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农村,面向广大农民子弟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传统的原因,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困惑了一部分农村学生的学习志向和远大目标;信息闭塞又局限了农民子女的眼界:想通过读书翻身,摆脱农村艰苦生活的思想,也片面地激励一部分农民子女的学习干劲.但是,压力很大,学生中厌学情绪上升,逃学、溜生现象不断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要求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开拓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的能力趋向必须是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并能有解决问题及创新意识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入,使农村与城镇的差别正在逐渐缩小,为农村学生就学深造广开了门路,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转化.为了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摆脱束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这场方向性的转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首当其冲地进行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农村职业教育要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而不仅仅是培养农村劳动者。现代人职业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农村职教必须考虑学生与家长的需求,不能让农民的子女或大部分农民子女只接受农科教育,应该引导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上。  相似文献   

3.
柯利斌 《学子》2012,(4):16-17
自2001年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欣喜地听到课改的花朵在校园绽放着动听的声音,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但与此同时,新的课程改革也给农村学校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的相对滞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农民及其子女的期望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质量,是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满足农民子女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推进工农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农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的子女到城市上学,而且进城念书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在我熟悉的一所学校(县城重点中学)高中生中64%来自于农村。从学校管理看,部分农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通宵泡网吧,看黄色录像等,尤其在性知识严重缺乏、学校性教育跟不上的情况下,出现很多与“性”“情”有关的学生自杀、精神病等严重现象。  相似文献   

6.
一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1]。城镇化不仅构筑了农村工业化的基石,而且铺就了农村现代化的道路。农村基础教育,作为一项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系统工程,也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所有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中,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广大农民及其子女的命运,也决定了农村经济、社会乃至整个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认为我国当…  相似文献   

7.
张健  陈俊 《教育家》2004,(3):56-58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还面临着严峻的质量问题。一方面,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学基本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整体水平偏低;教学质量上区域差异、城乡差异、阶段差异、知识与能力的差异加大;农村学生辍学率、教师流失率有所回升。另一方面,应试教育的课程模式仍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  相似文献   

8.
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由于基础教育的薄弱,思想观念的落后,经济的滞后,政策的偏向,使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出现了不均等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速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努力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农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认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适当调整招生政策,扩大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等。  相似文献   

9.
造成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家庭因素有:①家长文化程度:家长文化程度较高的,对子女学习关心较多,子女在学习上困难就少;家长文化程度较低的.对子女学习关心较少,子女在学习上困难较多。②家长的性格爱好:家长性格沉稳或家长有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的,有利于帮助子女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家长性格暴躁或家长有不良嗜好的,则不利于子女克服学习上的困难。③家庭关系紧张,则子女学习上的困难就较多。  相似文献   

10.
四川联合经济学校是一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99年。四年来,学校共安置农村学生33000多人,帮助17000多户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为3400多名下岗职工安置了工作。仅2004年到校报名求学的农民子女就达1.5万人。目前,学校在校生2.48万人(农民子女占98%),比创办时增加了300多倍;有教职工1639人.比创办时增加了80倍。学校现建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460亩,总投资1.9亿元。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做出了一定贡献,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之后,尤其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农村中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普遍很高,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但上到初中阶段时,总有一部分学生辍学。笔者连任几年班主任,通过多次家访和调查了解到,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家庭条件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解决了温饱问题。一部分农民想办法发家致富,逐步提高生活水平。但也有一部分农民仅靠种地吃饭,一年的收入往往大部分要投入到地里去,并且还要负担吃饭穿衣、公粮集资、人情往来、子女上学、吃药打针等等,…  相似文献   

12.
刘东 《文教资料》2007,(32):98-99
当前我国出现农民大规模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流动,形成了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民工潮"。他们的子女相当一部分留在家,即所谓的"留守子女"。本文对农村留守子女思想品德现状及目前农村留守子女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具有对农村留守子女思想品德教育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佳木斯市农村教育紧紧抓住如何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这一时代课题,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把工作重点和着力点放在满足农村人口学习,提高劳动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上。近两年来,佳木斯市各县,郊区农村学校从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城镇化,经济多元化,劳动力分流化和农民终身学习的要求出发,结合县域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以载体、基地,网络建设为重点,将基础教育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整合农村教育、科技、农技资源,共同搭建“站校合作”式的为农服务平台,在为农村子女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同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实用人才,成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增收,建设小康农村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城镇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出现了诸如“升学主义”观念有所加强、基础教育“育人价值”受到忽视、“身份”歧视导致辍学现象增加、留守农民工子女教育质量下滑、课程结构欠合理等问题。为此,应通过转变基础教育观念,强化基础教育的文化传递与改良功能,消除“身份”歧视意识,加强对留守农民工子女的监护,改革和完善课程结构等,有效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等普遍的社会现象。离乡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家中,  相似文献   

16.
周晔 《教育学报》2009,(2):16-20
城乡"二元割裂"思维决定了已有的一些教育政策和研究对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存在着偏颇.我们认为要合理定位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应考虑到社会现实背景、农民及其子女的教育需求和基础教育的内在规定性等因素.我们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思维应该从"二元割裂"走向"一体化",农村和城市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同一的.  相似文献   

17.
农村贫困的新特点与扶贫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输血式”扶贫阶段和“造血式”扶贫阶段,扶贫政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前我国农村贫困有了新的特点:即相对贫困越来越严重,农民脱贫致富的难度增大,返贫率高,疾病和教育是农村致贫的两个主要原因,农村贫困的代际传递性增强等。农村扶贫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有所调整,要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进程,必须促进乡经济社会结构协调发展,改善农村脱贫致富的基础条件;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切断农村贫困的代际传递链;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农村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职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然而,现阶段皖北农村基础教育远远滞后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基础教育与新农村建设极不协调。因此,急需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改革,使农村基础教育适应农村城市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农村学生的心理困惑主要表现在:一、对国家现行不分配政策的困惑农村不比城市,城市竞争激烈,学生没有文化,今后就面临失业,迫使很多家长拚死供子女读书。农村不同,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农村学生也因袭了他们的很多思想.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不用担心当不成农民。何况国家采取的现行政策是考取大学、中专不包分配、自谋生路,这对祖辈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他们感到前程无望,读书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进取心、求知欲。因为他们既无后门可寻,又无关系可拉,各单位的门,都对这些农家子弟关闭着,他们只能在门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农村基础教育越来越凸显出两个尖锐的矛盾:一是人民群众更加关注重视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得到最优质的教育,要求教育均衡化的呼声也日趋高涨;二是现行的教师素质一时还难以适应新课程较高的教育教学要求。我们在凋研过程中也深深感觉到.新课程要在农村中小学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推进,最大的困难是教师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尽管各级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