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之路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受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经历了从体教分离到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发展过程.由于好的教育背景和文化水平并非是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必要条件,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排挤和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高水平运动训练专门化程度的提升和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片面理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高水平运动员培养过程中运动训练与文化课教学的矛盾依然存在并激化,体教结合或教体结合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体教结合之路可行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竞技体育长期以来实行业余体校、地方队和国家队的"三级体制"。这种体制曾经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近年来其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也深为人诟病。邹春兰事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金牌背后的运动员,尤其是退役之后的运动员,由于缺少文化,他们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本文通过国家对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培养高科技、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体育科研》2012,33(2):92-92
上海市市北中学创办于1915年,2005年首批被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多年来已经形成“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培养学生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办学特色。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与闸北区体委(现为闸北区体育局)排球教研组共建排球体育班。  相似文献   

4.
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上有关退役运动员安置方面论文,并从论文的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体教结合是从根本上解决运动员安置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试论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第一人力资源,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性资源.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追求和国际社会共同理念;同时,是体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育事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维护运动员根本利益的需要.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发展水平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体育事业发展状况所决定;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是运动员职业生涯各阶段和谐统一、相互平衡和促进的发展,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提供了新的人才路径.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要着力解决影响体育事业发展和运动员全面发展的交出和重大问题,找准工作抓手,构建有利于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咨询等方法,分析了普通高校"体教结合"的意义,结合中国目前普通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普通高校"体教结合"的发展途径,为推进竞技体育改革和普通高校体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问题进行思考和探析。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训矛盾"突出;体校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落后;青少年运动员缺乏学习兴趣。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有:体校生源不佳;体校学习环境差;体校管理方式不合理。建议建立以考促学机制;推进体教结合步伐;优化体校管理模式提升青少年文化教育水平和质量,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超越"路径依赖",谋求全面发展--"体教结合"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华洪兴 《体育科学》2006,26(6):75-78
从“路径依赖”的角度,提出“体教结合”的学习一训练模式,以利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体育院校应以改革求创新,注意发展特色教育,并对新时期体育学院的发展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在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培养方面存在的弊端。主张通过“体教结合”的途径,从单纯的追求竞技成绩转变到追求运动员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并借鉴美国篮球“体教结合”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培养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亟待关注的5个问题和3个建议,力争使体育和教育达到深层次、实质性的结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篮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虎晓东 《体育世界》2013,(12):135-137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西北地区6所拥有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的篮球运动员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研究,运用体育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基础知识,提出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管理模式优化的建议,提高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和培养效益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体教结合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联系当时我国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体委业体校和教委试点校在培养运动后备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体教结合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运用实地调查等方法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运动员的学历状况,探讨提高民族地区运动员学历的途径及手段,以达到完善体教结合的目的.建议:“送教上门”;聘请专业队的教练员进行授课;改善住宿的人文环境;做好运动队员的思想工作;开展双语教学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陕西省具有相对稳定的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资格的8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调查并分析陕西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训练、比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深入地了解和发现这些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其进一步的发展训练、比赛工作寻找更好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从加强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在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当前问题的一些建议:一要构建"体教结合"文化教育新体系,二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三要提高教练员、领队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从新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建立,到金牌体育使体育远离学生、应试教育使学生远离体育,从"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探索,到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总结青少年健康发展面临的体育与教育关系问题。认为:关于"体教结合""教体结合"35年的探索未能构建起促使二者结合的竞训体系,"学训矛盾"未得到真正解决。对新时代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策略进行展望:加强学校体育,夯实青少年健康发展基础;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打通体教融合核心节点;加强体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助力"今日之星"成为"明日领袖";鼓励社会体育组织参与,构建多元投入的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美国学生运动员的培养形式进行分析,旨在借鉴其实践经验、改进我国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进一步探索“体教融合”的发展路径与前景。研究表明,美国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其训练、参赛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与管理主要有多种政策法规制度、两大管理组织、三个培养阶段作为支撑及保障。本文提出我国应规范社会体育组织,探索“体教融合”路径;加强两大系统合作,创新学生运动员培养方式;强化体育教育政策保障,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7.
张蕾  李伟明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6):57-60,88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以清华大学“马约翰”体育特长班为案例,提出了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培养的“金字塔”模型,即在选拔———培养———输送三个环节中,以“名校品牌”为支撑、依托大学和中学的“优良师资”、向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输送“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并剖析了其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及策略选择,旨在为“体教结合”创新发展提供有益思考,为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探索新路,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8.
<正>"体教结合"或"教体结合"是近年来论述到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问题时,使用最为频繁的词汇之一。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做工作报告时,就提出,要"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体教结合的相关政策";"建立体教结合督导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理念的重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回顾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实践和理念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指出实施文化教育的途径:加强文化课学习,营造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加快“体教结合”步伐,构建体育系统内的教育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本从(一)全面发展为主导,选择要求是关键;(二)奠定基本技术为主,发展全程专项为辅两个方面谈了个人从事业依校少年跳高训练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