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技法指导】一、掀起"盖头"说特点顾名思义,议论性散文是散文的一个品种,它借助议论等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其思想内涵是理,写作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议论性散文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说理时常常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需要读者穿透文字的含义,领悟内蕴,阅读起来不像常规议论文那样枯燥,而是在品味散文的优美韵律中体味说理的精警有力;二是这种散文在说理时,常常  相似文献   

2.
议论性散文兼有议论文和散文特点,是以议论文的结构为框架,用散文化的笔法来写的文章。议论性散文是议论文,它的核心是议论;议论性散文是散文,它自由灵活,充满灵性。它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是将理性的思考与感性的形象完美结合的一种文体。  相似文献   

3.
顾永芬 《考试周刊》2009,(39):77-77
散文素以"形散而神不散"而为人所称道。散文不像小说那样有连贯的情节,不像诗歌那样有动人的节律,但它有本身的特点。阅读和学习散文一定要抓住其特点,课堂教学亦然。  相似文献   

4.
王经军 《中学文科》2007,(10):114-114
纵览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优秀试卷,议论性散文占了很大的比重。什么是议论性散文?顾名思义,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是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以说理为目的的文章。议论性散文联想丰富,内容充实,思想深刻,结构灵活,以“形象”说理,以情动人,语言生动,文采飞扬,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学生的写作才华,因而,得到了阅卷老师的青睐。议论性散文与一般汶论文相比,文学色彩更浓厚,情感更强烈,整体的文学性、情感性高于一般的议论义,往往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观点,议论牛动、形象,很有感染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尤其是荀子的散文,独具风格。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逻辑形式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跃,也不像《盂子》那样语言犀利,笔墨酣畅。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雄辩,  相似文献   

6.
<正>在高考作文的快速阅卷过程中,讲究包装的作文会比较沾光,于是议论性散文就作为一种比较讨巧的文体在考试中被很多同学运用。由于议论性散文相对于结构严谨的议论文而言能广泛地选取材料,表达方式也更灵活自由,同时又能彰显文化底蕴,在考试中往往容易获得较高的分数。然而议论性散文被一些同学误认为它不需要章法,可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其实不然,要想凭借议论性散文在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不仅  相似文献   

7.
高考命题中的现代文阅读,选材以散文为主。散文美则美矣,理解起来却有高处不胜寒之感:散文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写法灵活,表达含蓄,语言优美,能够迅速而敏捷地反映现实生活,它不像小说那样展现纷繁复杂的社会画面,不像戏剧那样揭示尖锐错综的矛盾和冲突,也不像诗歌那样让人便于捕捉空灵的意象和绵长的情丝。近  相似文献   

8.
误区警示把散文写得有点像议论文,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文体——议论性散文;把记叙文写得有些像议论文,却是不规范的记叙文。不规范的记叙文的具体表现是:(一)借用议论文的框架用议论进行开头和结尾,中间叙议  相似文献   

9.
议论性散文可以包容丰富的内容,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可以说,议论性散文已成为高考作文的“新宠”,作文散文化已成为中学生作文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考场优秀作文将是同时具备较强的思想性与文学性的议论性散文,高考作文训练要重视议论性散文的训练。具体来说,它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散文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文学样式。它可以记人、记事、记游、写景,也可以咏物、议论、抒情。它不像小说那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像记叙文那样有六个要素,也不像诗歌那样讲究韵律。它形式多样、短小精悍、语言优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散文有近40篇,占整个篇目的七分之一。其中有许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指导学生学好散文课文,对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及高尚情操很有意义。“形散神聚”是散文重要特点之一。所谓“形散”,取大千世界之一物,生发开去,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无所不谈,不拘一格。所谓“神聚”,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思…  相似文献   

11.
关于杂文这个概念,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一种认为杂文是“议论性散文”。前者主要把杂文看成是一种议论文体,但又带有文艺性这一特点。后者主要是把杂文看成是一种散文体,但又带有议论性这一特点。我个人更多地倾向于第二个定义。它不同于议论文,因为它是用文学形象来议论。它又不同于一般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因为它主要是议论说理。  相似文献   

12.
该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虫蛹出壳未成美丽的蝴蝶的故事,是议理抒情的载体,作者依凭它生动诠释“生命需要奋斗乃至挣扎”,“如果生命中没有障碍,我们就会很脆弱,我们不会像现在那样强健,我们将永远不能飞翔”的人生道理。由此我们清楚地看出:正是因为叙述了这个故事,议论才得以顺利而有效地展开,道理才阐释得如此精深,作者的主观情感才能抒发得不显山露水,主题才揭示得如此自然显豁。  相似文献   

13.
说明文是一种特殊的阅读体例。它是为了向读者说明、阐释、介绍一个事物性状、过程等的文体。这种文体,它既不像故事那样曲折生动,也不像散文那样脍炙人口。那么,对于三年级学生,抽象而枯燥的说明文到底应该怎样上?  相似文献   

14.
古人谈写作。说开头当“起句如爆竹”,说结尾当“结句如撞钟”。像炮竹,就应响亮别致,引人注目;像撞钟。就应余音袅袅,回味无穷。这既点出了开头和结尾的重要,也说出了两者的特点。考场作文,尤其注重这一头一尾。作文备考后阶段,在这两点上下功夫,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在考场上流行议论性散文。或者说散文式议论文,这里就谈谈议论性散文开头和结尾的九种技巧。  相似文献   

15.
徐伟娜 《学周刊C版》2014,(9):180-180
说明文是初中阶段最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向读者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揭示规律、原理。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富有故事性,也不像散文那样富有美感,这就注定了它的悲剧——被忽略。然而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说明文必考。这就让教师们不得不讲,却不知讲什么;学生不得不学,却感到枯燥乏味。难道说明文阅读真的是无药可救了?其实不然,说明文阅读并不是无章可循,学习说明文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正说明文是初中阶段最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向读者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揭示规律、原理。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富有故事性,也不像散文那样富有美感,这就注定了它的悲剧——被忽略。然而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说明文必考。这就让教师们不得不讲,却不知讲什么;学生不得不学,却感到枯燥乏味。难道说明文阅读真的是无药可救了?其实不然,说明文阅读并不是无章可循,学习说明文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议论性散文语言传达自己鲜明的观点,哲理性、抒情性和文采性很强,这也是议论性散文的亮点。因此技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田光 《语文天地》2013,(11):47-48
议论性散文从属于散文,并非议论文。议论性散文就是运用散文笔法来发议论,或者是一种阐述某个观点的散文。文章的主体是为了说明某一观点,因此有议论的性质,但其笔法则是散文,不是严谨地注重理性和逻辑的论证,而是侧重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相似文献   

19.
由于散文文体的特点,散文不必刻意地像小说那样塑造典型人物;不必像戏剧那样组织开阂起伏的矛盾冲突;也不必象诗歌那样纯粹而强烈地抒发感情;它可以无所凭借、任意挥洒,一任自然地描写一段平凡的生活。但恰恰也正是在这里,却显示出了散文创作的难度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它可以无所凭借,但却不能没有境界;它可以任意挥洒,但无形的真善美之境界,却早已泾渭分明地决定了散文格调的高下。  相似文献   

20.
品读人生     
人生如一本厚厚的大书,等待着人们亲手去书写,也等待着人们细细去阅读、去品味。人生这本书不可能像小说情节那样跌宕起伏,也不会像散文那样优美深刻,更不像诗歌那样意境深远,它的内容只是些平凡的人和平常的事,而且很平淡,有时甚至平淡得如一杯白开水。但只要你细细地品读。这杯。白开水。也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