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又是自然环境的改造者,人类活动对环境有着重大影响。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受到人类活动破坏时,我们作何回答?!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通过我们的智慧,用教育这种手段,让保护环境意识深入到每个受教育孩子的心灵。本文拟从利用课堂教学、开展主题活动、实施课题研究、结合家庭社区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教育学生接受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2.
山水建筑──是指建筑与大自然完美结合体,山水泛指大自然环境,而建筑仍是人工营造环境。建设“山水建筑”不仅把大自然与建筑融成一体,而且要把艺术的美赋予建筑。山水建筑,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物化。在进一步促进这种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新的理念。山水建筑是需要的产物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因为要受到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当前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耗损等,所以不能轻视自然界和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古人曰:“山水广大,出度量宽宏之人;山水狭窄,出胸襟狭隘之人;四山端正,水清净,出光明正大之人…  相似文献   

3.
周学思 《科教文汇》2012,(3):121-122
自然环境,通俗地说,是指未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环境。自然环境按环境要素,又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和生物环境等,主要就是指地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人工环境,通俗地说,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加工改造所形成的环境,或人为创造的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区别,主要在于人工环境对自然物质的形态做了较大的改变,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面貌。社会环境是指由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环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社会治安、邻里关系等。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以上涉及的物理世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又是自然环境改造者,人类活动对环境有着重大影响。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受到人类活动破坏时,我们作何回答?!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通过我们的智慧,用教育这种手段,让保护环境意识深入到每个受教育孩子的心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环境正在急剧发生变化: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每个人都想生活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环境里,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然而我们在不经意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  相似文献   

5.
刘勤 《科教文汇》2007,(2):119-119
学习有用的地理应到大自然中去学,到现实生活环境中去学,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蕴涵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内进行的,自然人与环境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了。  相似文献   

6.
<正>产品进化内涵产品进化的过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设计并制造了各种各样的产品,也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物质文明的进步就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从生物进化过渡到了产品进化的阶段,因为人类不再需要用自身身体的改变来适应环境,可以用更先进的人造物的"进化"来推动社会发展。人造物的"进化"即产品进化。所有的人造物都是先经过设计的。人类在对人造产品进行筛选,现存的产品就是产品进化中的幸存者。当然它们也不会永远存在,它们也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发生改  相似文献   

7.
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方式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本质是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使环境更加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之中,大多数人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在室内环境中渡过,人类创造环境,同时环境影响人。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和主体,离开了人,就无所谓设计艺术。设计是人的设计,即满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设计的主体是人,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也是人,因此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这种尺度既包括生理尺度,又包括心理尺度,而心理尺度的满足是通过设计人性化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是从人在地球上出现时就开始的。人的行为表现为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影响自然环境,甚至改变自然环境,而后再一次去适应改变了的环境。人类在自己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地反复经历这样的过程。环境考古学就是探讨这种古代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由于全新世以来气温升高,冰川溶解,造成海平面升高,到距今6000年左右,海平面上升达最高峰,几  相似文献   

9.
目前不少小区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无论项目属新区开发还是旧城改造,往往忽视对建设场地原有历史文脉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而在白纸上规划。人们对于再生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兴趣,大大超过对原有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兴趣,无疑这是当前小区规划建设的一个误区。秉承文脉,利用好基地环境资源,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保持本地化的特色,增强老百姓认同感;这也符合自然优先原理:  相似文献   

10.
侯光良 《金秋科苑》2013,(10):59-59
青藏高原在过去数百万年以来强烈抬升,隆起为全球最高、最年轻的高原。对人类来说,登上高原,不仅需要征服海拔4000米的地形障碍,更重要的是要战胜高原极端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理的极大挑战。那么人类最早是在何时、何地登上高原?  相似文献   

11.
人类个体的寿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将祖辈的故事记录成历史档案代代相传,这些故事不应该仅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化,还应该包括自然环境状况。但是,人类对于过去的事情所知非常有限,尤其是有字记录以前的自然环境更是知之甚少。为了探索有字记载以前的自然环境,科学家利用了各种天然档案,如冰川、黄土、湖泊或海洋沉积层,树木年轮、珊瑚、动植物化石等,以揭开过去环境变化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2.
人不是完美的,因此我们才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我们当然需要三省吾身,不断进行自我改善或改造。但是,当改造是来自他人的指令和强迫时,你愿意接受吗?科学担负起改造的角色宗教和政治在历史上扮演着对人们进行心灵改造的角色,今天,实施人类改造的主体出现了  相似文献   

13.
林聪 《今日科苑》2003,(6):22-23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需要。但是,还真是一门学问。因为老年人吃得不多,胃口要小些,如此特殊的肌体状况似乎更需要用食疗来加以调节。  相似文献   

14.
学习有用的地理应到大自然中去学,到现实生活环境中去学,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蕴涵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内进行的,自然人与环境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了.  相似文献   

15.
张守华 《未来与发展》2004,(1):14-16,19
一、坚持走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之路我们常听说听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但如果从环境、资源与人协调发展的角度看,一定的资源只能养活一定数量的人口,当人口生产超过自然界所能承受的限度,人类就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产生破坏作用。这种破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与自然界争资源,最终导致一些资  相似文献   

16.
杜先之 《今日科苑》2003,(12):17-17
认识我的人包括我本人,都常常惊讶:我已是年过八十高龄的耄耋老人了,为何对事物,对社会还是那样的敏感,还有那么多的情趣,每天还是那样忙,总感到时间不够用。当然,这种忙碌,不是因为有任务压的,也没有谁交给我工作,而是我自己找事情做,是完全自己主动控制的。例如,我每天都要上网一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以前,人类的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威胁较小,但自工业革命以来,这种威胁已大大增加了。本世纪60年代以前,在如何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上,各国主要是采取由国家大量投资的方法进行治理。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不能持久的,因为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和日趋严重,所耗费的资金数额越来越大,国家财力无法承受;同时这种方式还使导致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当事者感觉不到压力,客观上鼓励了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8.
《青海科技》2014,(3):85-88
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不过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所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人类能把自然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吗?对环境与人类之间关系的重新考虑是本世纪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19.
1781年康德在完成了《纯粹理发批判》之后,写了这本书的一个“普及本”:《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开宗明义,他提出了“像形而上学这种东西究竟是不是可能的问题”——当然,其时“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还不是辩证法的相对概念。他问:“如果它是科学,为什么它不能像其他科学一样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科学,为什么它竟能继续不断地以科学自封,并且使人类理智寄以无限希望而始终没有得到满足?不管是证明我们自己的有知也罢,或者无知也罢,我们必须一劳永逸地弄清这一科学的性质,因为我们再也不能更久地停留在目前这种状况上了。  相似文献   

20.
农业自然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过程,就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适应自然环境,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光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都具有更新或循环的特点。这种自然再生产过程,是农业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依据,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错存在。人们可以通过劳动和科学技术来影响自然条件,但不能取消或根本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