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庄子·秋水》由七篇短文组成,表面上各自独立,自成一体,相互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实则不然。这七篇短文都是围绕庄子的"人道合一"思想而展开,从"疑我"、"非我"、"忘我"、"真我"四个层面,对"人道合一"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客观环境和价值评判观念是影响个体认知"道"的重要因素;"不为物役",摆脱一切束缚,是"人道合一"的必然途径;顺其自然,人道合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秋水》采用古典意象与西方象征主义结合的方式来表达现代人知音难觅的孤独之感。本文拟从艺术层面与哲理层面对诗歌的内容、意象以及思想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3.
秋水芦花     
<正>帕斯卡尔说:"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一只最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只会思考的芦苇。人因思想而伟大。"在乡村教书,我对芦苇可谓情有独钟:夕阳轻泻舒卷的音韵,依稀的枝叶润吻凉凉的金风,如越过乡村旷野的风铃声;抒情的目光漫过收刈的畦垅和芦竹点缀的清水塘,我  相似文献   

4.
钱浩 《文教资料》2009,(31):53-54
本文从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庄子》中的两篇散文:《逍遥游》与《秋水》,对这两篇散文中所体现出的思想进行阐述.同时总结出文中思想所具有的一些现实意义.以此来展现这两篇散文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5.
秋水广场     
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坐车来到秋水广场观看音乐喷泉。  相似文献   

6.
秋水·晨曦     
蔡雨桐 《红领巾》2010,(2):38-38
露珠滑过树叶,滴落在手心,清凉、精致。秋姑娘在做最后的努力,她不想悄悄地走,她要卷走最后一丝温暖,留给人们永恒的记忆……  相似文献   

7.
庄子在《秋水》中为我们塑造了河伯这样一位鲜活的艺术形象,他因为“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就“欣然自喜”,至于北海,则望洋兴叹,并深刻反省自己,“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河伯是可爱的  相似文献   

8.
《庄子·秋水》篇中的旋其面目一语,旋当训还,系还返、回复之义;面目指与神情有关的面容。旋其面目,即是回复其面容。面目不表脸或头义,旋其面目不能解为转过脸或转过头来;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北海即黄河所入之海,在黄河入海口之东;河伯东面而视,所视即为北海,也用不着转过脸或转过头来。  相似文献   

9.
10.
11.
《庄子》。以它那深奥玄虚的哲理,超尘绝俗的构思,诡谲险怪的想像,恢宏奇幻的意境,汪洋恣肆的风,奠定了其先秦散之冠的地位。学习《秋水》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性。二是哲理性。  相似文献   

12.
冯望岳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5):78-81,87
吕刚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型"中间代"诗人,其深厚的人学、诗学与美学理论素养,非凡的艺术感受力和营构多样化有意味现代汉诗形式的创造力,使他的诗集《秋水那边》具有极浓郁的真人情趣和真诗质态之温馨春意。  相似文献   

13.
徐先辉  许波 《湖南教育》2007,(10):43-43
《秋水轩尺牍》,为清人许葭村所著。许葭村是一位师爷,里面收录了他许多公私书信。提到师爷,我脑海中浮现这么个形象: 老鼠眼,八字须,薄嘴唇,小细胳膊小细腿,一手持折扇,一手捏住一撇胡须,哈着腰,长期将自己的小嘴巴搁在县令的小耳朵边,叽哩咕噜,臆猜官事。  相似文献   

14.
上《秋水》一,笔像往常一样在讲到了“望洋向若而叹”时,附带指出了成语“望洋兴叹”的出处,并强调“望洋”两字不能理解成“望着海洋”。突然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里的‘望洋’为什么不能理解成‘望着海洋’?”  相似文献   

15.
听完几位老师讲授的《秋水》一文,笔者感慨颇多,现将点滴思考写出,以供商榷。一、对庄子要不要介绍,如何介绍对于高一学生,理解先秦诸子的思想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尤其是老庄思想。—个成年人,倘若不是学中文专业的或者没有相当的知识、阅历,理解老庄恐怕都有困难,更何况中学生。正因为此,  相似文献   

16.
严景东 《学语文》2005,(4):16-16
庄子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老子的无为思想.主张道法自然,顺时而治,将道家的精髓予以更大程度的宏扬。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气势阔大,历来为人称道。《秋水(节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凡一百四十言。借助神话题材发端引导读者思考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可谓短小精悍,以凝炼见长。从传统教材到新教材一直选用至今。我渎庄子。虽失之浅俗。然亦每有欣喜.比如《秋水》一外冷内热的庄子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张悦老师的《秋水》(见《中学语文教学》2004郾6)属研究性学习课例。张老师不囿于语文教学现状,努力探索教学的新路子,本着给课堂增加亮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深入发掘课本以外东西的新理念,应该说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更何况是一篇文言文,读后眼睛不禁为之一亮。既然是研究性学习,我也想谈谈我的浅见。张老师的案例主要分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侧重从字词句的角度去分析,应该说这一部分的亮点是新颖的导语,从“秋水”这个词语谈起;第二课时着眼于文章内容及主旨的探讨,应该说用了讲白话文的方法去讲文言文,帮助学生去理清思路,另外对庄子…  相似文献   

18.
释德清的老学研究有着强烈的佛教问题意识,鉴于当时部分佛教徒不能“融通教观”而排斥非佛教学说的不良风气,他亲自为老庄注疏,并在禅宗理论的基础上将孔、老都纳入到佛教体系中,以此来化解门户之见。同时,他对《道德经》作出了“工夫论”的阐释,这与他对当时禅宗现状的不满是有关的,他认为不能因顿悟而忽视了真正的实修工夫,以致在《道德经》的注释中十分强调“入道工夫”,且其工夫论以心性为主。因此,释德清的老学研究无论在老学史还是在思想史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秋水轩倡和"活动是清初词坛上的一次重要活动,历来也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倡和兴起原因及词人心态、个体词人和倡和活动之关系、倡和词作内容和艺术特色、倡和活动的意义及影响、相关的文献考证这几个方面,为同期其他倡和活动研究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最为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由的,他的许多章都旨在宣扬人应抛弃一切外物之累,从而获取精神解放和绝对自由,名的《秋水》篇即是如此。《秋水》全由七个寓言故事组成,作通过这些故事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应听天由命,一切都不去强求,尤其不要争名夺利,这样才能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