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散文诗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本文的作者屠格涅夫有意识地使散文的语言与诗歌相近,又使诗歌的特性渗入散文之中,达到了两者的巧妙结合。所以本文既有散文抒写自由、形式活泼、逻辑分明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诗歌语言简洁凝练、音韵悦耳和谐、描写集中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它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精美而充满哲思的文字。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式,是诗歌大类中的一个成员。  相似文献   

3.
1汉初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为散文和辞赋的发展。贾谊是汉初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不但是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著名的辞赋家。赋是我国古代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文体。它滥觞于先秦,发展繁荣于两汉,一直延续到清朝,历代都不乏佳作。战国末期楚人荀子写的《赋篇》,第一次以“赋”名篇,使赋逐渐在楚国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体。楚人刘邦在夺取政权建立汉朝后,赋便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汉人以“辞赋”并称。是就楚辞与赋的渊源关系说的。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可分为骚体赋,散体大赋  相似文献   

4.
儿童散文诗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但在具体的散文诗教学中,老师们却时有困惑:在欣赏散文诗时,幼儿往往记了上句,忘了下句;老师精心创设的环境,满含激情的教学却无法让幼儿有所心动;活动后,幼儿似乎云里雾里,不能很好地理解散文诗的含义,更不能有感情地朗诵。  相似文献   

5.
赋体说略     
赋,是我国古代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所谓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提法,即说明它曾是独霸一代文坛的重要文学样式。在文学史上,赋作的数量颇大,又历来受到文人的重视,许多人爱  相似文献   

6.
汉赋作为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汉都长安,作为汉代强大国力、昂扬奋进民族精神以及汉人宇宙意识和时空观念的载体,为汉赋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发面的强大支持,对汉赋的兴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一、案例背景散文是介于文章和文学之间的文类,它叙写"这一位"作者的所见、所闻,表达"这一位"作者在独特境遇中的所思、所感。王荣生教授指出:"阅读散文,自始至终都在散文的里面,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者所见所闻,是体认作者所感所思。散文流露作者的心扉,读者以自己的心扉打量散文,阅读散文是心与心的碰撞、交感。"1散文是我国中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散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该如何立足文本特质与学生学情?这  相似文献   

8.
泰戈尔是我们中国读者都非常熟悉的印度作家、诗人,他是五四时期就被中国现代文学前辈郑振铎和冰心译介过来的。泰戈尔的散文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散文诗。它是一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即它的篇幅一般比散文短小,而且比一般散文更加讲究音乐节奏和语言的诗意性。大部分散文诗是诗情与哲理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9.
音乐与文学历来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文学与音乐共生同源;在发展过程中音乐作品中蕴含着文学的因子,文学作品中渗透着的音乐的因素;诗与音乐的结合形成诗歌,戏剧与音乐结合形成歌剧,散文与音乐形成音乐散文,小说与音乐结合形成音乐小说,这些艺术形式的出现,更加体现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携手并进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代表作的解析,揭示出萧红小说创作文学独创性所表现的三个方面是:主题意蕴的多重性及深刻性;介于小说与散文、诗歌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颇具特色的小说语言。  相似文献   

11.
这里从给“古翻译”正名开始,通过对古翻译的历史和现状的观照,从而认为“古翻译”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翻译学。古翻译的实践呼唤着理论的探索。古翻译所研究的对象包括语言学各个方面。它所研究的意义不单是使译语能力有所提高,对建设精神明,振兴中华有重要意义。进而对古翻译的理论基础、原则、方法、标准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文化大散文被视为新时期散文创作中最大气的写作,但文化大散文体现着求理求深的男性叙述特点,叶梦的《遍地巫风》以女性视角解读湘楚文化,带有浓郁的心灵化、生活化、形象化色彩,提供了另一种文化散文的写作范式。  相似文献   

13.
散文与结构     
60年代初期有论者指现,散文忌散,又有论者指出,散文贵散,要“形散神不散”,其实,散文之散,与骈文相对,而与作品结构之散无关,西方之prose和essay二词,通常译为散文,随笔等,这种文体与诗歌,小说相比,确实较为自由灵活,甚至容许“松散”,五四以来,不少人认为散文可以写得随便些,此说可能受到西方散文文体论的影响,然而,文学为艺术,文学作品重结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中国行秦至今的散文,其佳者莫不结构完善,前呼后应.“形散神不散”说至今仍然误导人。希望在辨释散文之本义与结构之重要后,“形散神不散”的误说,从此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4.
佛典翻译文学和民间文学都具有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特点,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佛典翻译文学虽然不能全部作为民间文学看待,可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借用民间文学材料附会加工而成的,如“佛传”、“佛本生故事”和“譬喻故事”中的许多作品,可看作柒上宗教色彩的民间文学。佛典翻译文学与民间文学互相渗透,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15.
魏萍 《海外英语》2011,(10):229-230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plays an indispensible role in the translating activity. As a senior translator, Prof. Zhang Peiji brings his subjectivity into full play in his prose translation, and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Lane" can be regarded as one of his representatives. An examination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reflected in this version helps to better understand Prof. Zhang’s art of prose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有效性,其实就是文学“个人”对世界的进入方式。小说、诗歌在“个人化”表达上自然有它自己独到的地方,但因文体的局限毕竟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尴尬。正因散文能“直抒胸臆”,它的“自由”更能使作家的“思想”痛快淋漓。按照时间顺序,“身体”在文学中的起起伏伏无疑是199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文学事件之一,余秋雨、刘亮程、南帆的散文在主题的意义上可看作是“身体”处境具有代表性的发展过程,同时文学介入现实的有效性也得以不断地深入。这应该是散文最具现实感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7.
清初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是我国古代散文的精华,其中论说抒情、写景咏物各体兼备.罗经国先生从《古文观止》中选译32篇,译文将原文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从罗先生之译文,可以看出汉语散文的美是可以再现于译文的.但是,由于汉语散文独到的修辞手法和文字形态,翻译会受到种种限制,难以尽现原文之美.  相似文献   

18.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种独具魅力的形式。中国古代诗词因其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学魅力给广大中外译者出了难题。诗歌最注重情感传递,古典诗词英译时,最值得注意的也正是情感的传递。本文旨在通过一篇广泛流传的译文来研究汉诗英译中的情感移植。  相似文献   

19.
由彭兆荪辑选、徐达源参校的《南北朝文钞》,体现出了选者以六朝骈文为尊尚的编纂旨趣和反对俳俗、推崇渊雅的骈文主张。在文学史价值上,该选本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为骈文正名的效果,同时对后世骈文选本编纂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堪称清代以六朝为主要收录对象的骈文选本中重要的一部总集。此外该选本也有不小的文献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散文的概念在演变中不仅有散文与非散文的区别,也有文学性散文和实用性散文的区别,在文学领域内,后者的区别更为本质,但常为人忽略,虚构作为一种创作技法,在大学性散文中的存在是由文学的形象性要求和话语叙述的特点决定的。虚构与真实并非不相容的概念,合理的虚构以生活真实为基础,使散文走向更深层次的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