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红菊 《文教资料》2008,(36):121-122
<新课标>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如何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论语感及语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内部规律决定了语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中学语文新课标以此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意味着语文教学由作为物的工具转向作为人的学生,旨在使学生获得一种工具转而以语感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整个文化心理素质,从而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所谓语感,是一种心智技能,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正确、敏锐的感受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引发学生的语感,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4.
5.
近几年来,语文界对语感问题越来越关注了。但笔者注意到:对如何培养语感能力即具体训练方法讨论得很热闹,而对语感的对象即感什么,似不够深入。这个问题不明确,那么关于语感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可能会成为无的之矢。  相似文献   

6.
一、品味描述性语言的生动形象 1.品味词语的传神。动词是最具生命力的词。《社戏》中有一段描写水乡少年撑船的语言:“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为什么用“点”而不用“撑”或其他别的什么字?仔细品读,就可以品出“点”字的精妙传神。它极其形象地  相似文献   

7.
语感是指一个人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迅速感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一、听(倾听) 听话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把感受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通过倾听,学生可以积累语言,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根据课文所描述的意境作一定的深化、扩展或浓缩、概括,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目的,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迅速感悟的能力。一位老师在讲解《第一场雪》时,就动情渲染:“由于我们地处南方,现在虽然已是隆冬季节,可窗外却依然是阳光灿烂。然而,就在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梦。我梦见我和同学们来到了胶东半  相似文献   

8.
华全红 《学语文》2005,(5):41-42
对于语言的作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这样精彩地表述:“只有语言才能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灵。”这一表述的意义不妨理解为:创建富有生命意义的生活世界是从语言开始的。如果说语言是把人、社会和文化连结起来的纽带。那么语感就是把人和语言连起来的纽带。人的成长、发展过程。同时也就是他的语感不断深化、美化的过程。可见语感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知力。培养语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课文。教师可以从唤醒生活经验、鼓励品词析句、引导大胆想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学是一门严谨的教学。针对教材中题材多样,应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教学中,根据题材,适当、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善于选择不同的方法、方式.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学习英语与教学英语是同步并上的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直觉思维就是在早已获得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凭借思维的“感觉”直觉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心理过程。其特点表现为:依附性;非逻辑性;潜意识性;创造性。语感教学的功能既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其途径与方法多种多样,而通过直觉思维训练来培养语感则是一个行之有效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13.
邓文华 《云南教育》2002,(34):30-31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用“博大精深,异彩纷呈”来涵盖绝不为过。语感是主体对语言的感受,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接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一、语感的内涵语感是人对语言认识的结果。要想拥有审美感知能力,就必须发现字面意义以外的意义。语感具有文学的质地,能发现文字本身及其链接所产生的许多脱离用法规范中的意义。夏尊先生曾谈道:“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的反面吧…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评议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间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像、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的这样  相似文献   

15.
16.
“语感”一词在不少教师头脑中大概被理解为一种对语言的天赋直觉。既无法量化,又难以操作。比之其它诸如分析体、作、背景或分段、概括层意等知识网络而言,语感教学实在是一个飘渺的概念。平时训练不多,自然成为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语文课上“讲析法”的负面效应——教师过多烦琐的分析取代了学生的感知积累,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中的独立见解。于是,传统的“诵读式”教学方法又重新被人提起并受到重视。但是,在“矫枉”的过程中,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却令人担忧。只要稍微关注一下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就会发现一股漠视理性“分析”的潮流正在涌动,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让学生读书,高唱“书读百遍”“熟读唐诗三百首”的赞歌,淡化甚至回避必要的讲析。学生要多读,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无论是对阅读,还是写作,语感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加强诵读,让学生从吟咏诵读中习得语感;其次,在诵读中发挥想象,想中理解,培养语感;再次,敏锐地语感与对现实生活的敏感是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实际,是形成丰富语感的途径之一;最后,就是学生语言素材的积累,强调背诵,背中积累对培养语感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直觉思维就是在早已获得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凭借思维的“感觉”直觉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心理过程。其特点表现为依附性;非逻辑性;潜意识性;创造性。语感教学的功能既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其途径与方法多种多样,而通过直觉思维训练来培养语感则是一个行之有效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30年代夏丐尊提出语感的概念,直到90年代成为研究的焦点和热点,语感和语感教学在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