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枚乘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七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七发》引发了对现代教育中关于健康个性塑造问题的思考,提出在优裕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走人不健康心理的误区,文章从文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谈了怎样走出误区培养健康心理、塑造健康个性的问题。这是家长、教师、教育学和心理学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一般是建立在西方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基础上的心理学技术,如精神分析、脱敏疗法、格式塔疗法、存在分析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现实疗法和行为疗法等。以情胜情法创自《内经》,是世界上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方法,被中国历代医家所重视,在心理学界尚未被广泛了解。笔者试结合心理学理论探讨以情胜情法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汉大赋作家枚乘的《七发》"说七事以启发太子",用现代心理学来解读,属于典型的"心理疏导法"。从"戒于声色"、"勤于运动"、"乐于逍遥"三个角度探析《七发》中所采用的"心理疏导法"如何使交谈达到"‘渙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的奇特效果。  相似文献   

4.
《七发》在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标志着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 ,比起《吊屈原斌》、《服鸟鸟赋》来 ,《七发》更具备汉赋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枚乘《七发》是汉赋发展史上的一篇极为重要的作品。但是,关于《七发》的主旨却是一个自古以来争论未决的问题。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篇》指出:“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文选·六臣注》李善说:“乘事梁孝王,恐孝王反,故作《七发》以谏之。”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是谏吴王濞之谋反。清梁章钜《文选旁证》  相似文献   

6.
最早写悼亡诗的是东晋的潘岳。最早写悼亡词的是北宋的苏轼。最早写游仙诗的是晋代的郭璞。最早写散体大赋的是西汉的枚乘(其代表作是《七发》)。最早的山水诗是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最早的七言诗是张衡的《四愁诗》。最早专力作词的文人是柳永。  相似文献   

7.
《七发》是汉代一篇非常重要的文学作品,它的作者枚乘曾先后客游吴、梁,是一位比较典型的藩国文士。藩国文学的背景对《七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在客观上给作者提供了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吸收前人成果的机会,而且作者藩国文士的身份也导致了作品主题具有丰富性。  相似文献   

8.
北斗七星被古人认为具有“司命”的职能,由于原始思维的互渗律,数字“七”也被古人赋予了生命的蕴涵,数字“七”的这种神秘意义经过积淀逐渐融人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枚乘的大赋作品《七发》便是一个例证。《七发》的主题是宣扬养生理论而并非是政治上的劝谏,“七”的生命蕴涵与《七发》生命主题的一致,是枚乘选择以“七”命篇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9.
枚乘的《七发》主要内容是假托楚太子与吴客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论述人生的道理。古代文学研究者对于文章作为赋的艺术性探讨时有新见,而历来对《七发》的主旨究竟为何也不断有研究和阐发。文章认为,《七发》所涉及的是人的存在感对人的生命的支持度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西汉枚乘《七发》问世以后,相继出现了《子虚》、《上林》等许多类似的赋作。《七发》虽未以赋名篇,然而,自班固以来,一直公认它开“侈丽闳衍”构大赋之先河。在文学的发展史上,《七发》可以说是赋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历来关于《七发》主题的两种说法并不可靠。《七发》并不具有讽谏的政治意图,它只是枚乘进行艺术尝试、带有游戏笔墨意味的一篇骋辞之作。对其解读不必拘泥于对“微言大义”的发掘,而应将其放在艺术发展的环节上考察其价值。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作了论述。另外,对于《七发》表现出的思想倾向,本文则认为其表现了枚乘自荐与荐贤的心理,及汉初重黄老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2.
骚赋出,衣被辞人,产生纵贯两汉的骚赋之流。这种情形并非仅限于骚赋,两汉文人善寻楷模,以之为启我的创作规范,倒不在意继承乃为创新。西汉赋家中,枚乘率先获得这种殊遇,他的《七发》问世,继作者接踵摩肩,形成所谓的“七体”。三国时,被人誉为“才高八斗”的曹子建还在说:“昔枚乘作《七发》,傅毅作《七激》,张衡作《七辩》,崔驷作《七依》,辞各美丽,余有慕之焉。遂作《七启》,并命王粲作焉”(《七启序》)。他未能遍举汉人的“七体”之制,但就此而论,也足以看出《七发》在文坛上的深远影响。今传枚乘的赋,《七发》外尚有《梁王菟园赋》、《柳赋》,不过能够显示他的创作实  相似文献   

13.
枚乘《七发》主旨新论王增文枚乘《七发》的主旨是一个自古以来争论未决的问题。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篇》指出:“枚剩寓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文选·六臣注》李善说;“孝王时,恐孝王反,故作...  相似文献   

14.
《七发》三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入。所作《七发》,腴词云构,奇丽跌宕,不仅前无古人,而且后鲜继者,在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对《七发》的研究,由于较多地偏重于政治上的“古为今用”。忽视了对作品本身的讨论,因而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枚乘《七发》开创了汉大赋这一体式,是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的直接祖先。但枚乘的《七发》背后还存在着古老的师承,司马相如的作品却脱离了上古文学传统,确立了汉赋的表现世界,标志着汉赋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九寡"一词见于《文选.枚乘〈七发〉》,《汉语大词典》收有该条,所引书证即为《七发》之文,编者采用了《文选》张铣注,张铣释其词义为"九度寡也"。参之李善注,则解作"九子之寡母"。从句法及词法角度对之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词义训释以李注为是。但张铣注明了该词形始见于《七发》文中时所生成的典义,此为李注所未及,故应采入以使释义完备。由张铣对词义之误释可见对典故词的构词形式进行溯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七发》与枚乘生平新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于汉代大赋名篇《七发》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创作动机及其构思的特点,都提出不同于前人的新看法。文中的“楚太子”、“吴客”云云并非向壁虚造,而是反映了汉初吴楚两国之事。枚乘青年时仕于吴王濞,高后之时楚元王之太子辟非有病,先于楚元王而卒,枚乘作为吴王的门客而受命探病,讲述广陵观涛等以娱其心,为《七发》创作之始。后吴王濞有谋逆之心,而事尚隐密,故邹阳、枚乘均借事设喻,委婉地加以劝阻。《七发》中所谈养生保寿的道理同枚乘两次上吴王书所反映的思想一致。《七发》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出要向太子讲论“要言妙道”,实际却没有讲,乃是以此为由头,希望当面陈述一些关系重大的话,采用了文内文外结合的办法。正由于其实质在以此为“语端”进而谈政治上安身立命的道理,故才说到“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论文还对枚乘生平作了考述,此亦为以往学者所未及。  相似文献   

18.
张日昇表示,箱庭疗法是一种可以调心、特别是能够调整孩子情绪的游戏,即使不具备专业心理教师,幼儿园也可以引进。人物简介:张日昇,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赴日本留学,曾相继在横滨国立大学、日本精神技术研究所、神户大学、湘南工科大学、早稻田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箱庭疗法》《青年心理学——中日青年心理的比较研究》《咨询心理学》等,被誉为"中国箱庭疗法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山水之美,古来共谈”。我国游记散文的渊源,极为久远,一直可以追溯到《尚书·禹贡》和富有神话色彩的《山海经》。此外汉大赋的形成,也给游记散文以一定的影响,如枚乘《七发》中的广陵观涛一段,便为历代游记散文家所称道。必须指出,从《尚书·禹贡》到《汉书·沟洫志》以至《七发》,只能说是我国山水游记的萌芽,严格地说来,我国真正的山水游记散文应该是起于东汉而盛于魏晋南北朝。  相似文献   

20.
汉代司马氏家族: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父是史学家,子以《史记》著称。枚氏家族:枚乘、枚皋父子。父以《七发》传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