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流域是我国远古文明的摇篮。地处黄河流域的三晋地区,其政治、经济在远古时代就已取得很大的发展。而在文化领域,更是孕育出不同于其他各国的法家文化,并率先在各诸侯国中举起了"法治"的大旗。法家学派的产生,应与三晋地区华戎杂居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三晋法家和齐法家同为法家 ,但政治理念却不相同。齐法家是理性的、有序的君主专制 ,三晋法家是绝对的、极端的君主专制。表现在司法上 ,齐法家把法律置于君主之上 ,三晋法家则将君主置于法律之上 ;在君臣关系上 ,齐法家主张君臣互相约束 ,三晋法家则要求臣绝对服从于君 ;在刑罚的使用上 ,齐法家按罪配刑 ,求之公平 ,三晋法家按需配刑 ,求之效益 ;在治国的宗旨上 ,齐法家主张富民而治 ,三晋法家主张民贫而治。文章从经济观念角度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齐法家重视并发展工商业是其理性、有序的政治理念产生的基础 ,而三晋法家对工商业的强力抑制只能产生极端专制的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3.
以《管子》为代表的齐法家和以《商君书》、《韩非子》为代表的晋法家在吏治思想上有其作为法家的一致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其一致性表现为在选吏上他们均主张以实践为用人标准,任人所长而不求全责备;在治吏上均主张明确职掌,以法治吏。其差异表现为在选吏上,齐法家先德后才,而晋法家则是以才为主,忽略道德标准;在治吏上,齐法家主张上计课功,而晋法家则认为建立在利益相异基础上的官吏之间的互相监督才是最佳治吏手段。  相似文献   

4.
齐宣王简论     
齐宣王(?~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田姓,名辟疆.齐威王之子.公元前320-301年在位.在位期间,尊学重士,以智治国,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保持、巩固和发展了齐国自齐威王以来在东方六国中的领先地位,使田齐进入了历史上最强盛时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因循思想的源头应该在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辅",这是道家重视外在道这一哲学运思在实践方法上的自然选择,因循也成为道家实践哲学中的一个最为耀眼的星座;虽然由重视"道"和"法"的程度相异,可以分辨道家和法家,但法家重视"道法"概念本身就充分说明,法家与道家的紧密思想渊源;不仅如此,而且"道"和"法"虽然字义不同,但就它们都是外在于人的存在这一点而言,就显示出相同性;也正是这个缘由,因循同样是法家所重视的一个思想,且显示出精密的理论逻辑轨迹,它们既有何谓因循的界定,也有因循始发点的考量,而且有因循内在理由的追问;无论在老子还是法家,因循都是俭约的方法论实践。这对我们面临三大危机而行为实践的方法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因循思想的源头应该在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辅",这是道家重视外在道这一哲学运思在实践方法上的自然选择,因循也成为道家实践哲学中的一个最为耀眼的星座;虽然由重视"道"和"法"的程度相异,可以分辨道家和法家,但法家重视"道法"概念本身就充分说明,法家与道家的紧密思想渊源;不仅如此,而且"道"和"法"虽然字义不同,但就它们都是外在于人的存在这一点而言,就显示出相同性;也正是这个缘由,因循同样是法家所重视的一个思想,且显示出精密的理论逻辑轨迹,它们既有何谓因循的界定,也有因循始发点的考量,而且有因循内在理由的追问;无论在老子还是法家,因循都是俭约的方法论实践。这对我们面临三大危机而行为实践的方法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圣茹斯特是法国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年青的政治家 ,为雅各宾专政的建立和巩固做了大量的工作 ,史学界一般把他同罗伯斯比尔相提并论 ,普遍认为他同罗伯斯比尔在政治上是一致的。事实上在镇压了丹东派和埃贝尔派以后 ,他同罗伯斯比尔之间就出现了裂痕 ,其焦点是缩小还是继续扩大恐怖政策。为此他极力调和反对派同罗伯斯比尔之间的矛盾 ,主张“客观”、“宽容”、“理智”和“以法治国”。虽然他“拯救革命”的计划没有实现 ,但他的这些做法 ,正说明他的政治思想比罗伯斯比尔理智和清醒 ,符合法国大革命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简论邓小平教育理论与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 ,对教育问题有着大量的论述。这些论述深刻分析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明确地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方向 ,科学地揭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市场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在关于社会主义目标的认识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它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市场的性质,市场与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关系,社会主义的运行机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二者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从子产到韩非子,先秦法家学说完成了从"救世"理论到"治世"理论的蜕变过程。"救世"之说,乃是西周以降以"礼乐刑政"为核心观念的"王道政治"的权宜补充。"治世"之说挑战王道政治观念,形成了先秦法家独具特色的政治正当性理论。法家学说从历时视域与共时视域两个层面构建其政治正当性理论。历时视域中的法家政治正当性,强调政治正当性之获得在于洞察人们最为关切的时代主题,并且通过有效的途径与手段来回应人们的关切,最终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拥戴。共时视域中的法家政治正当性,强调"以力服人"、"以利服人"与"以理服人",主张回归到政治最为坚实的初衷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获得正当性的最终源泉在于获得百姓心悦诚服的拥护。法家的政治正当性理论是一套完整的"治世"理论,是独立于儒家"王道政治"并谋求长治久安的治国原理,并非儒家学说主导下只能应对"乱世"的学说,司马谈"可行于一时之际而不可长用也"的断语不足以定性法家学说。今日研究法家,应该超越历史的成见与偏见,超越法家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具体学说,深入挖掘其背后蕴涵的深刻政治原理。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是我国远古文明的摇篮.地处黄河流域的三晋地区,其政治、经济在远古时代就已取得很大的发展.而在文化领域,更是孕育出不同于其他各国的法家文化,并率先在各诸侯国中举起了“法治”的大旗.法家学派的产生,应与三晋地区华戎杂居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孔老二的忠实信徒,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与苏修叛徒集团在尊孔反法、咒骂秦始皇的大合唱中,都特别卖力地集中攻击法家和秦始皇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对反动派实行专政的理论与实践。林彪学着战国中期没落奴隶主势力代表赵良攻击商鞅变法的腔调,狂叫“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并恶毒咒骂秦始皇  相似文献   

13.
我校历史与文化学院张有智教授撰著的《先秦三晋地区的社会与法家文化研究》一书 2 0 0 2年 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共 2 6万字 ,主要由夷夏篇 :法家文化形成的土壤 ;宗族篇 :法家文化形成的政治背景 ;法家篇 :法家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等篇章组成。关于法家思想及其起源的研究 ,古今中外著述颇丰。该书另辟蹊径 ,以三晋文化为切入点 ,运用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相结合、三晋地区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研究方法 ,对三晋社会与法家文化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中国地大族多 ,文化形态的空间差异显著。三…  相似文献   

14.
以法律统一思想的理论及其实践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思想仍会给予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然带来思想的多样性。但多种思想并存并不排斥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为了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这是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应肩负起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目前报刊上,批评中小学追求升学率,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有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章又日渐增多起来,广大教师也深有同感;可是问题在于:我们从六十年代开始就一直批评纠正这种现象。为什么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呢?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导游培养模式与社会要求的脱节的问题,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以技能型导游人才为培养方向,从社会需求、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技能型导游人才系统改革与实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对高职院校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教育模式、考核与评价等环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常虹 《教学与管理》2009,(12):48-49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知识”,要求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而这种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在此背景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关键,而近年来提出的分布式学习的方案——数字化学习(E—Learning)这一技术,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高效的教学活动和有价值的探究式学习,基于E—Learning理念下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简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处于弱势。分析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利于我们认清形势,找到成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函授考试,是函授教学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放松了对考试的管理,那么其它环节也就无从抓起,由此必然引起函授质量的滑坡。长此以往,函授教育的声誉就会受到严重的毁损,函授教育这一重要教育形式就难以担负起时代所付与的重任,完成自身的使命。因此,对函授考试绝不能掉以轻心,绝不能视为形同虚设,“走走过场”,而必须加强管理,从严要求,并针对函授考试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积极稳妥的改革。一、对考试现状及其根源的基本分析目前,函授考试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问题。从考试管理上看,存在考风不正、考纪不明、监考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