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语文至今已在高校开设多年,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大学语文课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以昌吉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为例,探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过好汉语关,是少数民族学生学好专业知识、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然而现阶段,高校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养”的问题,大学语文课程在具体开展过程中遇到种种问题.本文以兰州城市学院为例,试图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也是各级各类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大学语文课程所涵盖的思想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及学生的接受途径,阐明了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期引起各级各类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以地域文化构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结合主题活动教学模式,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增设地域文化类选修课程,形成以大学语文为中心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群,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和创新,也是地方高校"传承文化,服务地方"的高校社会职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高校中都处于—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开课,教学效果微乎其微;不开课,面对大学生如此不堪的语文水平又于心不忍.因此,老师们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和设想始终没有停止,本文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观念和大学语文的教学观念入手,针对学生学习和语文教学的现状作了相关分析,尝试用大语文观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提倡大学语文教学领域从笼统走向细化,从鉴赏转为实践练习,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各类语文训练心手合一,改变传统语文学习观念,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拥有独特的育人功能.近年的相关文件与会议中,大学语文课程多次被强调,获得广泛关注.而对部分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显现出大学语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大学语文需要改革与创新,可以从明确其文化素养教育的目的;按需调整,取诸教材之长,增加学生熟悉并关注的内容;开展文化专题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开设人文通修课程.创设良好文化氛围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新疆13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梳理了新疆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从教研室建设、课程性质、教学方法、考核模式、教材选用及民族学生大学语文教学等方面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明确政策导向、加强教研室建设、稳定教师队伍、规范教学与教材、加强民族学生语文教学、建立学术指导机构及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新疆高校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张羽  孔苏 《现代语文》2014,(10):20-22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作用与意义十分重大,主要体现在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能力、增强他们的人文修养、更好地使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但目前中国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兴趣不高、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应该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尴尬处境加剧了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课程性质决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行性。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国家、高校、教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协同发力。在国家层面,要加强大学语文的顶层设计,健全教学改革政策体系;明晰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在高校层面,要调整高校课程设置,明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加强大学语文师资力量建设,夯实逆势突围的基础;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助推实现课堂革命。在教师层面,要深入研究大学语文教材,发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立足大学语文的课程特征,将情感渲染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阶段设计与开发适合艺术院校的大学语文校本课程,是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实效性的必要路径。艺术院校校本课程设计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兴趣。艺术院校大学语文校本课程设计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爱上语文课,从而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实效性和育人价值。在艺术院校大学语文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中,通过内容设计、目标、环节和评价的创新,可以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通识教育的特点。通识教育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只有转换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实现从传统"工具语文"向当代"人文语文"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语文的定位、课程、选文以及文学性与应用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无休无止的论争,对教学法的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对大学和大学生特征的认识,机械地求"新"与套用中小学语文教学法新概念,使大学语文教学走向浅薄,使大学语文的价值不断自我弱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职业学校大学语文被日益边缘化。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文章就这方面的内容以及如何让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摆脱被边缘化的现状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要发挥语文的重要作用,必须首先认识语文的重要性,多方共同努力,避免语文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学习,这一点已是学界共识。大学语文转机的出现,使得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具体问题——显现出来。让母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既需要有精品的教材还要有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而在具体教学中学生对母语的领悟力、感受力直接关系到他们表达水平的提升,因此人文性应融注在知识性之中,让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积淀,从而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作者课题研究、撰写专著、教材编写、课堂实践的完整过程,从母语高等教育的高度探讨了大学语文学科理论,提出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必须有理论开路、实践检验的观点,全面总结了大学语文从理论到实践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希望能给全国大学语文同行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和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开设,存在三个方面的差异。教学目标存在差异,汉语言文学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汉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应该让学生了解汉语的发展趋势,并让学生具有研究汉语的能力,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着重在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教学内容的轻重存在差异,在汉语言文学除了语音部分之外,其余五章都应讲到位,而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应多讲实际使用,少讲理论;在启发性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考试改革是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课题的内容之一。在"文学史"和"作品选读"两门课程中,采取不同的考试方法和题目类型,力图体现文学教学的特点,对深化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傩戏作为一种原始的艺术形态,随着当下经济、技术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传承与发展疲态。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目前学术界研究较少。本文从本雅明的“灵韵”“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这几个概念出发,研究傩戏作为一种有“灵韵”的艺术在当下的存在状态,对傩戏的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进行分析。并将傩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放在别现代视域下,从观众角度出发,分析观众的评价如何使得傩戏艺术中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的裂变。同时,技术媒介变迁对艺术的影响,使得傩戏展示价值与膜拜价值裂变的程度进一步被放大,而且傩戏艺术的展示价值最终超过其膜拜价值而获得艺术自律。  相似文献   

19.
刘群 《襄樊学院学报》2013,(3):38-42,47
人才培养的改革重心之一就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基于这样的改革目标,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对"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对外汉语"三个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优化:重组和增加。前者的形式主要有特写式组合、糅合式组合、调整式组合;后者涵盖实践性教学内容、应用性教学内容、地方性教学内容。优化后的教学内容有着比较明显的特点:不同的优化形式适用于不同的课型;同一门课程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优化形式。  相似文献   

20.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外国文学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教学中大多都采用"满堂灌"的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些都亟待改革。论文从电子媒介时代外国文学的文本阅读策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3个方面论述了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