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汉语俗语作为民俗语言,尤为鲜明地反映着汉民族的民俗文化风貌。从烟台、威海一带广泛运用的主题鲜明、内容简练、通俗易懂的俗语中,可以透视出胶东民俗所独具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高平是山西省晋东南地区的一个县级市。高平方言的四字格俗语,使用频率高、数量多、口语化,积淀着高平方言语音、语法、语用方面的许多特点,也积淀着当地特有的文化,值得研究。文章主要探讨高平方言中四字格俗语的结构方式及其修辞特色。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习语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包括俗语、谚语、格言、警句和俚语等。汉语中,这类表达称作“成语”或“俗语”。对于英汉翻译中的习语问题,说法也不尽相同。对于带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习语,在翻译中应该体现出各自的民族特性,其主要的体现原则包括完全体现原则、部分体现原则、辞格体现原则、解说性体现原则以及创造性体现原则。  相似文献   

4.
俗语是汉语语言中很有特色的一部分,其特色也就决定了它们在英译中的困难。本以《红楼梦》中汉语俗语的英语译为例说明在汉语俗语英语中容易出现形象色彩的改变、形式美感的减值和化信息的缺损三方面的现象,因此在俗语的英译中这些方面的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7,(3)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都是有一定来由的,其中有一些是由于语音讹传而来的。探寻一下这些俗语的来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是民间流行很广的一句俗语,实际上,这一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  相似文献   

6.
武宁 《海外英语》2014,(16):263-26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浸润着某一文化背景下的人文传统色彩,同时也折射出特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俗语是语言的精华,常隐含着比字面意思更为深刻的涵义,富有哲理性和生活气息,往往具有很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通过英语俗语文化内涵的分析以及英汉俗语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英汉俗语,丰富中西文化知识,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思想,促进国际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符洁 《辽宁教育》2010,(6):51-52
语音关、单词关、语法关是英语学习者必须要闯过的三关,语音关是第一关。根据对中学英语教学两级分化现象的调查和研究,无论是宏观的两极分化(班与班、校与校、地区与地区),还是微观的两级分化(班内学生之间),都和语音教学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许多俗语,都是有一定的来由的,其中有一些是由于语音讹传而来的。探寻一下这些俗语的来源,你一定会发现非常有趣。  相似文献   

9.
方言四字格俗语在每种地方话中都独具特色。本文列举了宁夏灵武方言中150余条常见俗语,从语音、词义、例句方面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10.
宁夏银川方言中的四字格俗语独具特色,本文拟从语音、词义、举例三个方面对140余条银川方言中的常见俗语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11.
方言俚语是民俗文化的载体,本身也是一种民俗事象,都可以从某种角度反映一定的生活习俗。在河北石家庄地区传统的婚姻习俗中存在着丰富的方言俚语,这些方言俚语一方面反映了婚姻形态的变化,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事象。另一方面,在河北婚姻嫁娶风俗中还有大量因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而产生的民俗现象。  相似文献   

12.
弥渡山歌是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晶,是历代劳动人民创作的积累,是弥渡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试从语音修辞的角度对弥渡山歌进行探析,意在研究弥渡山歌的语音修辞特点,从而使弥渡山歌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3.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对客家山歌作语言学角度的研究 ,分别从语音、用词、用字、修辞几个角度进行。研究表明 ,客家山歌的语言有很大的存古性 ,它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语面貌。其中的根本原因 ,在于客家民系源自中原故土  相似文献   

14.
以郴州地区为范围,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地方俗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定量调查与研究。调查表明,年龄、生活环境、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地方俗语的分布和使用。在发展过程中,地方俗语由于语境的变化而面临着发展危机,亟需积极整理,深入研究,并广泛吸收时代文化信息和文化营养,使其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在审美人类学视野中,民间舞蹈的"美"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纯的文化现象,而是作为一种被建构的存在;这种存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本民族的文化、祭祀仪式、风土人情、节庆风俗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蕴涵着民族的审美,它是民族审美的物化,更是生命力量和内在本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五河民歌"是淮河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和其他民间艺术一起,世代伴随着五河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映射着五河人民的独有的精神追求和对生活的希冀。千百年来,它一直流传于淮河两岸,经久不衰。它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独特的韵味反映出了五河人民生产与生活方式,折射出他们的风土人情与智慧。从民歌的地理环境、民歌的历史概况、民歌的音乐特征和民歌的歌词艺术审美等方面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该民歌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凯里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地方本科综合院校,多姿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为凯里学院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条件。本文以凯里学院作为实践支撑,探讨民族地方高校发挥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着力构筑多彩民族文化与特色校园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设途径和建设模式,不断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方言与民俗关系密切,调查和熟悉地方民俗,能为方言语音的研究提供新鲜的材料,丰富对语音演变规律的认识。梅县客方言字词中有一些特殊读音,隐藏于表示当地民俗事象的词语当中,在此枚举数例,进行分析、考证。  相似文献   

19.
温州民间童谣作为一种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承载着一定地域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以方言传诵的形式展示着民众的民俗生活与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并且童谣以儿童为传承主体,在对儿童的习俗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其游戏娱乐、认知和文化认同的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间美术比较集中地全面地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和人民的生产劳动与精神生活,寄托着劳动人民的情感与理想,载负着世俗故事和儿女情长。它是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结合,是民俗文化的一个构成方面和造型体现;它的历史是民俗文化的历史,也是创造美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