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是同人类生活相关联的一种物质文化形态,岭南建筑的地域风情特色在中国建筑文化中独树一帜,跟岭南文化区别于中国其他地区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今传统岭南建筑与岭南现代建筑相结合,已然成为岭南建筑语言中的一个重要词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海南农村民居和生态旅游景区建筑的调研,介绍了我国海南地区农村低层住宅和旅游景区低层避暑山庄的建设现状,针对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及海南地区资源与气候环境特点,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地区)木结构建筑的建设经验,提出木结构建筑在海南的适宜建造形式。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个将领”,指他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个将领。赵佗在公元前203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公元前208年,赵佗封关、绝道;3年后,兼并桂林、象郡,从而统一了岭南地区;公元前203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这是岭南第一个都城。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时,一把火烧了南越国都城赵佗城,其地上的建筑荡然无存。南越国共存在92年,历经五代君主。  相似文献   

4.
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气候条件对于这个地区或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对于弱势人群的户外休闲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依据“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内蒙古及东北三省为寒冷地区,这个地区范围内的城市都称为寒地城市,其寒冷的气候限制了居民活动尤其是弱势人群的户外休闲活动。而在我国寒冷地区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发展,并且在设计和规划时对这些享有大部分休闲时间的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们没有周全的考虑到,即如何认识寒冷城市休闲空间,如何规划建设寒冷城市休闲空间,怎样才能满足无障碍人群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岭南广府祭祀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体现,研究岭南广府传统祭祀建筑正脊类型演变过程,对典型的广府祭祀建筑正脊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岭南广府祭祀建筑产生了多层的庐式民居和碉楼建筑,配以雕制精细的正脊,成为中国乡土建筑中的一支奇葩。为了提高设计的美观度和强度,重点分析了Delaunay三角网结构正脊类型和钢管柱-H形梁翼缘正脊类型,得到岭南广府传统祭祀建筑正脊试件结构剩余抗拉强度与承载力数值分析结果,优化了广府祭祀建筑正脊结构设计,通过对岭南广府传统祭祀建筑正脊类型演变分析,优化了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6.
我国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有一小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还有很小的一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尽管都属于季风性气候,但是因为所处的地区以及当地的环境不同,其传统的民居建筑也就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民居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适应气候。本文主要通过对传统民居的相关问题的概述,进而探讨了其具体的设计方法,仅供交流使用。  相似文献   

7.
建筑墙体立体绿化是当今时代背景下绿色建筑节能的措施之一,为寻求苏北地区建筑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节能与生态的目的和可操作性策略,该文基于徐州气候环境下的攀缘类植物资源和建筑特点,结合当前先进的墙体立体绿化的技术,提出了苏北地区建筑立面攀缘类植物立体绿化设计策略,基于苏北地区气候环境下攀缘类植物生长优秀的植物资源分别为爬墙虎、地锦、常春藤、木香藤等20余种,并从建筑层高和建筑朝向上分析了各自的建筑特征、采光、适宜的攀援植物种类,结合新的支撑结构形式探讨了适宜苏北地区建筑立面攀缘类立体绿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8.
伦敦印象     
我们去伦敦考察那几天,正是伦敦一年中最热的天气,当然它最热也不超过31℃,到了傍晚就凉风习习,故伦敦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之称,是个气候条件很理想的旅游城市.在伦敦几天,除了感受到其适宜的气候外,更领略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大都市的风采,尤其是其美丽的市容、中世纪的建筑以及健全的科教设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地区温度差别极大,尤其是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所以寒地建筑的应变设计十分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可持续思想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将其融于寒地建筑的设计也是势在必行的趋势。但是,寒冷的气候作为首要挑战,给可持续思想在寒地建筑设计上的应用带来很大挑战,本文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介绍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深入到目前寒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概况,逐层深入,浅显清晰的分析了可持续思想指导下寒地建筑的应变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伦敦印象     
田羽 《科学与文化》2004,(11):42-44
我们去伦敦考察那几天,正是伦敦一年中最热的天气,当然它最热也不超过31℃,到了傍晚就凉风习习,故伦敦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之称,是个气候条件很理想的旅游城市。在伦敦几天,除了感受到其适宜的气候外,更领略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大都市的风采,尤其是其美丽的市容、中世纪的建筑以及健全的科教设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以及该地区建筑特点的分析,阐述影响建筑能耗的各个因素,探讨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设计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的方法及要点。  相似文献   

12.
岭南古典园林建筑布局与空间表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历 《大众科技》2005,(5):24-25
岭南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重点介绍了岭南园林的建筑布局和空间表现形式,为岭南古典园林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建筑热工特点,从墙体、屋面、外墙窗和空调安装等方面出发,分析影响建筑围护结构能耗的因素,探讨夏热冬暖地区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茶树的发源地,茶文化历史悠久。茶不仅是普通的一种日常生活物质,而且被赋予了多层面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岭南特定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使岭南茶文化的独具特点,饱含着心和气正、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和谐意蕴。  相似文献   

15.
受特殊的气候、区位及文化的影响,岭南园林表现出更多的地域地方特色.在室内方面,由于岭南风格在表现空间方面的浓郁的地域特色,因此具有独特的风格魅力,用于室内设计方面则更好地表现了岭南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建筑热工特点,从墙体、屋面、外墙窗和空调安装等方面出发,分析影响建筑围护结构能耗的因素,探讨夏热冬暖地区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能源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控制能源的过度浪费,我国大力推行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建设,可关于绿色建筑方面的评价标准却不是很全面,内容的划分不够细致,缺乏地方性的评价标准,阻碍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规模。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使得建筑能耗量大,但是绿色建筑的实际建造量却不高,绿色建筑的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利用熵值分析法,从建筑主体设计、围护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建筑电气设计和能源利用设计六个方面,结合哈尔滨地区特点对绿色建筑中节能设计部分建立评价体系,对绿色建筑在哈尔滨地区的发展和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落实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北方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简述我国目前北方寒冷地区村镇住宅的建筑要求及节能现状。针对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在墙体、门窗、屋面等部位适宜的建筑节能保温技术及推广应用的相关建筑节能技术进行介绍,以期提高北方寒冷地区住宅的节能特性,降低建筑能耗,改善村镇居民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严寒地区高层宾馆建筑的供热系统为依托,综合分析严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各项影响因素,从绿色节能、可靠舒适两方面来确定该建筑的供热系统在供热热源、供热系统形式、换热机组、散热器和围护结构等五个的设计方案,为绿色建筑的供热系统设计提供了具体的应用思路可行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严寒地区冬季耗热量较大,为了降低耗热量,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尽量使建筑朝向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并合理选用围护结构,突出地区气候特征与气候适应性对节能住宅建筑热工设计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严寒地区节能住宅热工设计计算中室内外计算温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