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人和上海文化之源 ,是近年来上海学术界议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从考古学和文化传播学角度 ,论述了远古时期“上海人”和“上海文化”的由来及其特征。从而推论 :最早的上海人就是现今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所出土的崧泽遗址上生活在距今约 60 0 0年前的崧泽人 ;而由崧泽人及其周围的史前上海人所创造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构成了上海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2.
对上海开埠后100年间福建移民群体发展轨迹、群体结构和特性作了分析探讨,认为上海福建人的数量规模从来不曾超过江浙人和广东人,且无论在华界还是租界,都呈下降趋势。但在城市的商业运作和政治表达中,福建人群体却体现出鲜明的群体特性,这种群体特性使其在城市演进中仍然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在近代上海商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包天笑是晚清文化界一位领头羊式的人物,但学界对其研究甚少,对其文本的关注则可谓无人拓荒。文章以其代表作《上海春秋》为个案,关注包天笑小说的叙事品格和鲜明的上海都市文化特色,从公共空间、近代进程、道德评判三方面论述其对上海的书写。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爱情是一种病。在影片《好奇害死猫》里,导演张一白把那种病态的爱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毛骨悚然,而在即将上映的新片《夜。上海》中,张一白一改前者的沉重压抑,用一个浪漫轻松的爱情故事,描写了夜上海中的几对寻爱男女。[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上海作家王安忆,在上海弄堂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写小儿女的生活,细致入微,总能给人一种贴肤贴肉的感觉。上海是什么地方?王安忆认为:上海,可不是大小姐的世界。在王安忆的印象里,上海也是弄堂小儿女们的世界。上海的建筑如汇丰银行大楼、国际饭店等自然是上海的骄傲,但旧上海的建筑主体乃是石库门和弄堂,除了少数几个有名的里弄之外,成千上万不知名的、无名的里弄,它们进入不了建筑  相似文献   

6.
徐洁 《青年教师》2007,(6):41-41
上海地铁的广告,丰富多姿,看过后,过眼烟云一样忘却了。只有六个字,至今难忘:阅读改变行走。这既影射出上海人爱学习,又像上海这座独特的城市新奇且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7.
上海开埠后江南地区的变化及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其传统经济的发展和近代的调整,适应了近代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上海的开埠在近代江南地区人口和市镇发展过程中引起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对近代上海都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2010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了2009年PISA测评结果,上海排名全球第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刊发文章,对上海教育进行解读。《超越上海:美国应该如何建设世界顶尖的教育系统》一书由美国的全国教育与经济研究中心主席马克·塔克(Marc S.Tucker)主编,对上海、芬兰、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五个被认为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做了详细的分析与解读,旨在从美国教育研究者的角度回答如何在世界上现存的教育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优的教育系统的问题。2014年3月,马克·塔克先生到访华东师范大学,该校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柯政先生与其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在访谈中,塔克介绍了《超越上海:美国应该如何建设世界顶尖的教育系统》的创作背景,以及上海在基础教育方面值得美国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随着史学视野的开阔和多种研究方法的引入,影像开始作为一种新的视角和材料进入史学家的视野。作为最接近上海历史真实的一类影像资源——纪录片,理应与上海史研究建立一定的联系。但是只有坚持论从史出的实证性,注重丰富的史实,复原生动的历史细节,从上海自身历史进程的视野下研究上海纪录片,它才能真正融入到上海史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鲁迅对上海文化的建构主要以批判性、否定性姿态作出。对道德感情的偏执和对崇高话语的坚持,造成了鲁迅的批判上海文化话语的切入角度之“狭”,而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洞悉又导致其批判上海文化话语的切入程度之“深”。鲁迅的上海文化观为后人审视上海文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上海城市在近代大部分时间里,每遇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战争,租界都保持中立。其人口数量巨大,民族多元,利益交叉,信息交汇,各国利益在这里互相联系,互相牵扯,有大面积的交叉与重叠。上海既像一个多国共有的珠宝店,又像一个国际信息总汇。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抗日战争中,上海地位特殊,作用巨大。这里是调动、牵制日本的战略据点,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中心;从这里内迁的工厂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孤岛"时期呈现了世界其他城市都没有的奇观,既可近距离观战,又畸形繁荣;国际情报网络在这里发生神奇链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在这里奇妙集合;这里也是如实报道中国抗战的媒介基地,令汉奸丧魂落魄的锄奸之地。战时上海,要悲壮有悲壮,要柔情有柔情,要崇高有崇高,要平庸有平庸,万象杂陈,令人目不暇接。很多戏剧性情节在其他地方是岂有此理,在上海便竟有此事!这些奇迹是包括上海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综合妙用上海城市特点的智慧结晶。1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如果恋旧,那么你就老了。恋旧真的与老去等同吗,不以为然。时间本就是一个过程,无休无止,现在的每时每刻都是过程,都在不断地成为过去,人们真正能够触摸到的都在成为过去,那是真正可以依恋的东西。而且,这样的依恋不是一揽子的过去,林林总总,那也不可能,于是,恋的是那些在时光的长河中,真正能够沉淀下来的东西,是那些发生后在人们的心中有所萌发的东西,简单说就是有感觉的东西。你说,这样的东西不值得留恋么?其实,这样的东西人人都会留恋的,只不过有的人没有强烈地去感受它罢了。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2012年高考物理上海卷考生答题情况的统计分析,结合典型试题的讨论,透析考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考生应该:关注高中物理知识的广度、用图象帮助理解物理状态和过程、善用几何解析思维方法、提高分析物理过程并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模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民族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搞好民族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主要探析了上海在促进民族教育方面的主要举措与经验,以期为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原文】换票刘燕敏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说,上海人精明,回答外地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上海城市工业用地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叠置分析手段对不同时期上海城市建成区工业用地数据进行详细的研究,认为上海城市工业郊区化呈现明显的时段化特点,近郊区的工业园是工业郊区化扩展的主要落脚点;政府政策、城市改造以及工业系统内部结构调整是工业郊区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7.
两个大都市     
上海和北京的区别首先在于小和大。北京的马路、楼房、天空和风沙,体积都是上海的数倍。刮风的日子里,风在北京的天空浩浩荡荡地行军,它们看上去就像是没有似的,不动声色的。然而透明的空气却变成颗粒状的,有些沙沙的,还有,天地间充满着一股鸥声,无所不在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P1SA测评项目和中国上海学生在2009年的P1SA测评中的测评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学生在PISA测评中成绩第一的原因。师生的重视程度和时间投入、上海地区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等都有利于学生在PISA测评中取得高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1949年以前上海民间慈善事业发展史的梳理,发现在近代上海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各善会善堂不断整合,并形成了一些大型慈善组织。这些大型慈善组织通过联合与合作,从组织结构、慈善活动和资金扶持等方面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社会网络。慈善网络在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桥梁作用,从而使得即使在政局变动不居、华洋杂处的上海,民间社会仍然发挥出了巨大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这表明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城市社会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出适应社会变迁需要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系统,而并非全是“一盘散沙”式的无序与混乱格局。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上海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各善会善堂不断整合,形成了一些大型慈善组织。这些大型慈善组织通过联合与合作,从组织结构、慈善活动和资金扶持等方面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社会网络。慈善网络在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桥梁作用,从而使得即使在政局变动不居、华洋杂处的上海,民间社会仍然发挥出了巨大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这表明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城市社会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出适应社会变迁需要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系统,而并非全是"一盘散沙"式的无序与混乱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