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小班化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的有利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班化教育在我国悄然兴起 ,是我国十几年来的教育改革特别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小班化教育又将反过来对素质教育产生一系列影响。素质教育是以“两化”、“四发展”为主要特征的 ,“两化”即个别化和个性化 ,“四发展”即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主动发展。而小班化教育具有“四一”、“五性”的外部特征和内在特征。“四一”指一小、一大、一少、一多 ,即班型小、人均空间大、学生少、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多。“五性”即直接性、开放性、交互性、合作性和技术性。小班化教育的“四一”、“五性” ,将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2.
《山东教育》2004,(28):59-60
众所周知,教育多收费、乱收费已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顽疾”,教育支出成了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之重负。有教育专家保守测算,10年来我国教育乱收费总额已超过2000亿元!教育已和汽车、房子并列成为当前10万元级消费的“三大代表”。为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今已逐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微时代”。“微时代”因其信息传播迅捷、信息容量广、内容多样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喜爱,其中大学生群体占据了主要部分。“微时代”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从多方面影响了当今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在“微时代”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探索性意义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引言 我国科学研究的其他领域都非常重视提供系数或参数,声明约束条件,圈定解释范围。相比之下,在把教育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的领域里,这么做的不多。譬如谁都知道学习成绩是“多因素”决定的,可教育的科学研究却很少提供证据表明:就我国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特定总体而言,究竟是什么名称的“因素”,以多大的力量,影响着学生的什么成绩。  相似文献   

5.
王充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建立在“人贵论”基础之上,肯定教育能改变人性,人是教育与环境的产物;反对“信师是古,”提倡“多闻博识;”主张“韦弦之教”、“博达疏通”、“学贵专一”等积极有为的教育观念,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值得认真研究和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摘     
当前教育事业存在“四重”“四轻”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存在“四重”“四轻”问题:(一)重视正规学校教育,轻视业余教育.这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存在.(二)重大学教育,轻基础教育.我们的大学里有助学金,而中小学反而交学费.(三)重大专专业教育,轻中等职业教育.我国大学招生每年五十余万,剩下的一千多万人没有受过职业教育就参加工作,影响服务质量.(四)重理、工,轻文、法,造成文、法人才奇缺.  相似文献   

7.
李滢  郭海峰  王军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4):100-102,108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以“礼”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不仅推动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深入发展,而且对后世的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的“隆礼重法”、“化性起伪”、“贵师重傅”等教育理念对当前我国高校礼仪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德育中,存在“三多一少”现象。即:教育名目多、学生行为规范多、自上而下的活动多,而教育实效少。惟其这“三多”而又“一少”,人们自然会想到从如此复杂而又低效的德育中,寻求“道德教育的切入点”。问题在于“切入点”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寻求“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民办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主旋律。对民办高职院校多元办学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我国高等教育格局的变化,对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模式有一定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办学主体单一、产教融合不足、专业(群)设置不优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构建“多主体参与+多链对接”的新多元办学模式,二是立足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打造“四业融通”的人才培养闭环,三是将学校“散装专业群”升级为“有灵魂”的质量型“专业集群”。  相似文献   

10.
“活动课程”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突出表现,也是实用主义流派大力提倡并付诸于教育实践的一种新的课程理论。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着杜威的“活动课程”,尤其是他提出的新“三中心”,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展开了激烈而又尖锐的争论,对现代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实用主义教育也一度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推崇,但到了五六十年代,由于受苏联的影响,又对它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我国早期对  相似文献   

11.
一、洞(问题)之一:中国传统教育观本身就是“官文本”的教育观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经济形态是以小农经济为主,改朝换代无数次,但是中国的小农经济依然是周而复始地延续着,这和我国的教育形式,教育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国的教育发展史很长,从殷周时就开始有了学校的建立。古代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构建方式和经济发展形态。古代国家学校的建立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使皇帝子孙通过学习掌握治理国家、统治国家的能力,中国的古代国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德”、“六艺”、“六行”,多是诗、书、礼、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的超越意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实教育多以“底线教育”样式而存在, “超越教育”是对“底线教育”的扬弃。“超越教 育”发轫于学生的“未完成性”,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基础,旨在引导学生追求“完人”形象。“超越教育”体 现了教育的根本诉求,昭示着中国教育的明天。  相似文献   

13.
王红红 《考试周刊》2010,(44):220-220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目前我国的少年儿童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交往中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他们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受到过度的纵容和保护,普遍存在着比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不良心理。大量的资料表明,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正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为小学生做好“心理保健”。  相似文献   

14.
“三农”是指按照传统习惯生活和耕作的农村、农业和农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始终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根据新时期农业和教育发展趋势,针对“三农”教育存在的问题,应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三农”教育新体系,明确各个教育层面在“三农”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法国教育立法、执法、司法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至今已经10年。其后,又陆续颁布了“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多部教育法律以及几十部有关教育的法规文件。这些教育法律和法规文件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开始进入依法治教的新阶段。 一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教育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其中不仅包括教育立法制度的建设,而且包括教育执法和教育司法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市场化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仍然停留在单中心体制下的“公”、“私”选择层面上,难以克服政府或市场的内在缺陷,制约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欲促进教育发展,需要我们积极引入“多中心”理念,创建一个“多中心”的教育体制,按照渐进、分类以及弹性的改革原则,以实行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7.
跨国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日益扩大,语文教育功能单一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都使得语文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挑战。近期,围绕“语文课改改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语文教育”等主题,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二百多位专家、教师齐聚华东师大二附中, 共同探讨语文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华章》2005,(9)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2005年8月29日下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语出惊人:“我调查的结果是,中小学乱收费主要是地方政府的乱收费。不是学校在乱收费,都是地方政府逼着学校乱收费。”(8月31日中新网)众所周知,教育多收费、乱收费已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顽疾”,教育支出成了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我国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正逐步形成并初见成效,在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然而,高校劳动教育仍然面临高校内部尚未形成完整教育体系、高校外部相关主体协同乏力等诸多困境。为此,构建“多主体双循环”劳动教育模式,即高校内部劳动教育的“三维联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文化型塑)内循环和外部劳动教育的“五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国家)外循环,多主体双循环融通协同,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劳动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促进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是整个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把教学方法的改革列在教育内容后面提出来,把教法改革提到重要地位,更加说明教法改革的迫切性.我国中学数学教育五十年代学习苏联,在教法上强调“讲深、讲透”;六十年代,在国际教学现代化影响下,开展了教育改革,倡导“启发式”、“精讲多练”,给教学方法赋于了新的内容,但是,从根本上,教学方法仍是传统的“讲授法”,教师主讲,学生听讲,随着社会、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发展,传统教法的局限性日渐突出;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