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山魂塑》是由刘文金先生创作的二胡协奏曲,整个作品共分为四个代表着不同的主题。该作品极具民族音乐特点。本文将围绕二胡协奏曲《雪山魂塑》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能够了解二胡协奏曲《雪山魂塑》的艺术特点,以此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和中国两部典型的描写弃妇形象的作品《美狄亚》、《氓》,对两位中西方古代女性情爱意识的不同表现、面对欺骗背叛和遗弃时截然不同的反应与行动,进行了深入的比较与分析,并探析了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这两部极具影响力作品的文化定位分别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喜华教授《跨文化视野中希尔作品研究》一书以独到的眼光从当代英语作品中选取了极具代表性和时代意义的贾斯汀·希尔的中国三部曲——《黄河》、《品梦茶馆》和《天堂过客》作为研究对象,作者借希尔作品对东方主义偏见的超越以及对传统西方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的解构,展望了在全球化时期异质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达到和谐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狂欢节的忏悔》是德国著名作家卡尔·楚克迈耶的重要作品。作品刻画了上至贵族老爷和小姐,下至被遗弃的农家妇女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对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描写极具特色。将其与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相比较,以突显其在其心理描写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白先勇是一个极具悲悯情怀的作家,在其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对人类困境的深情关注及对人生悲剧的不懈思索,本文从分析《花桥荣记》和《那片血一般的杜鹃花》中的灵肉冲突入手探究其中蕴含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6.
《童话》是极具争议的作品,它涉及了人文、社会等范畴,是艾未未的代表作之一。本文简述了前卫艺术先锋艾未未的作品《童话》的内容,形式与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童话》了解艾未未的艺术主张和独特的思考方式。本人认为艾未未是用极简单的方式来颠覆我们的固有概念,但是他却能让我们最大程度感受到他的观念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作者创作出的作品却极具相似性,米歇尔·法柏的《绛红雪白的花瓣》与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所描写时代背景不同,而两部作品中的人物设定和情节较为相似。通过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发掘两部文学作品中的异同处,探讨相类似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女性形象及地位的相似处。  相似文献   

8.
探讨《离骚》与《九章》是否为同一时期的作品,旨在论证《离骚》的创作年代与历史背景,然这在汉代人的载论中是难以解决和论定的,故须从这两部作品的叙事内容的对比研究入手,加以论证其为同一时期的作品,方能从根本上而且极具说服力解决《离骚》的创作年代与历史背景的问题。当前,争论似乎不大,但敢于公然这样论说的学者并不多,这就是撰写此文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钢琴作品《皮黄》是由当代作曲家张朝所创作,在2007年"帕拉天奴杯"首届中国音乐(钢琴作品)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此创作也是当代中国钢琴音乐中结合并运用京剧素材取得较高艺术水平和极具影响力的作品。本文从《皮黄》的音乐内容,创作特色,及在演奏中容易忽视的细节方面进行分析,意在分析钢琴曲《皮黄》在创作中对于京剧素材的运用、中国乐器的模仿以及对中国民族化风格的表达方式,并从中探讨在实际演奏的诸多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程禹茜 《海外英语》2015,(9):160-161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泼辣机智,极具风趣,在其诙谐幽默的喜剧外壳下却极具讽刺力。主人公凭借从天而降的百万支票跻身上层社会,深陷于纸醉金迷的幻象中;并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渐渐迷失自我。马克·吐温通过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遭遇,在辛辣地讽刺堕落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无情地批判了腐朽的社会现状对人性的摧残,也流露出对社会中进步思潮的产生与发展举步维艰现状的深深无奈。该文通过分析作品,试图探究作品喜剧形式下的悲剧内涵。  相似文献   

11.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泼辣机智,极具风趣,在其诙谐幽默的喜剧外壳下却极具讽刺力。主人公凭借从天而降的百万支票跻身上层社会,深陷于纸醉金迷的幻象中;并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渐渐迷失自我。马克·吐温通过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遭遇,在辛辣地讽刺堕落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无情地批判了腐朽的社会现状对人性的摧残,也流露出对社会中进步思潮的产生与发展举步维艰现状的深深无奈。该文通过分析作品,试图探究作品喜剧形式下的悲剧内涵。  相似文献   

12.
文本是一个整体,针对文本的解读方式也是一个整体.结合具体作品,选择与之匹配的解读方式,从各个维度、各个层面透视作品,构建全面丰富的诠释世界.而这,必须借助典范个例进行实证和阐发.《陋室铭》《项脊轩志》可以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例子,通过对两者的比较诠解,寻觅构建对作品进行科学全面符合规律的解读模式.  相似文献   

13.
肖邦《F大调叙事曲》是一首极具技巧性和表现性的钢琴作品,其独特的构思,强烈的对比往往会让演奏者对其完整性产生误解.本文以分析《F大调叙事曲》的创作特征为契机,对其演奏技巧及音乐内容发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提出应以技巧为基础,以创作特征指导演奏,才能够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全面地把握作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对《非诚勿扰》相亲节目2010年3月14日第10期进行分析,特别是对男嘉宾富二代刘云超挑战极具争议拜金女马诺一节进行分析。主要从节目对话内容进行语步分析。《非诚勿扰》整部作品的电视类型是相亲节目,同时具有相亲功能性和娱乐性,风格是犀利、幽默风趣。《非诚勿扰》凸现了当代男女双放方择偶意识形态的碰撞。  相似文献   

15.
巴赫在音乐史上被誉为"音乐之父",作品《哥德堡变奏曲》代表了巴赫晚期的艺术成就,极具美感。这一代表作展现了音乐整体结构的平衡,从咏叹调的和声到变奏旋律的绚烂,无一不体现出作品卓越的创作特色,从中可以感知巴赫对于音乐完美的驾驭能力。本文分析了《哥德堡变奏曲》的内部结构之平衡美,并从全曲和变奏部分分析其创作特点,为人们分析和感受巴赫作品提供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16,(4):64-70
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地赞誉与关注,被称为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之作,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笔者认为,此作品之所以在学术界被广泛研究,与其中国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是分不开的。汤亭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继承与创新使其作品极具特色。汤亭亭通过对中国文化元素,如花木兰替父从军、岳母刺字等的运用与改写,对表达作品主题与实现政治诉求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女勇士》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弗吉尼亚·伍尔夫以刻画人物内心独白见长,其作品无论从语言还是写作风格都极具诗歌的特征,伍尔夫的经典小说《海浪》更是其诗化小说的代表。以《海浪》为例,从写作手法、语言和象征含义这三方面来分析伍尔夫的诗化小说。  相似文献   

18.
结合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理论对我国"新时期"作家礼平的极具争议的作品《晚霞消失的时候》作具体分析,以期有新的发现与启示,进而进行更客观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The Conversion of Saul(《扫罗的转变》简称《扫》)是一首宗教题材的混声无伴奏八声部合唱,由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兰朵·斯特鲁普(Z.Randall Stroope,1953)受湖高地合唱团(Lake Highland Chorale)委约创作。自创作以来,该作品每年在世界各地演出超过600次,成为诸多国际合唱赛事及音乐会的必选曲目。本文通过对作品结构、主题、和声的分析,探寻作曲家极具特色的创作构思,为表演者搭建内容与形式间的桥梁,以期合理表现作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一幅书写底层人民广阔生活的画卷,具有极强的社会感染力。迟子建在这部小说中以细腻柔情的笔锋描绘了多重人物形象,并借助独特的创作艺术手法对作品主题进行深情入微的阐释。深入分析作品中的"形象观"与"艺术论"对研究迟子建的创作风格与作品内涵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