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穿越小说是中文网络阅读第四波潮流主力,从接受美学层面,以桐华的《步步惊心》为个案,从读者接受角度对读者的期待视野、阅读中的填补空白、阅读满足读者需求三个角度对穿越小说进行探析,力图为网络文学的理论体系建构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学课所占的比重很大。通过文学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们在今后学习工作中的竞争力,面对人生时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是文学课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以《生死场》为例,展示理论在文学课上的实际应用以及学生学习该理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台湾本土电影《海角七号》在台湾地区上映后引起广泛关注,而在内地则反响平平。运用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对造成两岸不同播出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海角七号》具有独特的美学表现,其对受众期待视野的构建与超越、空白的合理运用与巧妙设置体现了接受美学在影视创作上的借鉴意义,亦为当今影视创作提供了另一种思考向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姚斯所提出的接受美学角度研究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英文诗集《飞鸟集》。通过对读者视野期待的分析而寻找译者如何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来实现原文和译文读者的视野融合。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通过翻译,在满足读者期待视野的同时也提供给读者一些新的超出其期待视野的信息,从而使读者扩展原有的期待视野直至形成新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5.
高姗姗 《海外英语》2014,(5):110-111
该文对姚斯和伊赛尔的接受美学进行研究,发掘了接受美学在翻译理论中的现实价值。通过对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的英译本的分析,研究接受美学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并将具体的理论运用到翻译实例中,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及读者的反应,从而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使读者的"期待视野"通过与作品的对话,实现"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6.
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一个具有丰富的语义潜能和阐释空间的文本,从它的诞生至今近60年间,人们依据不同的期待视野、按照不同的现实需求和审美经验接受、解释着这部作品,对它的文学价值和意义作出了开掘与定位,使其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对比的召唤——《伤逝》的接受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探讨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召唤结构的生成与对读者期待视野的反拔和读者的接受过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以及读者接受情感的发展、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8.
《西厢记》是我国古代的戏曲名剧,西厢故事自唐代起就被人反复吟咏,历代不断而流传至今。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可以看出,通过读者"期待视野"的转变以及社会环境、儒家思想和文学形态的影响,西厢故事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体现出文学演进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感受,读者和文本共同的作用才会使文学作品获得真正的文学生命。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分析,网络小说《琅琊榜》得到了极大的成功。这部作品既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打破了期待视野,这正是《琅琊榜》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吴静  陈勇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1):137-139
电影《无极》在人们的美好期待下,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尽管观众的反映褒贬不一,但它的诞生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接受视域中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1.
几百年来,童话《小红帽》的故事不断地被改编。故事中几个主要角色和寓意一直随着时代而变迁,甚至演变到与最初版本完全不同的地步。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这则童话的演绎体现了不同时代对该题材的不同接受,反映了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被打破,并建立新的期待视野的历史过程,进而从读者接受的角度体现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吴秀群 《海外英语》2013,(22):186-187
接受美学的核心理论是意义未定性和读者期待视野。诗歌语言的模糊性,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意义空白和想象的空间。而读者期待视野的差异性使译者对原诗有不同的阐释,从而给出了不同的译文。该文从语用模糊、意境模糊以及读者的期待视野对《江雪》的四种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得出古诗英译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探讨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召唤结构的生成与对读者期待视野的反拔和读者的接受过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及读者接受情感的发展、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14.
接受美学关注读者及读者视野,主张艺术创造的终极目的在于召唤读者的期待,实现读者期待的不断重构。美国文坛新秀丹.布朗运用接受美学的思想创作了小说《达.芬奇密码》。丹.布朗运用密码式信息,使小说情节交织,悬念迭起,推动读者不断产生期待,扩展期待视野。文章作者以《达.芬奇密码》为文本,对丹.布朗小说创作的手法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15.
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在情节、人物形象及情感表现上都留有大量空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两部作品揭示的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的行为、虽生犹死的生存状态符合中国青年的期待视野,并引发他们对现实与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他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拥有不同的读者层。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朗费罗现象"在于它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实现了读者完美的"召唤结构"。依据接受美学的批评理论,以朗费罗的《箭与歌》为个案探讨其在中国流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支持。接受美学认为翻译是作者译者读者三者交流互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心理、审美情趣等已有背景,同时译者应强调对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的观照,争取实现翻译过程中两次视野融合。本文以鲍勃·迪伦的民谣歌词翻译为例,演绎了接受美学对于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凤岚  陈萍 《现代英语》2021,(3):53-55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的理论源于德国,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University of Konstanz)的文艺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于1967年提出.接受美学的核心理论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对于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的代表姚斯认为,期待视野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种相对确定的界限,它决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本文将结合西方接受美学中的术语"期待视野",从内容期待、结构期待以及期待视野与情境交融入手,对期待视野在影视艺术鉴赏中的运用进行阐说。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基础上,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创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关学理论。运用接受美学“期待视野”和“空白”两个核心术语,从不同时期译者和读者不同的期待视野,以及“期待视野”下译者处理“空白”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处理译文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