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新时期之初,文学沿着人性关怀的路线必然延展至对性别差异的关注,进而导致女性独特的境遇、经验的历史性出场,营造出第一波女性主义话语浪潮.但这样的出场路线又宿命般地决定了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话语与生俱来的本质主义潜在倾向.尽管第一渡女性主义话语主体也敏感到本质化、刻板性别模式/制度对女性个体精神自由的宰制、压迫,但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文化语境来支持她们进一步质疑、挑战这种刻板的性别理念.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取代人道主义成为中国女性主义话语的主要思想资源.但是,本土性别语境又决定了我们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本质主义思想流脉内.这一切既营造了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话语的大面积繁荣,也造成这一话语的种种尴尬.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代——80年代。历史给这个年代造就了一个特殊的环境和内容,在这个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宰,因此,我们要研究这个时代,研究青年人如何把握这个时代的精神。当今的青少年,由于受年龄、知识、阅历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对时代这一概念缺乏全面的、历史的、本质的理解,更出现了一些偏向。比如,他们所注重的不是80年代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从而使自己更好地适应80年代的需要,按照80年代的节奏去学习和生活,而是盲目地把这一口号借用过来当做抵御的盾牌,不仅拒绝老一辈和师长的规劝教育,摒弃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甚至对党的现行方针政策也要进行“独立思考”。也正因为这样,有些青少年口喊“现在都80年代了”,在这个特殊的时  相似文献   

3.
温暖概念80在打上这个题目的时候抬起头深呼了一口气,问了问自己。狐狸心,你给他们留下了什么?我们都生在80年代,而这一代青年无一遗漏的被人称作:垮掉的一代。我肩负这个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悲哀的称号太久,有人说,累了,我们逃跑吧。于是一个个“80后作家”诚惶诚恐抓紧时间跟“80”这个概念划清界限。这不得不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我想是这样的。直到徐鹏跟我说:我们该做点什么了。公益活动时间定在国庆,中秋节的前一天。小时候的记忆中,中秋节就是吃。那时侯的家里清贫,平时很少开荤,鸡鸭鱼肉什么的还算是奢侈品,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摆…  相似文献   

4.
有问有答     
为什么我的建议常被孩子拒绝? 我的儿子上小学六年级了,他似乎对我们的各种指导和建议都产生了抵触情绪。爸爸对他说:“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你也应该看一下!”儿子说:“你看就行了,我觉得我没有必要看。”有一天早晨我说:“今天外面很冷,你要穿厚一点儿。”儿子却说:“一点儿都不冷。”而且穿着很薄的衣服就出了门。我们都是出于好意给孩子提出建议,却遭到孩子的拒绝。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当代榜样教育的困境与对策——后现代主义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榜样与榜样教育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发生于欧美,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在对榜样教育的反思问题上,给我们不少启示。后现代主义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仿真”,仿真(Simulacra,也译作“模…  相似文献   

6.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作为一门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其整个研究体系、价值观、理论、概念和方法一直是由西方文化主导的。这种文化霸权不仅对东方国家的学术造成了压制,也给其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施旭教授作为学科前沿研究者,在其《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一书中建构了一套根植东方的话语研究体系,帮助我们认识自身的话语,也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本文将对此书内容做以评介,帮助国内学者略窥其内涵精要一二。  相似文献   

7.
1980年代末的“谢晋模式”讨论是谢晋研究20年最有学术含量的一项工作,它在很大程度上规约了20年的谢晋研究。但是无论从所谓“谢晋模式”的外延即其适用范围的有限性看,还是从这一概念的内涵即主要体现在叙事学层面看,在电影学领域,这一命题的合法性都值得商榷。然而,如果把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放置在80年代整个文化背景里,把它视为80年代知识精英话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又具备了自身的合理性。分析这一问题讨论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80年代后半叶知识精英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龃龉。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化语境中,中国学理论面临一种两难的抉择:拒绝西方话语,将被抛出当代批评浪潮之外;接受或参与西方话语,则冲击甚至动摇了本民族的传统话语结构。因此,长期以来,中国学理论一直在自我迷失与寻求出路的焦虑中艰难突围。增强本民族传统理论话语的信心,坚持用我们自己的论话语发言,让世界重视我们的话语,也许这就是在世界化语境中我们最需要做的事,也是我们在与西方对话时能够拥有自主权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创业观点     
大胆尝试使我成为百万富翁假如条件允许,应该尽可能去尝试,这是我创业致富的一个原则。80年代初,上大学的时候,宿舍的一个室友,对集邮知道很多,经常给我们讲集邮可以增值的例子。照他的话说集邮可以发大财。当时我暗想,如果有条件我一定去尝试,可当时我没有多余的钱去投资。二年后我结婚的时候,妈妈给了我700元钱让我办婚事。700元虽然不多,也着实让我和妻子兴奋了一阵。我们商量如何花这笔钱,包一辆日本轿车去北京玩二天差不多够了,要不去泰山旅游一趟或请同学和朋友去饭店大吃一顿……这时我想起了尝试投资邮票的事。当时作这…  相似文献   

10.
文学现代性不仅是一种时间概念,也是一种价值论意义上的概念。以理性和主体性为核心的现代性成为新时期文学的自觉追求,同时铸造了新时期文学的辉煌。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商业化浪潮的风涌而至,现代性话语遭到后现代主义的无情消解,“渴望堕落”“躲避崇高”“玩弄文学”等创作心理的凸现,使中国新时期文学又一次陷入迷失而不得不在漂泊的途中行走,中国文学应该有自己的基点。但它的基点在哪儿?  相似文献   

11.
一、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榜样与榜样教育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发生于欧美,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在对榜样教育的反思问题上,给我们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文学现代性不仅是一种时间概念,也是一种价值论意义上的概念.以理性和主体性为核心的现代性成为新时期文学的自觉追求,同时铸造了新时期文学的辉煌.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商业化浪潮的风涌而至,现代性话语遭到后现代主义的无情消解,"渴望堕落""躲避崇高""玩弄文学"等创作心理的凸现,使中国新时期文学又一次陷入迷失而不得不在漂泊的途中行走,中国文学应该有自己的基点.但它的基点在哪儿?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围绕着"人的解放"发出自己鲜明的话语,这种话语中张扬着西方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情怀和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并流露出"士"阶层深层心理结构中的关心国计民生的责任感;中国到了40年代,历次的政治运动打破了政治权力话语、知识分子话语与民间话语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知识分子话语得到了扼制;20世纪80年代是"五四"之后再一次呼唤传统价值回归,也是知识分子重新找寻已失落的话语权的契机,这个时期也是上世纪最后一个思想文化的璀璨时期;21世纪的知识分子已有边缘化和世俗化的倾向,但21世纪知识分子的话语究竟朝什么样的建构方向发展,还在社会的关怀、期待和知识分子本身的努力当中.  相似文献   

14.
乌托邦承载着人们的理想、希望,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作中普遍缺少的就是这种乌托邦精神,而是拒绝崇高,追求感官刺激;玩弄文本游戏。这种情况的出现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思潮的兴起有关。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性话语下,国家权力系统和精英知识分子之间构成了一种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文化空间。在这种双向的文化空间中,知识分子尽管完成了对国家、权力、政治等意识形态话语的批判和重建,但也在无形中依附了国家权力系统,二者形成了同构关系。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知识分子在进行“文化现代性”建设的同时,开始了对后现代话语的承传,在“边缘”这一充分的对话立足点上,试图确认中国知识分子构建知识分子真正的身份,开辟民主的文化空间,建立独立的思想品格、文化自主性和精神公共性,在合理性和合法性等层面上构建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育实践中,媒体技术永远属于物质条件而不是逻辑前提。教育技术学的实践应该避免过度研究而导致的不当实践,也应该努力摆脱伪概念的束缚。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教学系统的结构,如果用IPL、IPT和IPM以及它们之间的输入输出信息流来表征教学系统结构,我们就可以摆脱哲学话语给教学系统研究带来的羁绊,走上精准研究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2月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高等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对象的80后新一代“财富新贵”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未来人才成长的方向,也给今天的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人带来诸多的思考。1认识80后“财富新贵”的崛起,高等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不论是文化市场,还是经济市场,当许多人还认为还是“60后”或“70后”的天下时,“80后”财富新贵已在不知不觉中浮出水面,并试图用自己的实力证明新一代的崛起。“80后”最初引人注目,开端于韩寒、郭敬明等几个生于八十年代的作家,他们一夜成名,颠覆了传统中国人的成长模式,也让“80后”这个概念广为人知,并发展成为一个个性鲜明的青年群体。1.1“80后”起源及背景。关于“80后”这个概念,最先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原意是文坛对1980~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的称呼,后被各个领域借用,指代整个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80后”出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生育政策加强中的年代,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张扬,富有思想,也善于接受新事物。这部分人目前大多数还是在校大学生,或者...  相似文献   

18.
李泽厚的主体论哲学在对革命话语解构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实践为内容的主体概念,这一解构的方式最明显的特征表现为以康德具有先验认识能力、自由意志和审美的主体来改造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改造历史和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基于此立足点来透析在80年代的语境中,这一解构方式是如何来构建80年代的精神图景,以及其在后"文革"的语境中是如何重塑当代的历史和个人的生存方式,进而反思我们当下的处境。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一个80后,顾名思义,80后就是指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人,对吗?但是在中国,80后还有一层比较特殊的含义,它其实是指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我们一出生,就得了一个国家级证书,叫独生子女证,这个证可以保证我们能够独享父母的宠爱,但是这个证,也要求我们要承担赡养父母的全部责任。最开始我是觉得,如  相似文献   

20.
面对这群经过几年的打拼,已占据中国文坛重要一席之地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李傻傻等一批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写手,我作为教了二三十年语文、也写了近千万字作品的语文教师内心感到的是惊讶。他们毫不遮掩地显示着张扬的个性,其思想的锐利,横溢的才气,意念的狂放不羁,表述世界的别具一格,驾驭文字的娴熟潇洒,这是以前的青春写作所难以企及的。对80后的这几年的写作众说纷纭,我们首先应该看到,与其说80后作家书写的是“青春的躁动”,不如说他们铭记的是青春的搏击,生命的疼感以及对存在的追问。而未来,永远值得期待,这一代的年华与梦想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