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教育》2014,(6):29-29
快乐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心灵体验,对于孩子来说尤其重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快乐,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快乐,能丰富他们的感知力。只有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孩子们才能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趣事让他们感到开心愉快呢?我们来听听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第一小学的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2.
是的,快乐对我们的生活多么重要!每天面对一大群孩子,工作的特殊性常常使老师的情绪变化很大,也很容易把来自家庭和生活的苦恼带进课堂。但一个老师的心情不仅仅属于自己,还会辐射到几十个孩子。不快乐的老师很难培养出快乐的学生。不快乐的老师本身也很难享受美好的生活。把快乐带给孩子,教育原本是一种享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有这么一个案例:老师让小朋友画苹果。一个小朋友把苹果画得像茄子。老师问为什么把苹果画成了茄子的形状,小朋友说:“这是我今后培育的新品种。”老师说他的想象力真丰富,并给了他满分。这个孩子受到激励,后来的画越画越有新意,还得了大奖。这个案例启发我们:画得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思想,有思想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作为老师,我们没有资格将孩子的个性和想象力扼杀掉。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过程是儿童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  相似文献   

4.
学知培训     
正快乐智慧创新进取"真喜欢学知啊!小作家的摇篮,同学们创作的新天地。这里有优秀的老师,可爱的同学!"这是孩子们的心声。看似六年的平凡,"快乐、智慧、创新、进取"的办学理念却显示着不平凡。孩子们在快乐中增长智慧,在创新中不断进取。严谨的学风、科学的管理、负责任的态度及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以白墅萍校长为核心的快乐体验作文体系,让孩子们在各种体验活动中亲自感受观察,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激情,如雨后春笋般的培养出一批批佼佼者。摄影室、红色教育基地、海滨之旅  相似文献   

5.
学知培训     
"真喜欢学知啊!小作家的摇篮,同学们创作的新天地。这里有优秀的老师,可爱的同学!"这是孩子们的心声。看似六年的平凡,"快乐、智慧、创新、进取"的办学理念却显示着不平凡。孩子们在快乐中增长智慧,在创新中不断进取。严谨的学风、科学的管理、负责任的态度及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以白墅萍校长为核心的快乐体验作文体系,让孩子们在各种体验活动中亲自感受观察,  相似文献   

6.
案例1、美国孩子画苹果,老师拎来一篮鲜果,由孩子们任拿一个去照着画;日本孩子画苹果,先由老师拿苹果让大家观察一番,再让学生照着画;我们中国孩子画苹果,则是由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苹果,然后规定先画左、后画右,这里涂红、那里涂绿……结果,只有中国孩子画得最像苹果,而日本孩子画得则像鸭梨,美国孩子画得或如南瓜,或如葫芦。  相似文献   

7.
孩子喜欢把画画当作游戏:一支"神奇"的笔,它能自己流淌颜色,能画线,画各种形状。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幼儿每一次的美术活动都是一次情感体验。教师就关注幼儿的亲身体验,鼓励幼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体验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吹画”就是用嘴或其他工具(例如吸管)把滴在纸上的颜料吹散开来,显现出千姿百态的图案而组成一幅画的美术形式。这种作画方式操作方便、气氛轻松,画面变化无穷,符合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吹画活动可以让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按照自己的意愿,吹出自己喜爱的事物。但是,老师的引导,往往会限制和影响孩子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沈凝 《云南教育》2004,(5):42-42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进行这样的美术教育:老师先出示范画,学生跟着学,最后老师评价谁画得像、谁画得好。长期受到这样的教育,学生会自然地忽略自己的感受,产生盲从心理,逐步丧失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创造力、想像力也将在无形中消遁。把合适的美术教育还给孩子。发达国家的美术教育重在体验和创造,鼓励个人的表征方式。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认为,我国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不仅要探讨如何适合孩子的发展特点,还要探讨如何具有中国特色,如何让孩子更自由、更有想像的空间。而要让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画”,评价方式至关重要。日本公…  相似文献   

10.
尽管江江讲的箭龙大战霸王龙的故事与吹画毫无关系,但江江的老师能耐心地让他讲完并加以肯定,可见,江江的老师比较尊重孩子。但江江的老师又建议孩子把讲述的内容用吹画表现出来,供大家欣赏,显然,这一要求是不合适的。因为,吹画的内容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孩子只能根据自己的吹画作品加以想像、讲述,而不能根据事先确定的画面内容,再把它吹出来,更何况是这么复杂的故事情节呢!  相似文献   

11.
吹泡泡     
吹泡泡是孩子都愿意玩的,原料简单,几乎唾手可得,玩法又方便,而看着一个个泡泡被自己吹起来,有一种创造的快乐。即使随后就跟着破灭,但因为来得容易,也并不十分懊丧。孩子难得有这样的机会,面对一个世界在自己手里诞生与毁灭,体会类似于生与死的感受。他们往往因此而沉迷。功课做累了,儿子使用一些肥皂液来吹泡泡。他能把一个泡泡吹得很大,从管子口升起,又飘落在地上,然后有好一阵,这个泡泡才渐渐消失。最大的泡泡是桌面上完成的,直径可达一尺。他还把管子伸进泡泡里,在里面又吹出一个泡泡,甚至再吹出一个泡泡。这些都是我…  相似文献   

12.
何丽娟 《中学文科》2009,(13):84-84
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学生在体验中能快乐地成长!这是我教学《孔乙己》之后的强烈感受。  相似文献   

13.
很多家长和老师会经常听到学生一些这样的话:学习太累了。唉.老师怎么布置这么多作业啊!明天能放假多好啊!怎么还不到星期天?什么时候放暑假啊!某某老师烦死了,老是布置这么多作业!今天真高兴,好课(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等课)很多!诸如此类的话不绝于耳,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疲惫不堪的神情、佝偻前行(背着书包上学放学)的身影、牢骚满腹的语言,而不是开心快乐的学习,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学生如此无奈?有什么事情让我们的孩子充满忧郁?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我以为,  相似文献   

14.
模拟情境,角色体验作文教学的策略,遵循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理论、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模拟情境,角色体验,探究想象,感受写作乐趣。游戏情境体验,顺应儿童之本位;画写情境体验,诗画一体激想象;故事情境体验,学生心灵的家园;戏剧情境体验,课堂舞台展天地;采访情境体验,实践感悟促成长。角色体验唤醒学生“沉睡的语言”,激活学生“言语的冲动”,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实践,培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促进学生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上午不是我主班,所以在孩子们自由玩积木期间,我坐在空位子上,准备下午美术活动的范画,很多孩子把小脑袋凑过来看我画画。等我画出轮廓时,有个孩子小声说道:真好看!另外几个孩子也议论开了:濮老师画的是  相似文献   

16.
吹泡泡     
今天的活动课,老师让(rang)我们吹泡泡,大家都高兴极了! 第一位同学上台来吹泡泡,开始,她没有吹出泡泡,可她没灰心,接着吹,吹出了一团泡沫(mo)。第二位同学上台来吹,吹出了一个小泡泡。第三位同学上台来吹,吹出了一个大葫芦(hu  相似文献   

17.
象棋家族     
孩子的话:中国象棋真有趣,有将军、士兵、马等,真奇妙!老师寄语:象棋是中国国粹之一,让孩子认识它的历史和文化,一只小棋子,在孩子笔下,情感化得那么可爱,装饰得那么华美!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吹画》现场作文;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目的:1.通过同桌合作完成“吹画”,介绍创作过程,展开想像的翅膀,描述作品的意境。2.体验合作的乐趣,感受“美在生活中”“美在自己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9.
成功体验指的是个体在取得的成功中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或者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当学生取得成功,比如解决一个难题,学会一种技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等等,都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好了还要更好”的自我激励心理,成为进一步学好的内部诱因。成功体验的关键在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阮肇兴 《教育文汇》2012,(11):47-48
一位二年级的老师叫学生画小鸭子,有一个孩子把鸭脖子画得比鹅脖子还长。老师说,鸭子怎么能这样画呢?老师说着用多媒体打出一张小鸭浮水的画:看,这就是小鸭子!你画的是鹅还是长颈鹿?一位老师要求一年级的孩子画太阳,有一个孩子画的太阳是绿色的。老师说,谁见过这样的太阳?你画的是青苹果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