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倡导与运用,是嵇文甫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理论与方法论的倡导与运用,嵇文甫在思想史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就,而这一重要成就的取得则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华法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内在的连续性,又有可变性或转化性.西方法文化的输入,开始了两种法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如果说晚清修律是中国法律近代转型的开端,那么直至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法律向着现代化转型的目标是继续推进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素以完备著称于世,中华法系由来已久,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中华法系在法律思想方面,一直表现出德主刑辅,重伦理轻法律的特点,面对发展几千年,思想体系纷繁复杂的法律思想史,真有一种浩如烟海的感觉。本文拟从继承法这一部门法几千年来的演变中,察知这几千年来中国法律思想的一点变化。  相似文献   

4.
刘师培的史学者作配合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表现了他的史学为资产阶级革命服务的指导思想;他的进化史观在当时的史学领域是进步的;其治史态度和方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1927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产生,二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研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史学相结合的新的史学范式,在中国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冯野光 《文教资料》2006,(23):69-70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为一门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在我国已经开设多年,对学生批判继承历史法律思想遗产等很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教学现状谈起,总结现在的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应该改进的地方和措施,进而对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华法系、印度法系这两大古老的东方法律文化在哲学基础、基本内涵、表现形式及历史进程等方面具有相似或相通性。在突出“同“的一面的同时进而对比两大传统法律文化在近、现代所进行的法律改革,找出“异“的一面,总结中国近现代法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今法制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界对法律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存在巨大争议。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法律史学科应当走向"史学化"还是"法学化"再次引发热议。透过学科之争的困境,反思两种研究范式所体现出的有效价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放弃法律史的学科之争,是走出理论困境的根本出路,而采纳各自的有效方法,才是深化法律史研究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律史学已走过百年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无论是专门研究机构设置的增多、研究队伍的日渐壮大、还是研究成果的公开发表,均有长足进步,堪称辉煌三十年。但也存在着不容忽略的问题,包括既不能在法学学科内进行有效交流,也不能与历史学进行平等对话,甚至存在某种程度的“排拒”;不重视文献资料建设,追求所谓的“填补空白”,致使研究成果中引领学科发展的创新性论著凤毛麟角。这成为学术发展的隐忧,如不能正视并加以解决,中国的法律史学最终走不出狭小的“象牙塔”,无法“成为世界法学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传统法律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世界名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其基本特点可以从其外部特征、指导思想、法律渊源、司法活动、法典式样等五方面得到全面认识。延续数千年所形成的中国传统法律,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必须正视和面对的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管子》之法对中国法制思想史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子》一书对中国法制思想的建设具有突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于法的基本内涵理论上的廓清;二是在国家管理过程中讲求以法辅礼、礼法一体;三是主张对法的运用要讲求适度。  相似文献   

12.
宗教史研究是陈垣先生史学研究中用功最勤、成就最突出的范畴。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用科学方法解决了中西回历相互对照;用文字勘同方法解决了伊斯兰教、景教、一赐乐业教、火袄教、摩尼教的古今异译,分清了各教之间的差别;用进步的史观阐明域外各国、各族人入华后的“华北”,为中华民族形成提供了历史依据;发掘了数以百计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韩愈对中华文化史贡献的角度切入,从继承旧传统,创立新儒学;文学革命与文体创新;重视教育,亲身从事教育,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上卓有建树等方面,论述了韩愈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4.
历史会为华文教育的贡献作见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列举了华人人口、华学校在世界五大洲的分布状况,简要分析了华字、中华化的特点,开展华教育的优势,指出华教育是传播中华化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史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新陈代谢”理论重新构建了近代史体系和框架。在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上,他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推动了这一领域的良性发展。先生关注人物研究,立论异与时俗,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制史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法学专业基础课 ,在教学过程中面临不同于其它部门法的特点和难度。作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出发 ,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首先因势利导 ,积极引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做到授课内容的前后贯通、纵横结合和中外古今的比较融会 ;并通过主题明确的课堂讨论促进思维互动 ,强化教学效果 ,从而为法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论杨时对武夷文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时虽为著名理学家,但在文学领域也有一定成就,对南宋武夷文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同其对理学的贡献密切关联,主要表现在:一、立雪程门树立尊师重道榜样;二、滋兰树蕙培养人才数以千计;三、诗文创作开武夷文学一代宗风。  相似文献   

18.
傅衣凌先生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方面,他用社会史和经济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了经济结构与阶级结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间的互动关系;在研究实践中,他特别注重挖掘民间文献,进行田野调查;在学术取向上,他极力超越传统的学术,不满足于厘清经济制度与官经济,也不止步于阐述社会的经济形态,而是把经济变动和人的社会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方面与学界推崇的诺思的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及西蒙的管理哲学理论有颇多切合之处,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与提升。  相似文献   

19.
元末明初剧作家杨景贤,是蒙古族第一位和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当时成就较高的杂剧作家之一。杨景贤有丰富多样的作品,其代表作杂剧《西游记》在思想艺术上成就较高,影响较大;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应当提高杨景贤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制史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学界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有很多研究,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将中国法制史由一门专业课程改造为一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这种做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更有助于法学专业学生克服简单的"法条主义"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