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 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其实算不上一门学问,充其量是厚颜无耻、心怀鬼胎之徒钻营投机、谋取功名利禄的卑劣手段。名曰“厚黑术”略恰切些许。 人类社会生活繁富庞博,世界历史思想纷洋,怎能用“厚黑”二字统而概之。 人类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脸皮厚、心肠黑之人,在历史进程中亦有“厚黑”之丑恶行为表现,但它绝不是人类思想史的全部?不是人类行为、生活实践的主流。 用“厚黑”二字来定论二十四史,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通盘否定;将“厚黑”作为人类实践活动成功的秘诀,操行的指南,是一种可笑可悲的误导,是一种荒谬的人生哲学。 李宗吾(下简称李氏)在写论述厚黑的几个短文之初,是以愤世嫉俗之怀,讽刺厚颜黑  相似文献   

2.
前世:李宗吾著书《厚黑学》,在嬉笑怒骂中,将民国初年的官场弊病、国人沉积已久的陋习揭了个底朝天,对"厚黑"进行了毫不掩饰的批判和痛斥……今生:今人却把李宗吾老先生唾弃的"厚黑",捧起来加点时尚的元素,变成面膜就往脸上涂:厚黑为官学、厚黑职场学、厚黑人生学……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市井小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渐渐地,人们对"老实人吃亏"开始了认同,对"成王败寇"  相似文献   

3.
李宗吾的《厚黑学》一经出版,就在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了轰动效应和重大影响,由于厚黑学说博大精深,读此学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宗吾所言“厚黑”只是手段并非目的,李宗吾学说的思想根基,是儒家思想孔孟学说。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在今天继承儒家思想最大的意义就应是对社会道德作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正确解读厚黑学与继承儒家思想,使之对现代社会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从中国猿人到山顶洞人) 甲、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发展史上告诉我们:人类是劳动创造的,人类是类人猿不断用双手劳动获取生活资料渐渐演进而来的。从猿到人主要的关键,在於手的本身由猿的手变成了人的手,能够使用和制造最简单的工具。从这时开始就到了人类发展史的时期。这个时期内人类的演进过程是现代人和类人猿之间的链索。就现在的知识可以把这个链索分成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是小学国标本教材《品德与社会》四上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教学重点是了解塑料的特点及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清醒地认识到白色污染给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危害。可通过"感受塑料的作用、探究塑料的优点、感知污染的可怕"三个步骤展开。  相似文献   

6.
一、面向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课题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现已进入第三时期。第一时期是石器革命,标志是工具;第二时期是工业革命,标志是能量;第三时期是计算机革命,标志是信息。如果说,以往的社会,是一个以材料、能源为基础的社会,那么今后的社会,则必将是以信息、材料和能源为基础的社会。信息将借助于材料和能源的力量产生出价值。信息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将不断提高。人类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人们自己创造和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丰富  相似文献   

7.
尼采的哲学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54-1876年,第二个阶段为1876-1881年8月,第三个阶段为1881年8月-1889年。尼采哲学的第一个阶段为浪漫主义时期,这一阶段,在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下,尼采着力于德意志精神与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结合;第二阶段是尼采的实证主义时期;1881年8月起,相同者永恒复返思想的产生标志着尼采思想的成熟,也标志着尼采第三阶段哲学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因一部《厚黑学》而闻名的李宗吾先生,在《厚黑大全》一书中说:“每读古人之书,无不在疑,因定下读书三诀,为自己用功步骤。”他的三诀是: 第一决,以古人为敌。读古人之书,就想此人是我的劲敌,非与他血战一番不可,逐处寻他缝隙。即使攻  相似文献   

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折、艰辛的发展历程,可以说,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或冲击着职业教育。尽管如此,职业教育仍一方面自身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一过程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建国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第二个阶段从1958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第三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时期:第四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二十世纪末;第五个阶段是新世纪之初的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龙江县“文革”后的扫盲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6至1980年,恢复发展阶段。人们刚刚从十年动乱中解脱出来,开始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当时的共同呼声。我们借助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生产队的文化室,迅速恢复扫盲工作,在全县掀起了第一个扫除文盲的高潮。到1978年底,全县文盲率已下降到14.s%,受到省政府的表彰。第二阶  相似文献   

11.
在敦煌地区的历史上,佛教及其文化的流行传播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四次转折。从开始传入到西晋末是第一阶段,从十六国时期到北朝是第二阶段,从隋到唐前期是第三个阶段,从吐着统治时期到宋初是第四个阶段,少数民族统治时期是第五阶段;隔在这五个阶段中间的,便是四次转折。其中,头三个阶段可以算做一个大的阶段,即佛教及其文化从开始传入,到逐步发展再到中国化、中原化和敦煌地区本土化之完成的阶段;后两个阶段也可以算做一个大的阶段,即佛教及其文化以一种变化了的形态继续发展而又终于走向衰落的阶段;隔在这两个大的阶段中间的…  相似文献   

12.
推动中国民办教育事业的合理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1)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民办非学历教育再度萌生并蓬勃发展;第二阶段(1992—1996)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起点,民办学历教育开始出现;第三阶段(1997—2003)以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颁行为起点,民办教育进入相对规范发展时期。这三个阶段可以说是构成了我国民办教育的初创期。第四阶段(2003- )以民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学者W·F·柯纳尔在《20世纪教育史》一书中,曾把本世纪以来的教育经历分为教育的觉醒时期、教育的抱负时期、教育的重建时期等三个阶段;并认为这三个阶段一直贯穿着教育的政治化这一线索。第一阶段教育政治化的任务“是向所有的人灌输一种社会政治意识和多样化的统一性”,以维护现存的国家制度。第二阶段是为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公正”,使教育“普遍改善”,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第三阶段则旨在使教育在社会改造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不管这种归纳是否准确,无疑的是,20世纪以来,是教育的  相似文献   

14.
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过去与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在采猎业社会和农业社会前期 ,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混沌不分 ;在农业社会后期 ,道德教育得到很大发展并处于主导地位 ,而科技教育还没有发展起来 ,因此处于次要、从属的地位 ;在工业社会 ,科技教育获得很大发展并占据主要地位 ,而道德教育的地位逐渐下降 ,结果在西方出现了一个道德教育的荒凉时期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人们要求同时加强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并把两种教育结合起来 ,这是这两种教育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5.
试析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渔猎文明时代,此时人们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第二阶段为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萌发,人与自然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和冲突。第三阶段为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充分发展,人与自然关系陷入严重的冲突之中,即将到来的第四阶段为生态文明时代,此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校园活动中的反映和表现。在人类社会构建的框架组合中,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生活大致可分为三种空间(工作场所、家庭以及这二者之外的社会场所);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宿舍就是他们的第一、二空间,在这两个空间之外的其他社会场所称之为第三空间。在学校无论是第二或第三空间都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天地,能够弥补第一空间的不足。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给教育工作带来一些新的课题,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强化和拓宽育人工作?活泼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而巨大的育人作用。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杭州时期"是中国民俗学科发展史时间主轴上一个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时期,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继北京大学时期、中山大学时期之后的第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民俗学持续繁荣的阶段,而不是衰微时期。"杭州时期"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钟敬文、娄子匡、江绍原、钱南扬等民俗学家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同样,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创造活动。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进行着各种各样美的创造之外,还要通过美育,实现自身的美化。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哲学家、美学家,虽然生活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美的追求却从没有停止过。美育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真、善、美  相似文献   

19.
人的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 的规定性。主体性问题的实质就 是在主客体关系中人的地位、作 用和特征问题,主要涉及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关系 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 及其伦理水平决定的,可分为三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依附、顺从自 然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改造、利用 自然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类自 身不断发展,智力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人类从自然的奴隶向自然的主人转变;第三阶段是刚刚起步的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阶段,2、人与社会的关系离开个体发展就没有社会发展,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人类将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的基础之一是计算机.早在1981年召开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上,已经提出要树立计算机教育是文化教育的观念.如今,全国各条战线的人们都已逐渐认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