发展的重要书写策略和美学追求。幻想为儿童进行游戏、释放心灵提供了曼妙场所。儿童审美心理隐喻和成人理性隐喻的完美融合,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了童话基本的教化模式。从接受层面看,这种美学追求对"实际读者"具有比较好的交互性。在实际阅读中,童话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召唤"儿童;儿童自由能动地结合自身经验、情感、体会和理解对童话中的空白和不定点进行填充。可见,童话以审美的姿态关照儿童世界,为儿童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建立了一个双向互动的审美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童话阅读与"泛灵观念"、童话阅读与"发散性思维"、童话阅读与宣泄作用几方面阐述了童话阅读对儿童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童话是海师附小的特色文化。从"八五"的南通市级课题"童话教育研究"到"十三五"的省重点资助课题"童话教育促进儿童人文素养的发展研究",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学校秉承"童话的世界,创造的天地,儿童的乐园"办学理念,以童话环境、童话阅读、童话德育营造人文精神诗意生长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每幢楼房都洋溢着求真的好奇和创新的勇气,每间教室都充满着人性的尊重和质朴的情趣,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天人合一的和谐、平等和博爱的关怀。  相似文献   

6.
<正>童年离不开童话的滋育,童心离不开童话的孵化,童话永远是儿童最珍贵的礼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没有了童话,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没有了童话,周围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了,童话却能赋予这幅画以生命。"一、童话的本质童话,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说给(写给)儿童听的(看的)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儿童天性富于幻想,喜好新奇,"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儿童文学词典》中这样描述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童话教学,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采用童话方式,凸显童话特质,教出"童话味",使课堂"童味"盎然、"童真"勃勃,让儿童获得童话带给他们的审美体验与阅读乐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创造性复述故事。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和具体语境理解和运用词语。3.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表演、拓展续编等形式  相似文献   

8.
童话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符合儿童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儿童之于童话,犹如鱼之于水"。教师在指导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尊重孩子,尊重作品的宗旨,寻找到童话教学的最佳切  相似文献   

9.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泛灵性"的特征,它是指儿童总是赋予物质世界以心理的特征。在他们眼里,物质世界似乎是有心理活动的,是有人性的。而童话中的主人公都是"泛灵"的。正如周作人先生所说:"童话者,原人之文学,亦即儿童之文学,以个体发生与系统发生同序,故二者,感情趣味约略相同。且顺应自然,助长发达,使各期之儿童得保其自然之本相,按程而进,正蒙养之最要义也。"可见童话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让童话步入低年级的读写生活,无疑是给孩子们的读写提供了一根拐杖。一、开窗放入大江来——大量阅读,精品感悟童话作品丰富多彩,儿童对此喜闻乐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一般推荐他们读有拼音和配图的、简短易懂的童话。如《小巴掌童话》《小猪唏哩呼噜》《小精灵的秋天》《安徒生童话》等和绘本童话。我通常会带领学生采取多种读的  相似文献   

10.
林格伦的童话"长袜子皮皮"系列往往被视为对传统儿童观的超越,而"小飞人卡尔松"系列的意义往往被忽略,一般认为"小飞人卡尔松"不过是顽童"皮皮"的翻版,这是一种误读."卡尔松"形象标志着林格伦童话的第二次突破和飞跃,不仅使孩子还原成孩子,还帮助成人获得释放之路,让儿童与成人在童心交流中彼此接纳,和谐相融.寻找理想的儿童和成人以及他们之间合理的相处模式是林格伦童话言说的重要方面.同时,在林格伦童话中交织着"儿童反儿童化"以及"成人反成人化"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1.
童话的幻想性与游戏精神为儿童的成长注入了活力,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为儿童的道德养成和创新思维的萌发提供了契机。传统的"抒情派"童话和具有现代意识的"热闹派"童话在不同的时期呼应了儿童素质培育的需要,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童话中往往蕴含一些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传递着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儿童在童话世界里辨别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善恶是非,掌握基本的道德价值理念。后现代视域下的童话及其童话电影、动画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对经典童话的戏仿与解构,经历了"解构—重构"的过程,带来陌生化效果,赋予童话故事新的道德寓意。童话的陌生化使儿童与道德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道德的自我建构以及善恶的概念和辨别善恶的能力。因而,需要审慎选择童话,从而丰富和发展儿童道德认知图式,提高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儿童德性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紧扣当代童话的创新性突破,本文从张扬、提升儿童的幻想性,宣泄与补偿儿童的游戏精神;"童话逻辑"的淡化;童话幻想模式的嬗变与情节的淡化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这是《辞海》中对童话的定义。《儿童文学辞典》对童话这样说明:"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  相似文献   

15.
"童话",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儿童文学的一种,即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体文本在高年级教材中出现较少,然而不是只有童话体课文中才有童话,非童话体的课文中同样蕴涵着丰富的童话资源.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93):1-3
随着部编本教材的全面推广使用,童话类课文在小学低年段教材中的比重十分显眼,而低年段学生的课外读物更是以童话类为主。小学低年段童话类课文教学,对于"牧养言语天性""调动儿童学习兴趣""提高儿童语文能力""夯实儿童语文素养"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童话是送给儿童的成长礼物,童话里不仅有瑰丽奇妙的幻想和引人胜的故事,更有善良、正直、坚韧、勇气、友爱等等美好的品德,童话是最好的教育情境与氛围、是最好的教育资源与素材。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宝葫芦"童话节,通过阅读经典童话、重温中华文化传说,开展"遨游,在蓝色的海洋"等专题活动,紧紧围绕学校"立壹"文化,进行童话故事创编、绘本创编,用一个个精彩纷呈的童话故事,陪伴儿童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语文教育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关注学生个体生命价值观的形成.时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创想力"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词汇.童话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重建小学童话课堂,坚持儿童本位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儿童的天性和想象力,促进学生活泼、主动、积极地阅读童话,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使学生体会童话短文中传达的"真、善、美"思想.  相似文献   

19.
当代"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其童话作品中融合了儿童审美理想与作者审美理想,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个性———丰富的艺术想象、自由的游戏心态,以及贴近儿童心灵的审美宣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秦斌 《江西教育》2022,(14):50-53
《我来编童话》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这一单元是童话主题,语文要素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教学时,教师应从儿童本位出发,创设童话情境,运用"猜、聊、编、评"等方式唤醒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指导学生习作技巧,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的神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