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本体的追问是“人”与生俱来的。从“人”对“天”、“上帝”、“诸神”的膜拜,到对“始基”、“逻各斯”、“理念”、“道”、“理”等的探求,再到对“存在(是)”的贞认,标志着“人”对本体的认识的进步。“人”对本体的认识是由对“是者”的探求而深入到对“是”的贞认的,这也是“人”自科学意识苏醒之后哲学意识的苏醒。“是”显现于“是者”,对“是”的把握是“总有一天会死”的“人”。在持守“思”与“是”同一的境域中,“人”能通过“思”实现对“是”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中的“言”“文”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言”主要是词语的积累、一些浅显的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文”则是“文章的内容、情感”和“表达的妙处”。“言”是文章的语言材料,“文”是文章的思想内容,是灵魂,统帅着“言”。没有“言”,“文”就无从生根;没有“文”,“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个是”一词为唐宋诗词中较常见的口语词,“褫斥”和“究质”也是中古至近古时期较常用的词语。唐宋诗词中“个是”在不同语境中分别有“是否,究竟”、“岂是”、“真是,实在是”等含义;“褫斥”即“废黜(官职)”、“革除(功名)”义;“究质”义为“究问”、“追查”。《汉语大词典》对以上三词应予补录。《汉语大词典》关于“作问”、“漫腾腾”、“认、识”和“丈”释叉或不够确切,或遗漏义项,特予补正。“作问”当为“作难”,“漫腾腾”有“蒸腾、弥漫”义,“认、识“均有“寻觅”义,“丈”有“杖”义。  相似文献   

4.
文艺修辞鉴赏犹如“曲径通幽处”,“曲径”是文艺作品的文辞,“通”是修辞手法的分析,“幽处”是作品内涵和题旨情境。“由辞探意”是文艺修辞鉴赏“登堂入室”的必由之径,“以意逆志”是文艺修辞鉴赏“龙宫探宝”的必要手段,“显辞达意”是文艺修辞鉴赏“凤鸣九霄”的最高境界。分析一篇作品必然要经过“由辞探意”、“以意逆志”,以期“显辞达意”总揽全满之精要,这便是理解“辞”、“意”、“志”的三味。  相似文献   

5.
汪明玉 《江苏教育》2008,(17):47-47
管理的精髓是“理”不是“管”。“管”不是目的,“理”才是追求。管只能管事,理要理人。“管”与“理”是辩证的统一,“管”不仅要服务于“理”,还要“服从”于理。法理、事理、情理是“管”的基础和依据,整理、治理、调理是“管”的方法,合理、有理是“管”的结果。只有人文激励与制度约束并举,寓约束于激励中,教师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时,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人文激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德、智、情、严、勤、能”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必须具备的六要件。“德”是灵魂 ,“知”是前提 ,“情”是基础 ,“严”是条件 ,“勤”是保证 ,“能”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教书匠”之“匠”是工匠之“匠”,是“句读之师”;“教书匠”所教之“书”是片面的、残缺的教育内容,他们以“书”为中心而把学生边缘化,把教学当做认知过程而不是发展过程:“教书匠”之“教”是一种单向传授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陶行知对旧社会“教书匠”之害人、害己、害国家做了深刻批判.现在拿来批判今天的“教书匠”们也是切中要害的。另外,应正面、直接地批判夸夸其谈的“教育家”。不必用“旧瓶”装上“新酒”去批判这些人“新瓶”里的“假酒”。  相似文献   

8.
“铁围”考     
“铁围”一词在近代文献中多见,有两个意义:一是指铁围山;二是指地狱。“铁围”一词源于佛教经典,又作“铁围山”。通过对勘《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金光明经》、《妙法入楞伽经》等佛教经典的梵、汉文本中的相应语料,我们认为“铁围”、“铁围山”是梵语词 cakravāda、cakravāla 的汉译。梵语词cakravāda、cakravāla还被译作“轮围”、“轮围山”、“斫迦罗”、“斫迦婆罗”、“柘迦罗”、“灼羯罗”、“斫迦罗山”、“斫迦婆罗山”、“轮山”、“轮圆”、“轮圆山”、“围山”等词形。其中,“斫迦罗”、“斫迦婆罗”、“柘迦罗”、“灼羯罗”是音译,“轮围”、“轮围山”、“轮山”、“轮圆”、“轮圆山”、“围山”是意译,“斫迦罗山”、“斫迦婆罗山”是音译兼意译。“轮围”是最贴近原典语言的结构和语义的译语。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篇传统教材,《师说》的教学已有不少人作过成功的探索。我教《师说》,只抓了四个字,即“师”、“愚”、“圣”、“学”。这篇文章的题旨是反对轻视师道,提倡尊师重道。故此四个字中,“师”是最主要的,是“主帅”,“愚”、“圣”、“学”三字则是其“兵卫”。  相似文献   

10.
赣语都昌方言中,“是”字句主要存在着三种形式类型,分别为“x是y”“是y”“x是y个”。日常交际中,“是”字句能够表达出诸如判断、强调、反驳、厌恶等语气情态。除表判断的“是”字句之外,其他“是”字句通常表现出说话者“驳斥”的感情色彩。“是”字句体现出的语气情态,从说话者方面讲,是主观性程度加深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是”字的逐渐主观化。  相似文献   

11.
孙绪华 《英语辅导》2010,(1):150-153,163
言语行为是语用学中的核心理论,初创者是奥斯汀,发扬光大者是塞尔,它的中心思想是说话可以看成是做事。正如陈述句并非都表达“陈述”,祈使句并非都表达“命令”,疑问句也并非都表达“提问”,说话人可以越过字面意义实施多种言语行为,形式和功能并不是绝对的对应。本文探讨英语中疑问句实施“请求”、“邀请”、“建议”、“命令”、“陈述”、“不赞同”、“怀疑”、“阻止”、“惊讶”和“不知道”等言语行为,分析如何得体地回答这类疑问句,并用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解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教书匠”之“匠”是工匠之“匠”,是“句读之师”;“教书匠”所教之“书”是片面的、残缺的教育内容,他们以“书”为中心而把学生边缘化,把教学当做认知过程而不是发展过程:“教书匠”之“教”是一种单向传授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陶行知对旧社会“教书匠”之害人、害己、害国家做了深刻批判.现在拿来批判今天的“教书匠”们也是切中要害的。另外,应正面、直接地批判夸夸其谈的“教育家”。不必用“旧瓶”装上“新酒”去批判这些人“新瓶”里的“假酒”。  相似文献   

13.
儒家文化中“和”的哲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在中国儒家文化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意义。“和”不是“同”。“和”承认、肯定矛盾,“同”则取消矛盾。“和”是事物矛盾多样性的统一、平衡和协调状态。平衡、协调是动态的平衡、协调。儒家常把“和”与“中”联系起来而为“中和”。从“中”字构形来看,是事物上下左右平衡的关节点。而且表明这平衡的关节点是一个“度”,具有“量”的性质,在一定的范围内都属于平衡,平衡不是静止的,是动态的,具有强大的活力,“和实生物”。“和”是事物的常态,“变”只是达到新事物“和”的一个短暂的过程。“和”是儒家追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艳 《文学教育(上)》2010,(20):132-133
一.现代汉语中的三种“罢了” (一)“罢了” 孙锡信(1999)认为,近代汉语中的“罢了”是“罢”和“了”的组合,“罢”和“了”本都是动词,意思是“完结”、“结束”,组合在一起,“罢了”仍是“结束”、“完了”的意思,常充当谓语。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教研相长”是“教学相长”的发展,是新技术革命、社会变革、教学理论发展、中小学教改实际的客观要求。“教学相长”与“教研相长”是一种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学相长”是“教研相长”的基础;“教研相长”是在“教学相长”基础上的升华。“教学相长”与“教研相长”有机结合,是新世纪教师自身素质健康发展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诗歌教学的重点存“读”与“说”(朗读、诵咏、品评)。“读”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延续与深化;“渎”是为了了解、理解、品味;读得多了,自然耐不住要说,“说”是“读”的体会与感悟。然而,不论是教材的教学要求还是教师的教学实践,部没有强调甚至于忽略了诗歌与“写”的关系。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理性表达,教师论文写作是基于问题、针对问题与在问题中展开的。从不同的维度来看,问题存在着“显”与“隐”、“一”与“多”、“问”与“答”的辩证关系。基于问题辩证,洞悉问题的“显”与“隐”是教师论文写作的起点,贯通问题的“一”与“多”是教师论文写作的拓展,而创新问题的“问”与“答”则是教师论文写作的成型。  相似文献   

18.
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部分,如何集兵应战,是所有国家统治者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略述汉代的兵和兵役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兵,是指战士,然而在汉代,作为军队基本要素和基础构成的战士,主要不用“兵”来名之。“兵”字在当时主要的含义是指武器,当时多用的名称是“士”或“卒”,如:“战士”、“甲士”、“介士”、“卫士”、“骑士”、“楼船士”;“士卒”、“吏卒”、“甲卒”、“县卒”、“戍卒”、“卫卒”、“正卒”、“更卒”等。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士卒”和“吏卒”。以“兵”指称战士个体,则比较少,而且往往是与“士”或“卒”相连为一个…  相似文献   

19.
“才”、“气”、“学”、“习”是刘勰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刘勰认为,“才”、“气”是性情所铸,属于先天的禀赋,“学”、“习”是陶染所凝,属于后天的素养;但通过“学”和“习”可以增进“才”、陶冶“气”。他欣赏“刚强之气”,而不喜“靡靡之音”,主张作家应该研读经典,深入生活,并注意到社会环境对作家和作品的影响。这些观点比其前的曹丕等人的看法更为高明。  相似文献   

20.
“有效”一词是当前的教育热词。“有效教学”、“有效教师”、“有效设计”、“有效课堂”不一而足。但从根本上说,“有效”与教育的根本结合点还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即“有效学习”。什么是有效学习呢?这得先解决什么是“学习”。有效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就是“探究”。这是一个过程性的描述,意指只有“探究”的过程的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这是课程改革所关注和追求的重点之一,在实践中也流布甚深,并有一批“经验”产出。毋庸讳言,这些“经验”还很“感性”和“个性”,尚处于“赏心悦目”和“轰轰烈烈”阶段,要变成一种“静悄悄的革命”.尚需时日以沉淀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