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所说的三个“一次”是指一次函数、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方程又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这三个“一次”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一次函数”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材分析 本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初次接触函数。在对函数初步讨论后,重点研究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学生接触基本函数的起点,也是学习后续各类函数的基础。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变量与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法,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及应用举例,用函数观点再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课题学习“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3.
应用题在初中数学中既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又是一个重点。它可以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在学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中考察,而且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中也考察。现就自己的体会简单谈一谈。  相似文献   

4.
方程是初中代数的核心内容,它前承数与式的学习,后启不等式、函数的学习.解方程贯穿于初中代数各部分内容之中,而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各种类型方程的基础.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般按照五个步骤进行: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但对于有些一元一次方程,若不注意其特征而一味使用常规方法去解,则运算过程很是繁琐.如能根据方程的结构特点,选取恰当的方法变形,可以使解题过程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5.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法及应用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方程组(如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等)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基础.只要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搞清楚,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就能避免犯各种错误.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常见错误举例加以分析,愿本文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阶段最简单、最核心的方程计算,是其他方程计算的基础,也是学生必备的计算素养.本文根据方程特点,举例说明一元一次方程的几种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以及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及应用,在九年级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解法,初步体会了一元二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可以说一元二次方程是以前学过的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它在现实生活以及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如二次函数等)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可以借助于一次函数所对应的图象——直线,直观地进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这种数形结合求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的方法,也称为“图象解法”,下面结合例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方程是巾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最简单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它是进一步学习代数方程的基础.很多方程都可以通过变形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本讲主要介绍一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分式”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这些知识是在以前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简单的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及整式的基础上引进的,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和方程等知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乔小坡 《成才之路》2013,(28):81-8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根据《课标》编写的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数学试题也体现了这一要求。其中一次函数应用题,因其综合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内容,能实现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能体现分类讨论、对应、极端值等数学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应用题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13.
秦庆康 《双语学习》2007,(6M):93-93
初中教材教学安排,七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一元一次方程,并掌握其解法,八年级上册认识了一次函数,并掌握了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懂得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x、y)之间的对应关系;八年级下册认识叮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掌握其解法,懂得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对于三者之间究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就感到非常茫然了,下面我想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本人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法及应用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方程组(如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等)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基础.只要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搞清楚,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就能避免犯各种错误.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常见错误举例加以分析,愿本文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一元一次方程作为方程学习的起点,为学生后续的代数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初中“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设计为例,运用HPM理论,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史,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概念,渗透方程思想,为后续方程及方程组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应用题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17.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知识内容是初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教学工作的重难点。本文主要对人教版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方法加以分析,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基本情况1.1授课对象学生来自区内普通公办学校的初一班级,学生数学基础总体较好,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初步具备一定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1.2教材分析所用教材为教育部2012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初中代数的内容主要是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五大板块,其中方程与不等式既可以看成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模型,也可以看成是数、式的运用.第11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既是不等式的开篇之章,又是在第4章“一元一次方程”和第10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基础上的延续,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看成是方程板块内容的继承与创新,类比与对比是学习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学期我们又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也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我想问的是: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相似文献   

20.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一般形式是ax b=0(a、b为常数,a≠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