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谭史斋论稿续编》是葛志毅先生近年来继《谭史斋论稿》之后先秦史研究的又一成果结集,其主体部分是先生参加夏商周断代工程子课题《尚书》可信性研究的论文撰著。捧读是书,感慨良多。先秦史在中国史学中向称“显学”,前辈大师们硕果丰富,其治学成果累累昭示学人,常令后学不敢窥其门径。先生以其丰硕的研究成果立于先秦史著述之林,这本身即为不朽之伟业,更何况先生此集所收之撰著,  相似文献   

2.
《谭史斋论稿续编》是葛志毅先生最近推出的又一部古史论文结集,内容主要涉及古代中国历史文化本原面貌及其流变的考辨和中西学术思想范式差异的论析评说。葛先生在抽绎、归纳多年古史研究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形成了中西学术研究思想方法差异的深刻体会,从理论的高度指出当下学术研究应有明确的使命方向,即走出西方文化神圣阴影,弘扬中国文化有价值的本原传统。从内容之广博、资料之翔实、方法之独到和思想之深刻等鲜明的学术特点来看,《续编》无疑堪称古史研究的又一部力著。  相似文献   

3.
崔冉 《文教资料》2012,(12):95-96
《谭史斋论稿四编》是葛志毅老师继《谭史斋论稿》(2001)、《谭史斋论稿续编》(2004)、《谭史斋论稿三编》(2006)之后的又一力作。《谭史斋论稿四编》是"金景芳师传学者文库"之一,主要对秦汉时期天老与黄老、纎纬河洛受命学说和儒家的君子道德责任伦理等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重大学术问题作了集中论述,具体内容包括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史学:中国文化托命之本,中国古代姓氏制度与宗法分封体制,中国古代的记事史官与早期史籍、论夷夏与一统等。  相似文献   

4.
《谭史斋论稿》和《谭史斋论稿续编》精选了葛志毅教授多年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考辨以及学术思想、史学文化的论析评说,意在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时下西方文化神圣的阴影。葛教授说他在备课、讲课和读书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后,就想到要自己通过研究寻找答案,有问题,有研究,自然就有了文章。邵俊峰指出,通读葛教授的两部论著,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为思想而写作的人,并且由专精进入了通博的境界。王善军认为葛教授的论著史论与史料紧密结合,准确地把握了原典的精神实质。王书明认为,思想是好书的灵魂,葛教授的论著是有哲学思想并能激发读者思想的史学著作。  相似文献   

5.
以书斋之名将自己的学术成果结成文集付梓行世向来是中国古人的优良学术传统,其中相当多的著作作为传世佳作,成为今人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葛志毅先生的《谭史斋论稿三编》(以下简称《三编》)与此前出版的《谭史亳论稿》及《续编》正是对这一优良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三编》主要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应如何应对、《春秋》的义例、周代妇女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上述问题,作者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研究心得或观点看法。这无论对于中国古史研究还是对于中国学术史研究都是极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理论体系的一大特色,就是《红楼梦》文化文献集成和学理建树的相结合。另一个特色是对《红楼梦》文化范畴的张力与文学的关系的系统全面的研究。依据对范畴性质的意义的认知,从历史文化语境、文化思维意识和传统文化艺术三个的角度概括文化张力对文学影响的差异。《论稿》中关于《红楼梦》文化范畴对文学的叙事功能的多方面阐释,构成了《论稿》理论体系最重要的内容。该书的文化子范畴。涉及到了历史、习俗、意识、艺术、园林、服饰的方方面面。其囊括的文化范畴之广、之全,不仅是目前《红楼梦》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而且更重要是作者着眼于文化范畴的多样性。去涵盖《红楼梦》文化的个性。胡先生的研究成果对实现《红楼梦》研究第三次转型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黎虎发表于《文史哲》2020年第1期的《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论纲》),以本土化语汇概念,对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这一重大史学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刻的阐释,为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下简称“三个中国”)古史话语体系、掌握古史研究话语权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论纲》主张厘清“舶来”话语的是非正误,乃是建立“三个中国”的史学话语体系和掌握古史话语权的前提;《论纲》主张准确揭示中国古史的矛盾特殊性——“权力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者”及其主要矛盾关系,乃是建构“三个中国”的史学话语体系和掌握古史话语权的根本;《论纲》主张运用本土固有词语概念进行表述,乃是建构中国史学话语体系和掌握史学话语权的重要载体和必要组成部分,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论纲》及其学术贡献表明:运用本土固有词汇概念,不仅能够建构“三个中国”的古史体系,而且能够真正有助于掌握史学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论稿》坚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论述闻一多由"艺术的忠臣"转变为"人民的忠臣",从绅士型知识分子转变为精英型民主斗士的必然,以及留给我们的深远思考。这部专著内容丰厚,史料翔实,论证严密充分,极具学理价值,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论稿》所体现的学术创新精神,以及在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上所作的可贵探索,在闻一多研究史上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齐洲先生的又一学术专《中国学观念论稿》。在快餐化热销的当下,这一部没有华丽包装,没有精美图片的“冷硬”的学术作能引起多少人关注呢?然而,真正的“韶乐”只能向知音奏响,这一曲承载了,作20年思索的弦音注定会叩响同样幽寂而明澈的心灵。同道的学或愿驻足聆听?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思想丰富,创作成就巨大,一直以来是唐代文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白居易论稿>一书作了全面而中肯的评价.认为此书对白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守正以出新,以接近其时文学文化之原生态,细密梳理,抉发隐微,阐释其丰富的蕴含,涉及到了其时的社会文化生态、白氏的思想情感、艺术成就等,是专精与博约的高度统一,能够全面把握白居易的成就,注意将作品与作家及其所处时代的紧密联系,注意文史哲的兼顾与融通,体现了很好的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11.
陈灿 《语文知识》2008,(4):91-94
李运富先生的《汉字汉语论稿》体现出著者从摸索与研究字用学到提出字用学学科理论的过程;从不自觉地运用“字样、字构、字用”三个平面去分析汉字学基本理论问题,到自觉运用这个理论方法去分析相关问题的过程。该论著对于更全面地认识汉字学的本体、更清晰地认识汉字学中相关基础理论问题,都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论稿》给报告文学以史的定位,美的评说,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术专著。它在“新时期”这一锁定的历史框架内,以报告文学为聚合点,史论勾连,或以史带论,或以论述史,并在历史与美学的批评中,给新时期报告文学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整体观照。它是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取得的阶段性上佳成果,但还没有打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二十年论稿》(以下简称《论稿》)系范进军教授在高校从事语言、文学学术研究工作 2 0年的小结 ;也是他“无涯学海 ,畅意邀游”的一段真实写照和记录 ;更是一本“热闹”和“门道”都值得我们品味的书。《论稿》的“热闹”之处在于作者涉猎范围之广泛 ,研究探讨之精深  相似文献   

14.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学术及学术史研究的基本却重要的方法,在传统学术方法指导下,通过“义理、辞章”的文本细读以及“考证”的应用,追溯源流,分清真伪、是非与价值,以达到“实事求是”之目的。林继中先生《文学史研究方法例说》课程,以《柳永论稿》为切入点,通过细读本书,领悟上述方法要义,其中围绕“核心材料”的论述、以新角度发现“新”材料、大容量注释以及多向思维的方法等无不体现林先生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也体现出先生所主张的补偏救弊、推陈出新的文化理想与学术追求。  相似文献   

15.
学界对旧体诗词能不能人史一直论辩不止,迄今没有达成共识,而实际上,一部分文学史家早已将其编写入史。需要讨论的不是旧体诗词能不能人史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入史的问题。这意味着文学史如何书写旧体诗词才是更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而李遇春的《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在这个问题上予以了新的思考和回答。《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以新文学名家的旧体诗词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有助于重塑现代作家的当代文学史形象,有助于重织新诗与旧诗、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之间的纽带,还有助于重构新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述史情节。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品格是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继承和双重超越中不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1990年代以来,一批学者将研究的目光凝注于新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的发现与揭示上,彻底改变了学界长期偏重于外来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将异域话语和他者影响作为催生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唯一因素,却忽略民族文化与新文学关系研究的缺失,并取得了大量突破性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7.
《商洛学院学报》2019,(1):60-66
《中国新文学史稿》是王瑶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为适应建国初期高校学科调整而编写的第一本新文学史教材。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的"书写范式",自觉地以正史的姿态融入集体的时代合唱,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导的政治意识形态靠拢。但王瑶在真诚地借用新文学史的抒写为新政权的合法性"正名"的过程之中,又尽量调解集体化的政治话语与个人化的学术话语之间的矛盾冲突,试图使两者达成某种微妙的契合和共鸣。  相似文献   

18.
丘吉尔一生发表了许多富于技巧且打动人心的演说,《论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稿》是其演说辞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篇。本文以文体学知识为基础,从名词和形容词的选用方面,对《论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稿》的用词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该演说辞中,演说者大量运用生活、军事和劝谏类具体名词来描述事件,运用多元化手段来指代同一政体或军团,采用名词平行结构来增强描述的力度,选用动词进行式的形容词来刻画场景,以达到传达演说、唤起听者共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踪凡教授 《赋学文献论稿》 以元典文献为基本线索,展示了中国赋学文献批评的历史进程与变迁;在赋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均取得重要突破,代表中国赋学文献研究的前沿;同时作者或为读者指明路径,或介绍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学界赋学文献研究的典范力作.  相似文献   

20.
"地域研究"与"流派研究"是古代文学研究的两个重要视角,有益于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但必须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以免走向误区。邱昌员的《历代江西词人论稿》较好地处理了"地域研究"与"流派研究"之间的关系,是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