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氏文通》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汉语语法理论著作 ,对汉语句法学有其重大贡献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文通》中的各个“次” ,重点分析了《文通》论“次”时出现的错误 ,并指出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马氏文通》没有使用“单句”、“复句”术语来区分句子,因为它所参照和模仿的西方语法学中没有这样的术语。“单句”、“复句”是中国语法学者在《马氏文通》之后借鉴西方语法理论、结合汉语实际创造出来的句法术语。《马氏文通》为“单句”、“复句”术语的提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马氏文通》没有使用“单句”、“复句”术语来区分句子 ,因为它所参照和模仿的西方语法学中没有这样的术语。“单句”、“复句”是中国语法学者在《马氏文通》之后借鉴西方语法理论、结合汉语实际创造出来的句法术语。《马氏文通》为“单句”、“复句”术语的提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顿”是《马氏文通》中论句读的一个术语,但是由于《马氏文通》没有给它立界说,解释也不够清楚,所以人们对它的性质存在不同的看法。通过“顿”与“读”、“句”的比较,解释“顿”是马氏论句读的一种语法单位,是句的下位概念,其句法作用略同于现在我们所说的短语,与书中的“读”是同一级语法单位,虽然在形式上似乎有交叉之处,但是它们之问实际上是对立和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马氏文通》起词节从起词的本质、构成、隐现、借代等方面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相当于现代汉语主语的句子成分,为后来主语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中也有不足之处。“起词”论是《马氏文通》句成分理论中最有价值的理论之一,对后来的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虚字说》的虚词理论及阐释方法对《马氏文通》产生深刻影响.两者都反对“缘词生训”的阐释方法、同受文气论影响、皆为蒙童所作是《马氏文通》之所以会接受《虚字说》虚词理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马氏文通》从“云”字所处的句法位置上来探讨“云”字的用法是科学的、可取的;《马氏文通》对“云尔”等的分析细致入微,可称精到。但是,就“云”字部分所涉及的17处引文来看,《马氏文通》在“云”字的一些语法与释义上还存在着武断之处。本乎此,从三个平面对17处引文的“云”字进行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马氏文通》是中国语法研究第一部专书,《论句读卷》的完成标志着汉语语法独立研究的开始。《马氏文通》揭示出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律,揭示出句法成分的基本关系:主动与被动、条件与结果、时间与空间等关系。当今语法学所说的句类体系在其中已见雏形,语法研究的“二分法”也来自于该书。马氏开创体系之不可殁,研究方法启人深思。语法研究必须牢牢依据汉语的特质来进行,这是马氏能够科学吸收西方理论、成功建立语法体系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马氏文通》句读论中顿、读、句这三个语法单位。提出“顿”不是一级语法单位,“读”中的矛盾是因为没有把传统的东西和外来的东西统一起来,《文通》不立复句自有其根据和合理性。文章认为马氏的析句法是比较科学的,对西方语法体系的模仿反映了作者头脑中的语法思想。  相似文献   

10.
《马氏文通》把“犹、若、如”归为同动字、状字、断词等不同的字类。所有语法学者都批评《文通》的“状字”论,认为“犹、若、如”是动词。实际上按《马氏文通》的语法体系,“犹、若、如’’应归为状字,归为同动字可以说是《文通》的失误。  相似文献   

11.
根据《马氏文通》给“同次”所下定义,只有既“所指相同”,又“次相一致”或“同居一次”,才可以看作是同次。所以《马氏文通》所列的同次十四式中,只有两式才是真正的同次。《马氏文通》“同次”的这种混乱,是其用语义分析代替语法分析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马氏文通》中有关辞气的论述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马氏语法体系中的辞气理论。文章分三部分:壹、重视辞气研究是《马氏文通》的一大特色;贰、《马氏文通》辞气论的主要内容:叁、辞气论在马氏语法体系中的重要意义。文章认为,关于《马氏文通》辞气论的讨论,不仅有助于对马氏语法体系的全面了解,而且有助于对汉语语法特点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3.
《马氏文通》动词系统中的“坐动”、“散动”及其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氏文通》的“坐动”,指充当了谓语的动词;“散动”,指充当了主语、宾语、表语、介词的宾语、定语的动词。二者的划分标准是动词在句法结构中的功能。这种划分揭示了汉语动词既可以充当谓语,又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句法成分这一特点。因而《马氏文通》“坐动”、“散动”的提出对研究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多功能性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文通》孕育了“句本位”思想,创立了词法、句法分立的语法体系,客观总结了古汉语语法规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文通》的主要缺点是句成分设置残缺不全,语法概念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汉语韵律句法研究逐渐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一般认为,对汉语韵律制约句法现象进行专门的研究始自赵元任、吕叔湘等人。文章借鉴冯胜利、吴为善等学者的汉语韵律句法研究成果,通读《马氏文通》,找到了该书所涉及的若干汉语韵律制约句法的现象;然后对这些现象进行归纳、分类,并主要与冯、吴二位的汉语韵律句法研究相系联,试图证明《马氏文通》是汉语韵律句法研究的源头。  相似文献   

16.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开辟了我国语法学的新纪元。它对汉语语法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在《虚字》卷之九和《论句读》卷之十中明确提出了“华文所独”的见解,这在中国语法学史上第一次真正明确地提出了汉语语法与西文语法的不同,为后来学者研究中国语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它与西方语法体系和它与中国语文传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着手点之一。《马氏文通》和中国语文研究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从《文通》与中国古代语文理论、《文通》中的文章学思想、《文通》中的辞气论、《文通》中的古典文化气息四个方面分析阐释了《马氏文通》对中国语文研究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试论《马氏文通》的“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是《马氏文通》(下简称《文通》)的一个重要的语法术语,是马氏语法体系的重要内容。《文通》是一部草创之书,存在着理论不周的问题,也存在着模仿与创造的矛盾。马氏对“次”的解说以及人们对  相似文献   

19.
《马氏文通》的“主次”是马建忠根据西方语法学说中的“主格”(nominative case)建立的语法术语。它虽然有模仿性的一面,但也有创新性的一面,与西方语法的“主格”有所不同。但《马氏文通》所给的“主次”的定义是有缺陷的,“句之主次”和“读之主次”提法容易造成阅读者的误解。  相似文献   

20.
《史记》是汉语史的重点研究对象。它不仅在词汇方面富有特色,而且在语法方面也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马氏文通》早就指出:“《史记》往往同一句法,‘於’字有用有不用者。”本文在对《史记》全部名词性补语作了一番考察的基础上,试图说明《史记》“‘於’字有用有不用者”的句式特点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