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对婚姻有着独创的见解.代表作<傲慢与偏见>通过对四起婚姻的描述,揭示了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财产是婚姻的保障,以及个性吸引对现实婚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婚姻法>受前苏联婚姻家庭学的影响,对"资本主义婚姻家庭关系契约化、商品化"持批判态度.文章通过对婚姻的社会背景、内涵、实践意义的分析,认为婚姻是当事人间的协议,当事人既可以协议建立婚姻,也可以协议解除婚姻,即婚姻的本质就是契约.  相似文献   

3.
《旧约&;#8226;圣经》中对古代希伯来人的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婚姻的本质、婚姻的爱情基础、婚姻的程序、离婚的规定以及对社会中处于弱势群体的的女性的权益的保障等均有翔实的记载,人们从这些记载中既可以发现其对婚姻的一种既现实又合理的灵活态度,又可以体味到对婚姻的神圣意义的理解,进而而使我们对现代人的婚姻有一番反省和审视……  相似文献   

4.
《京华烟云》中有数段林语堂对不同婚姻的描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他个人对婚姻的观点。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京华烟云》中关于婚姻的描述,结合前人对林语堂的研究,总结出林语堂的婚姻观,即,林语堂认为,婚姻不是以善变的爱情为基础,也不需要婚姻双方的门当户对;男女互敬互爱、和谐共处所造成的幸福,才是婚姻之道;受男权思想的影响,林语堂眼中的理想婚姻仍然属于男性的理想婚姻。  相似文献   

5.
以660名在读研究生为被试,采用婚姻态度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考察了研究生婚姻态度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发现:①当前研究生婚姻态度表现积极主动,婚恋压力普遍存在;②研究生的一般婚姻观念在性别、家庭关系和学科专业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的自我婚姻评价或期望在家庭关系和自身婚恋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家庭关系是影响研究生婚姻态度的重要因素;③婚姻态度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研究生的一般婚姻观念和自我婚姻评价或期望均可以预测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一生有过四次婚姻,每次婚姻因时间、地点、环境背景、职业追求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次是有名无实的包办婚姻;第二次是刻骨铭心的美满婚姻;第三次是患难与共的红色婚姻;第四次是尴尬遗憾的不幸婚姻。  相似文献   

7.
采用婚姻压力量表、婚姻倦怠问卷和离婚意向问卷3个调查问卷分析黄山市居民婚姻压力、婚姻倦怠及离婚意向之间的关系,收到有效问卷578份.结果显示婚姻压力与婚姻倦怠、离婚意向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离婚意向、婚姻倦怠及家庭经济状况进入回归方程,提示离婚意向、婚姻倦怠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婚姻压力有预测作用(F...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已婚女性,我最近很迷婚恋题材的小说和电影。一方面作为一种消遣;另一方面,在一些好的作品里,我会不知不觉有所感悟和学习。《跳婚》就是一部不错的小说。对于婚姻和爱情,有许多的说法深入人心,比如说,婚姻是围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还有一种说法是:没有婚姻,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处。婚姻真是如此可怕?对婚姻的恐惧的确让部分人成为剩男剩女。但更多的大龄剩女,其实对婚姻还是无限向往,看看电视相亲节目就知道了。婚姻就像是一道门槛,有人迟疑着不敢迈过,有人迈过去才大为放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旨在讨论当代美国极具争议的一个社会问题,即同性婚姻是否应该合法化。关于同性婚姻是否应该合法化的争论存在反对和支持两种情形。反对者认为同性婚姻是不道德的,是对婚姻制度的破坏,同时对孩子和社会也会造成危害。支持者的观点可概括为:婚姻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可以自由选择;禁止同性婚姻是一种歧视;根据当前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关于同性婚姻的立法现状,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议题仍将是一个未知数,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同性婚姻是指性别相同的两个自然人结为“夫妻”,享有与异性婚姻平等的地位,主要表现在结婚权和配偶权方面。社会对于同性婚姻主要持两种态度,反对的一方主要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婚姻的本质角度进行论述,支持者则从平等权和自由选择权方面进行论证。随着世界上同性恋争权运动的发展,西方部分国家已经承认了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随着我国国内近几年同性恋争取平等权利积极性不断高涨,我国将同性婚姻合法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第一部分对同性恋和同性婚姻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对待同性婚姻的态度,分别从法律规定、学者、社会公众三方面进行阐述,之后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了评析;第三部分论述西方国家对同性婚姻的立法保护现状;第四部分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五部分是对我国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建议;第六部分结语,对全篇文章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正>婚姻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事项之一。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丰富多彩,不同的历史阶段,婚姻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蕴含着  相似文献   

12.
近代早期 ,在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和新教思想家的影响下 ,基督教婚姻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婚姻的地位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对婚姻缔结的规定更加理性 ;在婚姻的目的中注入了夫妻感情的因素 ;因此也允许因感情不和而导致的离婚 ,并且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离婚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阜阳婚姻具有多种特点。贞节观为阜阳多数民众所接受,但有些守寡妇女再婚;婚姻礼仪呈现传承性和适应性;婚姻具有多样性、经济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两晋南朝的士族在婚姻上推崇门第,把门第相当作为缔结婚姻的首要条件。士族门第婚姻形成的原因有三个,1)根本原因是士族门阀制度,它使阶级和等级地位相当的婚姻原则具体化为门第相当的婚姻原则;2)矛盾复杂、斗争尖锐的现实环境以及社会上重视门第的风气,促使士族在婚姻上慎择门第,以达到巩固权益和维系门第的目的;3)门第观念和崇尚门第的传统习惯对于士族门第婚姻的长期持续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一个原因使士族门第婚姻的形成具有必然性,第二个原因使士族门第婚姻的存在具有必要性,第三个原因使士族门第婚姻的长行不断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婚姻键合理论》也可说是一种“婚姻动力学”理论。它站在“两性相吸”基础上,探讨婚姻制度的社会关系构成及契约的基本条款内容,从而说明了婚姻的本质;它把婚姻的选择视为按照“某种原则和程序操作”的结果,而这种“原则和程序”的内容是由人类社会进步水平决定的;它把婚姻的存在视为“连续不断选择”与“连续选择同一”的结果;它把爱情与婚姻选择条件相区别,从人们对异性的需要强度所达的层次不同,来探讨两性间的“关系距离(即关切程度)”,从而说明了婚姻中的爱情机制。在婚姻的本质构成、选择机制、爱情机制、稳定机制的基础上,《婚姻键合理论》畅顺地说明了诸如婚姻排他性和可变性问题、婚外恋问题、年龄问题、离婚率问题、未来联偶婚制问题等  相似文献   

16.
修改后的《婚姻法》第46条确立了我国的婚姻损害赔偿制度,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完善我国婚姻法律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对稳定家庭婚姻,维护离婚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现实意义;对创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婚姻损害赔偿主要包括行为人有侵权行为、有损害事实、有主观过错、有因果关系和离婚事实五种构成要件。婚姻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和责任主体应仅限于婚姻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传统社会中不会产生恐婚族,因为传统的“家本位”文化使个人的婚姻选择必须服从于家庭利益;传统婚姻受到各种亲缘与地缘关系的监督与限制;个人在婚姻面前没有选择压力。婚姻自主意识处于蒙昧状态。婚姻风险意识不强,个人将婚姻选择及其结果的好坏全部归结于命运和天意。内容丰富的传统型婚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空壳化”,其“家本位”特点和各种血缘地缘限制随之减弱或者消失,个体的婚姻自主意识张扬,婚姻风险意识增强。城市化的推进和流动性的增强。以及随之发生的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极大地增加了婚姻风险,婚姻自由的获得要以失去某些婚姻方面的保障为代价,个人现在必须单独承担越来越大的婚姻风险.这是恐婚现象产生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婚姻呈现令人既喜且忧的状况,喜的是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大胆追求个人幸福;忧的是婚姻质量下降、亚婚姻队伍呈逐步扩大的趋势。本文试从伦理学这一视角去认识我国婚姻的现状,力图对婚姻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婚姻健合理论》也可说是一种"婚姻动力学"理论。它站在"两性相吸"基础上,探讨婚姻制度的社会关系构成及契约的基本条款内容,从而说明了婚姻的本质;它把婚姻的选择视为按照"某种原则和程序"操作的结果,而这种"原则和程序"的内容是由人类社会进步水平决定的;它把婚姻的存在视为"连续不断选择"与"连续选择同一"的结果;它把爱情与婚姻选择条件相区别,从人们对异性的需要强度所达的层次不同,来探讨两性问的"关系距离(即关切程度)",从而说明了婚姻中的爱情机制。在婚姻的本质构成、选择机制、爱惜机制、稳定机制的基础上,《婚姻键合理论》杨顺地说明了诸如婚姻排他性和可变性问题、婚外恋问题、年龄问题、离婚率问题、未来联偶婚制问题等。在《蒲峪学刊》1999年第1期已刊出了本理论对婚姻"本质构成"和"选择机制"的阐释,此文继续对婚姻的"爱情机制"和"稳定机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0.
人类婚姻现象,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人行为的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是一种博弈。本文通过构建模型,探讨婚姻博弈中家庭分工的传统与现代模式,婚姻冲突的讨价还价现象,以及不同离婚威胁下的均衡;通过引入婚姻市场,探讨多人婚姻现象作为一种可能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从博弈论角度,对人类婚姻现象进行阐释,进而深化人们对婚姻现象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